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与自己作伴的旅行
虽然只是三天的端午短假,但一直渴望的疗愈出走,也终于让这场悄悄筹谋的喘息和逃离得以实现。
D1:一场远超时长、也远超预期的沿海walk与放空
早上从火车上醒来,脑袋还有些发懵,就被到站提示音推动着走出了车站,看到街边的梧桐和起伏的路坡,突然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确实是身处大连了。
迎着灼热的阳光一路奔走,中途还走错了目的地,终于顺利办好了入住。洗过澡化好妆,身体和精神的疲惫也好像逐渐退却,整理好心情,出发去迎接未知的旅程。
第一站:海之韵公园栈道
循着攻略中的路线,从海之韵地铁站出站来到公园的海边栈道,第一眼还是忍不住被惊艳到。灿烂阳光下,海平面是那么的广阔且湛蓝,平静中又潜藏着浅而密集的小浪。凉爽的海风不断吹拂,身体的每处感官都在告诉自己,去认真感受大海吧。

迎着海风走,看远处的海平线发呆;倚靠围栏,望着海和远处的船只发呆;在栈道旁的阶梯上坐下来,看钓鱼的人和来来往往的过客发呆……耳机里是青峰的声音,呼呼的海风和炽烈的阳光交织,许多思绪在脑海里亦深亦浅地浮现、流动。在原本只是作为出发点的地方放空和停留了好一会,终于准备再次启程。
第二站:滨海北路(旭日广场)
沿着滨海北路往上,在起起伏伏的山路上漫步,用全身心去感受阳光、绿荫、树叶和盛开的花,和时而忽现的海景相遇,随手拍下让自己眼前一亮的风景。远处水雾氤氲中的小岛、疾驰而过拖出一尾白浪的船、在海和绿植衬托下显得格外明丽的花、6月已然火红的枫叶,在一个人的漫步和放空中,好像又久违地感受到了世界的细节。


第三站:棒棰岛
发现时间节奏比预计的有所延迟,本来还有些犹豫是否要继续原定路线进入棒棰岛,但幸好最终的选择让自己觉得并没有被辜负。
棒棰岛景区其实也同时是一个宾馆,绵延而略带起伏的草坪看起来很像某个高尔夫球场,欧式风格建筑的加持又让人感觉仿佛置身某个庄园,忍不住畅想常驻的感受。去往海滨沙滩的路上,两旁的梧桐在阳光的照拂下影影绰绰,让人很难意识到其实身处在北方城市。

大连的海滩似乎是以石头为主,海边都是经过海浪冲刷后鹅卵形状的各色石子。到了海滩边,海浪的白噪音更近地来到耳旁,一浪一浪拍打在岸边然后退潮。向远处海滩走去,好多海鸥密集地盘旋而后落下,在海面上一串串排开漂浮着。蹲下来录下白浪花和海鸥的时候,这种伴随一丝呆滞的可爱感觉让人忍不住对它们产生爱怜之情。

在这样的海边,谁又能忍住不停下来给自己一段放空欣赏的时间呢。就着海滩的石子坐下,背上是午后的热烈阳光暖暖晒着, 在海风的吹裹下也显得格外舒适。看游人拿火腿肠试图投喂海鸥的各种成功和失败瞬间、看父母和孩子在海滩上认真地挖石子、找动物、赶海浪,好多以前不会在意的画面,在和自己发呆的时候,反倒成为了放空时眼前的一味调剂。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心里隐隐的时刻表在提醒自己,后面或许仍有美好风景,快动身去看看。
走出沙滩,沿着另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去往景区南门,路过了修缮中的道路,竟然还有一条窄窄蜿蜒的塑胶跑道,沿途仔细看垂落的树叶、从远远的视角回望草坪与树林,也算是看到了其他游客少见角度的景色吧。




第四站:滨海东路(石槽)
出了公园南门,滨海东路更是游客稀少,也是在这段路程中,与自己的相遇和陪伴更显清晰。认真感受和记录看到的每一处欣喜的海景、转弯处忽然吸引自己目光的路牌与浅绿树叶、似乎相遇了很多次的疑似桑葚树,仔细凝视海面浮出的礁石、和环绕它浪起浪涌的水波……




或许是一路走来看到太多治愈的景色,到达石槽的时候,反而因为光线和人群的原因,没有感到太多惊喜。但看到可爱的女孩子们在住宅区外墙与红蔷薇(?)拍合影的时候也还是忍不住会心一笑。
终点:渔人码头
其实到石槽的时候已经有些走不动了,无奈实在难以打到车,只能硬着头皮走向了路线的终点渔人码头。
码头的空气中有非常明显的海腥味,泛着绿苔的小礁石密密地向前蜿蜒,逆着夕阳,连串的木船其实也有些看不太清晰,但总归,这一连串的行程终于算是结束了。



这一趟沿海walk从预计的4.5小时,生生走成了7个小时,所幸舒适自在的心情也和时长一样蹭蹭溢出。
彩蛋:东港日落
最后打车前往海港广场的海鲜店,还趁排队间隙跑去东港希望追一眼落日,无奈低空的云层太厚,在太阳完全落山前只短暂地看到了它的余晖。


D2:从一餐美食开始的治愈和一些意料之外的漫步体验
前一天晚上沉溺于投影的电视剧导致了必然的晚起,于是第二天的行程只能从中午开始算起hhh
由于仓促攻略出的美食店排队情况远超预料,也发生了饿着肚子蹲在酒店房间,匆忙查找餐厅的尴尬画面。一番纠结和心累之后,锁定了前一天晚上偶然路过看到、距离超近的知名日料杉木。
在点餐环节也经历了一番纠结选择,但最后都证明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第一次尝试了鹅肝寿司,肥美的脂香溢于言表; 略带焦香的烤鳗鱼也激发了额外的风味体验,和甜甜的鸡蛋卷搭配在一起幸福感飞升;一组海鲜寿司也增加了自己的新体验。


饱餐一顿后,略显随性的行程又再次开始了。这次走的是反方向路线,从黑石礁-星海公园-星海广场-森林公园/莲花山海达索道。原本是计划把观海索道作为主要行程点,无奈打电话给工作人员时听说排队1个多小时起步,于是转而主打随性漫步。
相比起来,这条路线人群多了很多,各种露营帐篷密密麻麻分布在海边,虽然看着惬意,但却人声鼎沸,对放空人士不太友好= =。所幸也在一路迷茫的路线探索中,找到了一些让自己栖身放空的去处,呆坐了一会儿看远处玩帆船的人、拍跨海大桥。









爬莲花山准备冲刺索道的时候,感觉把上半天缺失的运动量又给补回来了hhh,中途还惊喜地遇到了一只梅花鹿突然从眼前窜出。

山顶的观景台是一座白色塔尖的房子,颜色和形状的选择都让人觉得莫名圣洁。默默等待着排队的动线,期待看到粉紫色的日落天空,但真正坐上缆车的时候却发现,背过太阳的天空整体还是偏阴暗,天气好像忽然就转阴了,伴随着耳边的风声呼呼。



下来之后按图索骥,打卡了星海大桥的最佳观景点,阴云天的跨海大桥似乎别有一番意境,有种伤感和别离的氛围。

日落后的城市气温低得让人忍不住捂紧衣裳,打车去到了一家韩餐小馆,特色的甘米汁和小菜海笋很新奇,让普通的汤饭也显得不普通了起来。

D3:在半天的时间里拼接出最紧凑的行程,和一个略显郑重的收尾
因为提前约了咨询师沟通,所以最后半天的行程主要就是完成咨询和打卡人气餐厅。
也许是火车上的阅读和两天的放空给了自己一些新的启示,也许是积累了很久的想法和思索逐渐清晰,这一次的咨询让自己更完整地意识到了一些情绪和痛苦的深层来源,也从一些新的角度完成了一部分“看见即治愈”。
结束了咨询,也没顾上收拾行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车去前两天一直没排上的喜鼎。茶水和餐具陈摆让这家店有一些与普通东北菜餐厅不同的精致感,服务人员给到的体验也很温和细致。遵循种草视频的点单,海胆水饺、炸蛎黄、炸舌头鱼,外加一个海胆豆腐汤调剂。确实水饺中海胆的鲜甜感更加明显,与第一天生吃海鲜时感受很不相同。

吃完饭匆匆回酒店收拾行李退房,又再次赶回东港,主要原因还是看到了猫与天空之城书店,希望能给自己寄一份未来的明信片,问候今年来一直努力挣扎、自渡的自己。斟酌了许久,认真写好了明信片内容,希望生日时收到卡片的自己能比当下的心境更开阔明朗些。
因为这份明信片,最后赶火车的时间也差点有些来不及,好在司机师傅的给力支持下,赶在最后5分钟跑上了高铁,在大连的故事到这里终于算是画上了结尾。
这段回忆差不多就到这里啦,谢谢这段治愈的旅行,希望有机会下次再见吧,也希望下次来会是更崭新的姿态与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