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天气会对刀产生哪些影响?
近日,北方地区温度居高不下,持续气温35度以上。很多人认为,刀具钢材经过了1200+的冶炼温度,面对区区几十度时,产生不了什么大的影响。非也非也,天气对于收藏工艺刀具,特别是刀身钢材,影响是极大的。举个例子:
1825年,英国率先铺设了第一条铁路。那时铁路还没有现在修缮得这么高级,而是从头到尾完整的的一根铁轨。由于之前并没有相关的经验,这条铁路在夏天高温环境下产生了变形,而在冬天,又发生了多处断裂。

天气对如此庞大的铁轨影响尚且如此之大,更何况一把手锻小刀呢。
我们把较为极端的天气分成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大概能分出这四类:高温干燥(北方夏季),高温高湿(南方夏季),寒冷干燥(北方冬季),低温高湿(南方冬季)。这四种天气对刀具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

高温干燥(北方夏季)
又热又干的北方夏季,对于刀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是干燥情况下不宜生锈,免去了很多上油、除锈的烦恼。坏的是极度干燥的情况下,刀的手柄极易开裂。

金属、布艺手柄还算好,木质手柄和皮质手柄,会在高温情况下产生形变裂纹,如果暴露在阳光下,表面还会氧化失色。
许多收藏工艺刀的刀柄也采用了名贵材质,如大红酸枝、黑檀木等。注意保养,及时上油,才能有效避免损坏。

同理,北方冬季,工艺品们需要远离暖气,也是这个道理。
寒冷干燥(北方冬季)
高温天气对刀的影响不好,低温总会好点了吧?NO!寒冷干燥的气候对刀的影响更大,且不只是对工艺品刀,对实用类刀具也有很大影响。
第一,寒冷天气下水汽冻结,这时户外木柴、食材里会凝固一层水汽,劈砍压力大大增加,有时候甚至需要边砍边磨刀。

第二,钢铁在低温环境中有一个特性叫作“冷脆”,即钢材变得比平时更硬更脆,参考冰块、金刚石等。资料显示,在南极洲内零下80度的气温时,从身高位置掉落一块钢板,会瞬间摔成粉碎。我们国内虽然达不到这个温度,但低温下使用不当也是极易崩口的。
高温高湿(南方夏季)、低温高湿(南方冬季)
一个字总结:锈。

南方冬季气温大多没有北方寒冷,故无须担心冷脆的问题。但常年戴眼镜的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眼镜在寒冷户外进入室内时,会凝结一层水雾。刀也一样。冬季比起夏季来更容易被忽视冷凝带来的水汽,也许你一个不注意,再次打开你的刀鞘,就已经变成“锈儿”了。
极端天气下倍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刀,刀友们可以参考刀的保养方法,来对其他的不同物品进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