既然咱也“间歇性努力”,咱也不焦虑
我请chat chat(我的chatGPT)给我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同义替换,在ta给出的五个选项里,我一眼看中这个“间歇性努力”。
作为一个半罐子心理学人,虽然我并没有间歇性歇斯底里(起初就被这病症的曼妙名字所吸引),但我肯定属于间歇性努力人群。既然如此,今天我就要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个正名!
咱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人之常情,谁能没日没夜努力上进标准化一切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那要么是机器人,要么是完美主义。前者,咱不跟非人类比;后者么...完美主义是病,跟间歇性歇斯底里一样,得治!
咱先理理咱间歇性努力的成因,这难道真取决于咱们人类传说中的信念感吗?(绝非!)
首先咱是个生物体,肉身必然就得受大小环境的影响。
往大环境说,你不日出起床日落睡觉啊?你可能会说我就是日出而睡日落就嗨,那也行。有科学家就证实过人类确实有两种作息,一种是百灵鸟型,一种是猫头鹰型,这是基因决定的,俗称天生,后天改不了。甭管咱属于哪一种,这都是随着太阳的韵律而来,AKA自然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可大了去了。
不仅如此,身在重庆的我,由于巨糟糕的天气(恨死了,恨不得马上搬离),每一年季节的迁徙简直能让我脱一层皮。进入炎炎夏日的闷热,我无力;秋天蔓延的雨季,我无力;冬日手脚冰凉的室内,恨不得啥也不干;春天困顿的精神病高发期,我......
不仅如此,月亮对我们也有影响啊。就好像满月的时候我总是梦多,可梦只可能发生在快速眼动期间(浅睡)啊,梦多就必然意味着睡不好,睡不好对我们第二天以及长期的表现影响就勿需我多言了。
往小环境说,咱的身体是铁打的吗?今天吃饱了喝足了就可能精神恍惚;今天吃油了喝甜了也可能脑袋浆糊;今天一不小心遭遇生理期那就是妥妥舒服不了一点;今天咱遇到糟心事了注意力全被分散!这些不影响咱努力吗?当然得影响,影响得理所当然!
就拿我的五月底来说吧,五月的最后一周,我既无身体抱恙,又未遭遇极端天气,心如止水,甚至都不在满月期,但我依然觉得每天无精打采的,身体一点力气都没有,走两步就累,我为此简直一点借口都找不到。
可你猜怎么着?六月一来,我就好了。咱就开始,间歇性努力了!就好像说不清一天的哪个时间段,咱就精神抖擞了;没抱期待的一周,咱忽然就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了;原本厌恶的自己,忽然又觉着有点可爱了。
你还没发现这个宇宙的底层代码吗?一切事物都在一个“起承转合”中。所有的恒星行星卫星都会起承转合,所有的生命都要起承转合,所有的故事必将起承转合,你的人生也在起承转合,你的喜欢起承转合了,你的精力不断起承转合,那么你的努力,也陷在这样一个起承转合中,是不是再恰当不过?
我老早就意识到,人世间只有一种不快乐,那就是对世界抱有不合时宜的期待。咱若焦虑(咱也焦虑),那就是一种不快乐,那它就必将出自于咱们某些不合时宜的期待。那咱们的期待是啥?如果咱的期待就是“起承转合”而不是“起承承飞”,是不是就好多了?
我说了,完美主义是病,得治。我就有完美主义,以至于我虽然不优秀,但却对自己要求颇高,因此也特别讨厌自己(因为自己总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完美主义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能导致咱们多焦虑,而是完美主义必然伴随“全或无原则”,which必将导致一种可怕行为:过早放弃!
以我最简单的减肥为例吧。因为完美主义,导致我眼见一天无法达标时,全或无原则冒出来,要么做最好,要么不做。既然今天做不到,今天就全然放弃吧,明天一定重新开始!然而一想,明天就要开始减肥了啊那得多痛苦啊,既然今天是最后的快乐日子,今天就索性麻辣烫炸鸡奶茶甜品来个够吧!
嗯,顺利开启命运的恶性循环:由于前一天身体受到垃圾食品的污染(通常在晚上爆发,严重影响睡眠),第二天更没精力接受这高难度的减肥计划了,于是继续开始:明天吧!老实说这么多年了,我偶尔的暴饮暴食行为就是被这完美主义给戳出来的。
嗯,是否似曾相识?当放在你们学习的日子里?明日复明日,今日索性玩个够,随着deadline越来越近,欠的债只能越来越多,最后就只能,焦虑大过天啦!
不想自恋,作为学生时代名副其实的贪玩学渣,我能在工作后坚持到37岁还每日以学习为最大娱乐的人(我是真没办法看电视玩手机太久,我觉得浑身难受,做一些智力上的娱乐就瞬间快乐太多),我发现我确实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学习这件事上规避完美主义,并且将它娱乐化习惯化以至于学习真是我最大的快乐,是我大脑中唯一的烟花时刻。
好了,讲到这里,你们发现了,作为一个英语修行路上的全程陪跑员,帮助我所有学生们缓解焦虑也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既然焦虑是我学生们最大的敌人,那它就是我的最大敌人,必须想法除之。
而至于我是如何在学习上顺利规避完美主义的?我的答案很简单:舒适度!
不要一来就把量整那么大,乍一看很牛似的,“老师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天空吗?”(我一瞬间有点感动,但讲真,你能每天都有这夸父追日的精神?),学习是一场长跑,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短期的爆发力。到底有没有天才能长短跑兼具的啊?没有?那有没有可能存在即合理啊?人的精力耐力时间都是有限的,正如雅思上我们要在框架内答题一样,在生活上,我们也要在框架内做事。
分配+善用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才是人生最大的课题。
滴水穿石,复利,涌现,质变时刻,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不要小瞧每一天小小时刻的小小付出,长此以往,会惊世骇俗!
( 哪怕就每天十分钟,也好过永远的 明日复明日,明日俩小时)
再稍微利用一下生物钟的优势吧,把那“每一天小小时刻的小小付出”固定下来,他们不是都说21天养成一个新习惯?咱就先坚持21天试试看?或许从第22天开始,一切都将水到渠成,舒适惬意了!
走开吧完美主义!走远点咱的焦虑!
Whatever!

默小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奥斯特先生今天在月亮当班 (2人喜欢)
- 语言,你唯一的人生剧本 (1人喜欢)
- Personal Philosophy 2024-2025上 (2人喜欢)
- AI不如就你行你上吧,我反正从此再不会死磕技巧技术 (2人喜欢)
- 结课日记VII:那份属于艺术生的雅思7.0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