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津藏着我的青春怀想
“青春怀想”——这一个词来源于在去往天津的飞机上。早上四点多起床赶早机疲惫不堪,两个半小时的飞机旅途已经被我睡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所剩时间不多,大抵还有半小时飞机就会开始降落,开始降落后,窗外风景便有了变化,不会让人无聊,于是不准备再翻出电脑或者书本,而是盯着小小的飞机屏幕消磨时间。屏幕上播着《繁花》的影评,影评人一本正经的说道:
“王家卫拍了一辈子的电影,只拍了一个主题,便是都市人的落寞与离别。繁花也是如此,那是他对旧上海的想象,是他的青春怀想。”
为什么会去天津?这一点我也摸不着头脑,一个忙碌的下午突然接到了领导的电话,大概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一个非常稀有的培训机会落到了我的头上:去天津封闭式培训一周。天津对我而言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城市,它坐落在华北平原,与石家庄有着相似的气候,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成为过河北省的省会,甚至河北省的大学也坐落在这座城市........上一次造访这座城市,还是在大一的寒假,懵懵懂懂,朦朦胧胧,有些旅行的记忆还能清晰的记得,细节上却好像有些模糊了。
因为培训是封闭式的,非常严格,而往返的机票又必须是当天,真正游览天津这座城市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三个小时,原本不会把如此短途的旅行单列为一篇游记,但不知道为何,这一次培训总让我想起了一些遥远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就像天津这座城市藏着我的青春怀想一样,就请允许我在记忆还鲜活的时候,记录一下这一次的天津之旅吧。

因为第一天报道之后,就不能够从培训的学院里离开了,所以我尽可能的买了早一点的机票,给自己空出了一点时间去重游一下天津卫。大学去过的城市挺多,天津算是一座比较有好感的城市,有着便捷的交通,舒服的城建,不算贵的住宿(大学的时候,超过200块钱一晚都感觉很贵了!),基本没有什么尿点的景点。
因为工作会有一周空挡的缘故,在出发前一晚也是加班加到了极限的时间,根本抽不出时间,制定攻略也只能是下飞机到拿行李的这段时间。报道的时间是下午的7点前,但是为了稳妥,6点到比较好,下飞机拿到行李已经是中午12点,我大概有5个小时左右——于是粗略的规划了一下,下午的形成就按西开教堂 - 五大道 - 世纪钟 - 海河游船来走(后面时间充裕,还加了意风区),不能提前放行李,只能带着重的要死的包和拖着旅行箱游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












时隔八年重游天津,着实勾起了我的一些往日的回忆,在培训班的第一晚,夏夜微凉,月朗星稀,睡的很晚,我发了一条微博:“我变老了,故地重游多了一些青春怀想,但在漫长的旅途中,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了,也学会了欣赏旅途和热爱生活,想必也是岁月给予我的礼物之一吧。”
培训班的生活,实在是太让人回忆起我的大学时光了——北方的初夏阳光伴着习习凉风,空气里掺杂着刚被割草机释放出来的清香,硝石一样的干燥味道就像香水后调一般存在在空气中;大大的阶梯教室,有人在课堂睡觉,有人在玩手机,有人在认真听讲,大家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各个角落;午后,即便是北方的初夏也被太阳蒸的热气腾腾,中午时候躲在床上美美的睡个午觉;傍晚,太阳已经从天际线上慢慢消失,阵阵凉风接踵而至,那是与岭南决计不一的体感;入夜,窗外传来呼啸的车声,划过安静的夜空,一瞬间让人觉得是槐安桥上的车声......



培训的最后一天,也被我规划在旅行的一部分,因为已经跟培训班的同事混熟了,也就避免了自己city walk的窘境,也算有了人相陪,一起看一看这个美丽的城市。没有料到的是,走的这天居然天降大雨,给旅行增加了难度,航班从晚上9点延误到了晚上10点40分,又让我多了点时间再看一眼这个城市。
最后一天的路线,原本是独自前往博物馆消磨时间,因为有了同行的人,也就搁置了之前的计划,决定继续在市区走走停停。


















正如我的微博所写,八年之后,我变老了,天津给我的,有许多是关于旧日时光的青春怀想,是对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的一些追忆,一点留念。但是,造访这座城市,也给我留下了一些新的回忆。八年时光匆匆,绝非一帆风顺,除了美好的记忆,生活中留下的痕迹也免不了一些细小伤痕。但总的来说,我想,我会变的更加坚强,我想,我会一如既往的热爱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