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京都
初夏的京都,气候真是温和舒爽。
气温不冷不热,没有烈阳暴晒也尚未梅雨连绵。天空的颜色是柔和的蓝色,枝叶的颜色已经从嫩绿转化为浓绿,树冠亭亭如盖,远看颜色浓郁,近看一枝一叶脉络清晰,极富生命力。这样的时节,会让忍不住走出门去。去拥抱这个时节。
春天搬家之后,住在鸭川附近的住宅区。每天上下班都有机会选择走不同的小路,去到达学校这个终点。不似秋田市里的人家家家户户都可以拥有巨大的庭院,京都自古土地“金贵”,门前的一点点空间里,点缀着主人的自然之趣。早一个月是月季和玫瑰,近来是绣球,百合,盛放时节的姿态非常艳丽舒展,丝毫没有被空间所局限。顺便惠及了日日走小路的我,每日都是新的风景,每日都是养眼的美丽。近日发现家附近一户人家的桑葚长势甚是让人惊叹,最高的枝条长度大概够到了二楼,枝条不密集但都十分长,每一个枝条密密麻麻挂满了桑葚果。时间凑巧的时候会遇到主人拿小盆和小剪刀在树下摘果子,真是狠狠的羡慕住了。
除了花开的灿烂,上市的蔬菜也越来越多。黄瓜,茄子,番茄作为超市常客,当季的比平时的更加水灵灵,甜滋滋。嫩南瓜,甜玉米则是真正的季节限定,一年中唯有这个时候可以一饱口福。和法国同学在学校旁的蒙古菜餐厅吃过一次嫩南瓜和茄子,猪肉做成的“千层塔”,美味至极。吃罢法国妹妹说好像到了意大利。说完两人大笑。日本当季限定的嫩南瓜和茄子,在蒙古菜餐厅里,用“千层挞”的样子做出来,中国人和法国人吃了连连称好,法国人评价像是到了意大利,可知“美味真是不分国籍”,“美味的食物必有相通之处”。
一次买蔬菜的路上结识了近邻的奶奶,前段时间,她很热情的邀请我去家中,给我尝了她做的米糠腌菜。那淡淡的乳酸菌的滋味很是清爽,和越来越热的夏天十分相宜。她看我很喜欢,竟直接将家里的米糠送了一半给我,还给了我可以继续补充的干海带,干香菇以及生米康,让我带回家尝试自己制作。诚惶诚恐,带着一大罐子米糠用自行车驮着回家的时候,内心好忐忑,“我还能做到种事情?”。结局是,米糠腌菜比想象的简单方便太多。晚上回家后,蔬菜洗好擦干放入米糠中埋好,常温放置的话,第二天早晨拿出来装进便当盒,中午就可以饱享带着少许乳酸菌风味的夏季鲜蔬菜的滋味了。省去了做菜的功夫,也避开了油滋滋腻乎乎,每天都方便,轻盈。
购买蔬菜的时候,看着五颜六色,摆放整齐的蔬菜们,也会被这样热烈的生命力所感染。茄子怎么会这么油亮亮,肥嘟嘟的呢?嫩南瓜怎么会也有长长的,圆圆的,弯弯的呢。圆生菜看起来个头硕大无比,叶片薄而有硬度,光是看,似乎脆生生的口感都有了实感。看着诱人的夏季蔬菜们,不小心就会买太多,虽然有米糠罐子可以帮忙“料理好一切”,但是有几日还是因为蔬菜吃得太多太多,拉了肚子。真是贪念的可怕后果!
初夏的花点缀了通勤小路,初夏的蔬菜满足了三餐,初夏的京都市街治愈了日常生活。
因为每周都要去一次瑜伽教室的关系,每周都有机会离开“左京村”,去京都的街上“上一次街”。最喜欢市役所的御池地下街。这里不是很大,也没有过分热闹,日常所需应有尽有。有书店,无印良品,kaldi,超市,药妆店,seria,还设有市役所的窗口。一切都恰到好处,满足了日常“上街”购物的一切需求。不知不觉间,每周上瑜伽课的前后,只要有时间,都会顺便来补充必需品,办理必须的手续。
地下街的超市非常物美价廉。肉类品质稳定上乘,价格实惠。蔬菜水果也种类齐全,新鲜水灵。同时还可以买到很多在学校附近的超市不能购买到的健康的食材和调味品。比如冲绳产的島どうふ、秋田产的玄米,各种无添加的酱油和味噌等。时不时的尝新会带来满足的小惊喜。无印良品和kaldi则承包了咖啡,红茶的需求。虽然有很多季节限定的咖啡红茶,但每日简单平淡的生活中,似乎在咖啡红茶这里,更偏好安定的味道。kaldi的经典款咖啡和无印良品的绿色包装咖啡,果味出众,香气浓郁。多亏他们的陪伴,得以拯救了刚起床的早晨和在研究室的犯困的下午。商店街还有一家面包店,招牌核桃面包,软软的面包体加上大量的香脆核桃,每次都会忍不住买。法式硬面包种类也很多,mini法棍经过空气炸锅加热后,就像刚刚出炉一样麦香浓郁,外脆内软,十分好吃。
看新闻说是今年梅雨稍稍有点晚,多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得以让我更多体味了几分京都的初夏。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无需自己担心一日三餐,家务琐事。自然和时节的变换给日常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似乎没有这么强烈。一个人长久在京都独立生活之后,早已褪去了“游客感”“走马观花看稀奇感”。这座城市的文化,这方水土的习俗对日常生活的感染和渗透逐渐显露出来。这样的感染,经由初夏的花朵,鲜果蔬菜和初夏的人,进一步塑造了从这个初夏开始的我。
-
502AssistProf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18 14: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