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风的地方
——云南昆明、大理、泸沽湖游记

行程安排:
Day1:武汉—昆明
滇池海埂公园—昆明翠湖公园—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注意闭馆时间)—斗南花卉市场(晚上去)
Day2:昆明—大理
昆明:云南省博物馆
大理:大理古城
Day3:大理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大理国时期皇家寺院仅存的古迹 → 三塔倒影公园)—喜洲古镇—大理古城北夜市
Day4:大理
环洱海:双廊古城(预约参观杨丽萍的太阳宫、洱海边坐坐)—文笔村彩虹路拍照—有风小院
Day5:大理—泸沽湖
大理古城拼车到泸沽湖(约4小时),住格木女神山下(格姆女神山索道下午17:00停止售票),酒店附近坐猪槽船到鸟岛,晚上看星星
Day6:
环泸沽湖:格姆女神山—达祖村—四川情人滩—女神湾—走婚桥—摩梭族博物馆—云南情人滩—格姆女神山
Day7:大理机场返汉

去年年初准备毕业论文正痛苦的时候,《去有风的地方》这部电视剧治愈了当时的我。又想起了云南、海南还没解锁呢。佳佳约我去喀什的时候,新疆虽说是淡季,可也不算便宜,说服她再去了一次云南。
又坐了机场小哥哥的顺风车,这次怎么说也不肯收车费,还好提前给他准备了一份早餐。早上6:30到机场,7:30的飞机,时间还很充足,去托运了行李,感觉很久没有托运过行李,每次出差,根本没有机会托运行李,推着行李箱,挺拔腰杆,好像是商务人士出行,可心里从来没有轻松过。托运完行李,解放了双手,顿时轻松不少,背着背包,听着“花儿与少年”的主题曲,轻轻哼着“白色的鸽子,柔软的海浪,甜蜜地说,世界早安早安……”踏着轻快的步伐过安检,开始美好的旅程啦。

昆明:
在昆明机场一眼就认出了佳佳,哈哈哈,我们还是从前的美少女。到酒店放好行李,就去找小胡同学。这个当年大四不想跟着学校去酒店实习,找亲戚到昆明混实习的小女孩,没想到,来这里认识了人生的另一半,结婚生子,自此在这里安家立业了。她自己笑着说“我以为就是来实习下,哪知道来了以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小胡同学带着她的小小胡,带我们在昆明游玩一整天。老同学见面,不管过了多久,还是如故,那就放肆的大笑吧。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七彩云南,我会选择紫色。因为道路两旁还开着紫色花的蓝楹树(花语:绝望的等待爱情,但是在盛夏依然傲然绽放,它高高立于枝头,并不低首渴求他人的垂帘,因此又有着虽败犹荣的骄傲含义),在翠湖公园看到很漂亮的紫色的百子莲(象征爱情即将降临),小时候在院子里看到的第一朵绣球花也是紫色的。好像昆明是用紫色包围着的。
昆明不愧是春城,在翠湖公园看到人生中见过的最大一棵白兰树,一开始我是被白兰花的香味吸引,并没有看到树在哪儿。一个回头,看到丛林中躲着很多白兰花,再仔细瞧瞧,居然是一棵大古树,原来有如此大的白兰树,这得是多少岁呀。我妈一直在种白玉兰树,每年过冬的时候,很容易冻死。养的最久、最大一棵,在这棵大树前面简直连小树苗都算不上,印象里白兰花一般是在八月、九月份开花,而在昆明它们五月份就开花啦。翠湖还有五颜六色的绣球花,湖中莲花,走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公园里的确舒适,吴三桂的后花园就是不一般。
滇池海埂公园看海鸥是在11月份到次年3月份,不过来了昆明,滇池还是得走走。
以为来到昆明,会实现今年网上说的榴莲自由,没想到这里的榴莲也并不便宜。倒是实现了蓝莓自由,10块钱可以买一斤。
现在去一个新的城市,会先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博物馆就像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浓缩。我们住在云南省博物馆附近,走过去几分钟。博物馆主要对云南以及大理南诏国的情况作了介绍。去大理崇圣寺三塔,通过导游的讲解,加深了对南诏国文化的了解。原来历史真有段正淳,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也是以历史蓝图来作画的。

大理:
在崇圣寺三塔,通过导游的讲解第一次了解到佛教信仰中分为罗汉、菩萨、佛三个境界,罗汉更多是渡自己,菩萨和佛是既渡自己,又渡众生。崇圣寺三塔一共有3个大殿,第一个大殿供奉弥勒佛,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众人求升官发财;第二个大殿供奉观音菩萨,众人求平安;第三个大殿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寺庙里很少看到烧香的,倒是看到很多红绳系的风铃,原来大理是用风铃祈福。风吹风铃,风不停,祈福不停。忽然理解了大理为什么叫“有风的地方”,太浪漫呀。
因为种草了《去有风的地方》,所以打卡了许红豆住过的有风小院。小院在大理凤阳邑村,是一个白族传统村落,而见证村子历史的就是那条穿村而过的茶马古道,是大理古驿道中的一段,也是滇藏茶马古道大理段的一部分。村子保存得还比较完好,来的路上,有一阵臭臭的马粪味儿。小院门前的那条路摆满了小商贩,有一丝无奈的商业气息。在喜洲古镇麦田地里快乐的奔跑撒欢,虽然麦子收割了,看上去有些许荒凉,但也许因为如此,眼前一大片空地,再配上远处的苍山,景色还是美的。如果放缓脚步,在这古道漫漫里,听马铃声声,在苍山脚下充电疗愈最好不过。
如果说大理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哪儿,这趟旅程应该是在双廊古镇。预约到了杨丽萍太阳宫艺术空间。在苍山洱海边,将白族民族民居建筑特色与杨丽萍的个人审美融合在一起,建了一座私人别墅,相当有特色。如果能拥有这样一片私人空间,实在是太赞了。即使在生活里积累了再多负面情绪,在这片天地里独自待会儿,应该也能获取能量重新出发。在双廊古镇里走到每条小路的尽头,都可以看到洱海。现在脑海里浮现的还是我和佳佳坐在洱海边的大树下发呆的画面。

泸沽湖:
泸沽湖是这趟旅程最惬意的地方。去之前泸沽湖的天气预报都是中雨,从大理到泸沽湖要走山路,心里有些犯嘀咕。没想到到泸沽湖的时候,晴空万里。酒店在格姆女神山脚下,房间正对着泸沽湖。放下行李,坐在房间的阳台上,吹着风,看着眼前这片湖景,已是心旷神怡。在房间小憩后,出门走走的时候,顺便在酒店对面的湖滩坐了猪槽船到鸟岛。船家是位姐姐,为我们选了一艘粉色的船。虽然已是下午17:00左右,可阳光还是相当耀眼,加上船家,我们三位女将出发了。上船后,我们俩还惊奇,就我们三个人吗?坐在岸边的游客笑着说,你们也可以划呀。啥?没想到真是如此,船家姐姐在船头掌舵,我和佳佳在船尾划船。哈哈哈,顺便外放一首“众人划桨开大船”,我俩还欢快地边划着桨边跟着音乐“嚯嘿嚯”。没有做任何防晒措施,迎着太阳拼命地划着。就我俩这瘦弱小女子,双手没一会儿就通红了,手臂累得要废了,意识在跟我说:用大臂的力量,启动最薄弱的肌肉。今天的运动量算是达标了。
登上鸟岛,站在湖中央的孤岛上,看到了曾经在图片上看到的泸沽湖的美景,明媚的阳光下,蓝天白云,远方层峦叠嶂的山峰,眼前碧绿的湖水,干净清澈。这才是向往的泸沽湖。
回去的时候,船家姐姐还带我们去看了水性杨花,如果再晚来一个月,应该会看到满湖的水性杨花。在这里这是一个很美的名词。
来到泸沽湖,才让我有种度假的放松感。晚上和佳佳坐在阳台上磕着瓜子,看着眼前的星星一颗颗点亮。中间还插曲了旁边的旅拍店老板,硬是加入我们的聊天,叭叭说个不停。佳佳说就像在文笔村彩虹路上我们躲雨时遇到拍婚纱照的摄影师,一直在cue新郎、新娘如何摆pose,一直是激昂的语调,拍照技术不知道咋样,但是这份热情绝对是专业的。就是声音真的很大,耳朵真的很忙,哈哈哈。到了晚上11点的时候,我们又裹上外套,跑到湖边没有灯光的地方,去看满天繁星。这是今年第二次看见这么多星星。年初的时候在酒泉看卫星发射的时候,在零下十几度的地方,下车冻得哆嗦,一抬头就被冲在眼前的星星包围了。今天的星星没有那么有冲击力,挂着泸沽湖的上空,却可爱又调皮,一个劲儿向我们眨着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
第二天,租了酒店的五菱宏光,佳佳带着我环游泸沽湖一圈。老天爷赏了我们一个超晴朗的天气,的确来云南遇到好天气就是运气。在阳光的滤镜下,处处都是好风景。走了上学时很好奇的走婚桥,实地感受了摩梭族的走婚习俗。看了泸沽湖的绝美风景,晒得再黑也是值得的。到四川泸沽湖的时候,刚好到饭点,吃了当地的石锅鱼,算是吃到了一顿回味无穷的桂花鱼。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一双儿女,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围着妈妈要看电视,我看到很小屏幕的电视机只能放出一半的画面,电视里播的是超级飞侠。即使是这一半的画面,两个孩子边吃饭边开心地目不转睛地看着。小时候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环湖到云南泸沽湖情人滩时,差不多是下午16:30,当时湖边已经开始起风,太阳也躲了起来,景色很美,可是没有太阳这道滤镜,蓝天白云仿佛失去了光彩。我们俩坐在大树下的石墩上,静静地吹着海风,看着风浪一层层席卷而来。湖风吹得人沁人心脾,仿佛将所有的烦恼一吹而尽。尤其是在我们刚刚经历太阳下的堵车,五菱宏光空调完全不起作用。看着眼前这片湖滩,对面两个小女生在很开心的摆pose拍照,她们穿着海边的裙子,打着赤脚迎着浪花拍打。而我们只是坐在这片湖滩听浪声,吹海风,没有兴致拍照。忽然明白,原来我们是看过太多美景的人呀,眼前这景色并不足以让我们惊喜。脑海里飘过那句情诗最原来的意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返程花了一整天时间,从泸沽湖酒店出发时,外面下起了雨,酒店班车司机换上薄的羽绒袄。在去大理机场的山路上,看到路边有许多从山上滑下的碎石头,看得出司机大哥开车也是小心翼翼。回汉是落在天河机场T2,下飞机时天已经黑了,落地玻璃窗外灯火通明,远处可以看到闪着红色的大字“武汉”,不禁微微一笑,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回汉飞机选座位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可选,选了走道的位置,旁边也是一个人出行的男的,怪气怪气,一上飞机就盯着我看,让我极其不舒服,下飞机还盯着我看,更毛骨悚然的是在拿行李的时候,还看到这个人。我立马提高了警惕。拖着行李到出发层的时候,听到警声,再抬头一看,警车就停在我面前。第一次听到警声,是安心的。
原来内心深处是如此害怕,就像在泸沽湖,6点一个人出去看日出,沿着湖边走到尽头,途中没有一个人,也是害怕的,看到湖边指示牌上有报警电话,也是立马保存。一个人出门在外,这种不安全始终会伴随着,只能提高警惕,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在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会想还再来,可能是对这个地方最好的肯定。但是云南却没有给我和佳佳这种感受。不知道真的是因为我们看过了太多美丽的风景,不再轻易被吸引,还是因为被日常琐碎生活禁锢了,丧失了对美景的探索欲。也许还有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有活力,到哪儿都能满血复活。想想上一次见小胡同学是15年前了,上一次见佳佳是10年前了,终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