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高考——读书有用还是无用?
非常有趣,关于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在我研究生毕业前后听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
在研究生毕业之前,大家鼓吹的都是“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类非常精英主义的论调,在我们的文化之中也非常有市场。
于是,家长忙着鸡娃,学生挑灯夜战,只为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人上人”。似乎一考定终身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社会上也涌现出“张雪峰”、“董太太”这些鼓吹内卷的网红。
人人都希望“上岸”。高考考上名校就能“上岸”、考研逆袭考上好学校就能“上岸”、考公进入体制内就能“上岸”……人这一辈子似乎有无数个岸要上,进行无穷无尽的考试,但是最后才感叹:“岸在哪呢?”或者“为什么我上岸了还是那么累?”
以前我是很反对这一套的,我自己感觉和那些听话的好学生不是一类人,经常和别人谈及对这类随波逐流的人的鄙夷,毕业之后也反常地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就是想试试看没有学历、没有岸的生活又会怎么样。
事实让我大跌眼镜!
创业公司可能是因为我的反精英主义论调所以才在面试中认可了我,但我入职之后发现这家公司又是另一个极端。
他们认为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创新能力非常低、沟通能力非常差,而且经常毫无顾忌地表达出这个观点。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确实不错,但也并非像他们所说那么夸张。我的很多应试教育下的同学能力一样很强,甚至超过这家公司任何一个人(包括老板!当然我屏蔽了我老板)
在这家创业公司的所见所闻让我更加坚信了,世上的价值观本无对错。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有可取之处,高考并非像我之前所想的那么荼毒学生。
所以我今天破天荒地祝愿各位考生,旗开得胜!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