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自己,淡化他人
昨天,我穿了一件粉色无袖连衣裙。我觉得很好看,因为那颜色嫩得就像刚摘下的芍药花,后背还有三节绑带设计,有点芭蕾风那个意思。我妈妈看到后却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说:“不好看,这颜色不适合你,而且……”她指了指腋下露出来的一点点内衣边。换做以前,我高低也得回几句嘴。但昨天我心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没搭理她,高高兴兴地上班去了。
去到单位,大家都夸这件好看。去上瑜伽课,别人见到我第一句也是说这裙子👗好漂亮。
下午我收到了买的反季大衣。又厚实,又长,颜色是很衬我肤色的深咖色。我觉得物超所值,只是最小的S码依旧显得比较宽大。但大衣嘛,宽大有宽大的穿法,我想着配我的高跟靴子👢刚刚好。我妈妈又再一次露出了我最熟悉的嫌弃和鄙夷的表情,说:“这衣服你还要啊?”我再一次略过她,把衣服收整好,挂到衣橱里去了。
经过这两件小事,我就思考:为什么我妈妈会对我的穿着如此反感呢?原因大概有两个:她从小被她的父母挑剔,她对她不能掌控我这件事感到不安。而这,都是她的课题,不是我的课题。昨天我比较准确地觉察到了这层关系,因而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她争辩两句,再引发她更多的抱怨和吐槽。这是我难得的一次躲过了我妈妈甩过来的情绪钩子,悠游自得地游去我的小池塘。
其实,我妈妈有时吐槽我并不是我的衣服真的丑得没法出门或者我犯了什么弥天大错。只是她心里有积压的不爽(往往跟我毫无关系),她想找一个输出口,于是狡诈地无意识地引发我的对立。作为母女,我们都太了解彼此会被哪些情绪钩子钩住了。如果我上钩,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发一通火,然后她舒爽了,我怄气了。这就是以前常常在我家出现的场景。
他人的眼光即是我之地狱。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观众讨厌永远阳光明媚乐观的女主、三姑六婆讨厌不顺从不听劝的女孩子了。因为面对内心坚实、不为外人外物所动的人,她们的牙尖十怪起不了任何作用。越是掌控欲强的人,越痛恨别人不肯按他的意思来,乖乖地奉上情绪价值喂养他那全能自恋的心。他们绝不想看到,任他“风霜雨雪”,别人依旧过着自己热气腾腾的日子。
我曾经尝试过,放掉一些情绪的钩子。但对某些人我还不太行,比如男友的小姨。那我就承认我的情绪,我不想看到她在我面前表演热情,不想听她的冒犯发言,不想她佯装亲昵地挽我的手或拥抱我。物理隔离就是我能想到最好方法。这样一来,我好受多了。如果是对我妈,那就像昨天一样,该淡化的淡化,不回应,不接她的招。
我的精神内核最需要的是自己给它一个金钟罩,隔绝过多的外界杂音,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我感觉自己又成长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