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无用和慰藉
我很长时间都没有读纯文学作品了。《我的阿勒泰》火了之后,社交媒体上似乎都在引用李娟作品里的话,体现她的豁达,乐观和敞亮。
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她描述牧民的生活,似乎还可以称得上一种乐观和生命质地的淳朴的可爱,但是那本记录她更加私人生活的《记一忘三二》中,生命的龃龉,无奈和苍凉似乎都有了一些不忍卒读的程度。
但是大众媒体是看不见的,或者是选择性的不见,因为当下这个风口李娟的人设就是这样的。
当作品完成的一瞬间,误解也就产生了。
我的公司的大老板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给他的母校捐赠了几千万修建文学楼,加强文学系。每次跟他聊天,红楼梦是我们聊天永恒的主题。他也崇拜托尔斯泰和马尔克斯,但,这也不影响他人生和商场的杀伐决断。
有人说,文学是弱者的游戏,因为它是向内的,关注的是敏感的,私人的,难以企及但是却又不能忘却的地方。
一件事物,如果不能被轻易的探寻到,又难以忘怀,这样的价值还不够大吗。
所以在当今,文学不是一种柔软,而是一种奢侈。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不够经济快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准则,它关注当下和自我的感受,而不是长期主义,大众理性这样更具有宏观效应的主题。奢侈品的实质都是无用而金贵,只有当真正的富人持有奢侈品被他人看见之后,奢侈品才具有了炫耀的意图。
文学更现实而有效的慰藉左右在于:让人平静。因为我们都大家都一样。
河流底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复活节的公路旅行 2 (20人喜欢)
- 复活节假期的公路旅行 1 (19人喜欢)
- 复杂是正常的 (21人喜欢)
- 虚无,祛魅和信仰 (25人喜欢)
- 生活好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蛋糕 2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