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遇见厌女症背后的真实自我 | 心理学好书《厌女》

糖丸儿:
平衡工作和生活真的好难。我喜欢我现在的工作,却觉得阻碍重重。在公司,同期的男性走的好像都比我轻松、比我远。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依然很多人因为我是女性就怀疑我的能力。回到家,我的父母都劝我说女生找份稳妥的工作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为了这点工资受这么大委屈,还天天不着家,早点儿结婚是正事……
我经常为此和他们争吵,可偶尔也忍不住会想,我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吗?我不认为婚姻是女性的全部,但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一个个都结婚生子了,大家都在问我什么时候有消息,我觉得好焦虑……
这位糖丸儿从朋友那里听说,安慰记的读书小绿丰富的知识曾给了TA许多启发,帮助TA更加深入透彻的看待自己的问题。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糖丸儿鼓起勇气来到来到安慰记书房,将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说给了读书小绿听。
听完了糖丸儿的叙述,读书小绿点了点头,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读书小绿:在你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你对现状的愤怒和委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我想和你分享这本上野千鹤子的《厌女》,希望为你带来看待这些困扰的不同视角。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让我们来一起聊一聊吧。
糖丸儿:好的,我很期待!

《厌女》 [日]上野千鹤子

糖丸儿:读书小绿,我真的好无力。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十二分努力去做。我想,哪里不好就去弥补,总归是可以变好的。
可是就在上周,我熬了几天夜做出的方案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几个同事在背后议论我和领导的关系。周末想着好好陪伴一下家人,结果饭桌上又是一顿催婚。我又累又沮丧,和他们大吵一架。之后我又很内疚,明明陪他们是为了让他们开心……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读书小绿:你觉得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或者说,你觉得哪里不好而去一直弥补的地方是什么呢?
糖丸儿:还是我做的不够好吧……工作得不到认可,我就再多做一点;父母有意见,我就想办法让他们开心。可是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事事不顺!
读书小绿:有时候,我们无法摆脱困境并不是因为不够努力。或许问题的症结不在你身上,而是藏在你身处的社会环境中。
糖丸儿:社会的问题……这么一说,我确实觉得很奇怪,家里人总爱说「女孩子结婚比工作重要」,就好像有某种奇怪的潜规则,男人在外打拼是理所当然的,婚姻家庭才是女人的第一位。
读书小绿:「潜规则」,这个描述很准确。你注意到了这个社会隐形的性别秩序。
糖丸儿:性别秩序?
读书小绿:这个社会是男人之间的纽带连接而成的。男人之间的纽带,是一种「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通俗来讲,这种欲望是男人渴望在男人世界里的霸权争斗中,让自己的实力得到其他男人的承认、评价和赞赏。
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的纽带,就是男性作为性的主体者之间相互认可的的纽带。而确认男人主体性的机制,是厌女症。
糖丸儿:厌女症,我似乎听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读书小绿:就是通过不将女人视为与自己同等的性的主体,将女人客体化、他者化,更直接地说,就是通过歧视、蔑视女性的行为,使作为性的主体者的男人之间的相互认可和团结得以成立。

糖丸儿:我好像开始有些头绪了……似乎这个社会不是由「男—女」关系构成的,而是由「男—男—女」关系构成的?
读书小绿:你理解的很对。男人和男人结盟,将女人变成了男人集团之外的客体,通过「厌女症」来证明男性的主体地位。生长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无意识的遵守这种秩序。
糖丸儿:原来还有这种「潜规则」……难怪不论我多努力,还是会因为「女性」的标签受到束缚。我为之痛苦的,是所有女性都挣扎着想改变的东西吧!

糖丸儿:我现在理解了,我一直感觉到的力不从心,是忽视了社会性别秩序对我产生的影响。可是抛开性别,我就只是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所有人都认可我,这有错吗?
读书小绿:我能看到你的决心,和你一直以来付出的努力。可是我想知道,你眼中的「优秀」究竟是是什么呢?
糖丸儿:这……事业爱情双丰收,能工作赚钱,也能照顾好家庭吧。
读书小绿: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优秀」的标准是从哪里来的呢?
糖丸儿:我想想,父母?小时候他们让我好好学习,现在让我结婚生子。还有其他人?有人出人头地,在大城市赚大钱;还有人结婚持家,在朋友圈晒娃。我觉得两边都很重要,但兼顾真的好难啊。
读书小绿:所以这个优秀的标准都是来自于这个社会的定义,对吗?
糖丸儿:这么一说,好像是的……啊!这个「厌女症」的社会!
读书小绿:我理解你想摆脱「女性」的身份标签、只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心情。但残酷的现实是,人在成为女人的时候,就要背负着「女人」这个范畴所包含的历史性的厌女症。
在由「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联系而成的男性集团中,男性的价值的体现是得到其他男性的认可,女人仅被当做男人「成为男人」的道具,或作为「成为男人」的证明伴随而来的报酬奖赏而已。在这样的性别秩序中,让女人「成为女人」的,是男人;证明一个女人「成为女人」的,也是男人。
糖丸儿:可是女性眼中女性的价值,和男性眼中女性的价值不一样!
读书小绿:是的。所以女性需要具备两种价值——被女人接受的价值和被男人接受的价值,一种是靠自己争来的,另一种是被他人(男人)所赋予的。在「女人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女性很难实现自我争取的价值,更不存在「不结婚」这个选项,只能不自觉地选择「被男人挑选」「依附男人」「被男人掌控」的生活方式。
但在当今这个时代,仅实现一种价值是不够的,「女人」的范畴被扩展,必须同时实现作为个人的成功和作为女人的成功才能被视为一个完整的成人女性。可以说,现代女性处于一种割裂状态,有着不同以往的痛苦与挣扎。
糖丸儿:作为个人的成功和作为女人的成功……工作和家庭……梦想和婚姻……究竟怎么选择才是对的呢?
读书小绿: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选择的自由。
糖丸儿:选择的自由?
读书小绿: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家庭;可以选择梦想,也可以选择婚姻;可以选择作为个人的成功,也可以选择作为女人的成功。不论作何选择,女性都可以不再「像个女人」,而是「成为自己」。
糖丸儿:原来如此,重要的不是好的、正确的、优秀的选择,而是我的选择。那么,我想选择的是……

糖丸儿:聊到这里,我好像没有那么焦虑了,突然感觉释怀了一些。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挣扎,原来并不是我做的不够好,原来我并不需要让所有人都觉得优秀。
读书小绿:我能感觉到你生出了对自我的关怀和认可,可以更加理解自己了。

糖丸儿:是的,但其实好像还有一点……愤怒和沮丧。我想改变现状,想改变这个厌女症的社会。可我自己好像就是一个有厌女症的人。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我曾不止一次偷偷想过……「要是我是个男的就好了」。
读书小绿:这是非常正常的。生于长于这个厌女症的社会,不被厌女症浸染的女人,恐怕不存在。而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不过,男女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是女性主义者。
糖丸儿:男性也可以成为女性主义者吗?
读书小绿:是的。当在女性在捍卫穿衣自由时,或许男性可以不因流泪被定义为软弱;在女性争取从家务和带娃的单打独斗中解脱时,或许男性可以从节节攀升的巨额彩礼中解放……站在这个角度上,女性和男性想要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女性主义所追求的,是身为人的权利。
糖丸儿:我懂了,是不论男女,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权利呀!那么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改变现状呢?
读书小绿:意识到厌女症的存在本身就在带来改变。厌女症的现象如「房间里的大象」,因为太巨大、太理所当然,以至于人们反而看不见它,或者假装没看见。我们每一次意识,每一次关注,每一次发声,每一次带着爱与愤怒的力量与厌女症展开抗争,都会将这只「大象」重新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使人们无法对其视而不见。
每一次的意识,都是一次觉醒;一次又一次的觉醒,终会带来超越厌女症的奇迹。
糖丸儿:厌女症真的可以被超越吗?
读书小绿: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由你亲自探索才能得到。关于超越了厌女症的未来世界,就像马克思关于废除了阶级的未来世界所言,我们只能说:「由于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的世界。」
糖丸儿:我明白了,抗争很难,但因此才有意义。谢谢你,读书小绿,我对女性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从好好阅读这本《厌女》开始,或许总有一天能够找到让我、让更多女性与自己和解的方法,找到超越厌女症的道路。


往期高赞回答: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从不主动联系是感情冷淡吗?
【安慰记心理小店,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
回树洞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解梦参与科学地解梦
回指南得心理咨询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