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周记(一)三棵树下三个我
寻常的一天,我瞧见了三棵树,阳光被树叶挡住,有微风吹过,我走到树下,沉默不语。 一个完整的主体会有三个我,一个“我”对应最寻常的人,一个“我”对应掌管一切的神,一个“我”对应存在即永恒的树。 我站在三棵树的中央,此在即是永恒,过去已然过去,未来无所谓再来,那便是第三个“我”。 痛苦往往来自第一个我,来自第一个我和第二个我的矛盾,第一个我是不可预测的,是不可避免的潜意识的显露,在第一个我和第二个我的对抗中,第三个我就会登场,他是最接近老者的存在,容忍一切发生,观自在也。 第二个我是最理想化的我,神的位置预示着他执掌感性的矛与理性的盾,登场时,第一个我瞬间暴露人的愚昧和原始。然而很可惜的是,第一个我在很多时候都会独自出现,是大部分事情的原动力,甚至有理由证明第二个我一直藏在幕后,迟迟没有机会展露。 对美的追求与享受是第三个我最大的使命,存在的感知赋予了他这样的能力,然而生活往往被第一个我搅得一团混沌,在对第一个我的不断考察中,真相至今未显露,究竟生活的舵在哪里? 生活的舵在哪里? 这是第二个我需要反复考虑的,然而第三个我过早登场,打乱了棋局,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或许是受够了第一个我的横冲直撞,树的意象早早就诞生了。 三棵树下仅仅站着一个我,他是谁?此时此刻,我最接近一棵树的形象。一只白色的蝴蝶飞入我的视野,旋即又消失,我站在原地,等待下一只蝴蝶的到来。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