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
一次不完美的冲绳之旅,留下了很多遗憾。内在外在的因素都很多。。不过我觉得成功固然开心,失败才更有收获?
去年至今,最满意的是三段旅居生活。。
川渝,济州岛,厦门。。。
都在一周到两周时间。。虽然也有各种缺点,但达到某种心灵身体的平衡。。
川渝每天平躺,各种吃美食,成都让我打开了大自然的世界。爬了巴朗山和青城山。。。
济州岛住咸德海边度假两天很舒适,在平邑村的海景更是令人难忘。如果不去纬度高的地方(比如北欧),应该会一直存在我脑海最前端,不被刷新覆盖。汉拿山也是自然的绝了。一次登顶拿证书,一次穿越环山林道,我也会一直记得。
厦门则是没有企图的一周。但是饱吃美食,山海风景,骑车漫步,听演唱会,太舒服。
而这次冲绳,我觉得更像是时隔四年,回日本参加一次游学的夏令营。
失败之处。。
1我觉得在日本在香港我都是很难放平常心的去舒适的,因为企图心太强了。我太喜欢这两个地方了,导致哪里都想去哪里都想看,哪里都舍不得。
这却是度假的大忌。。
什么24h开的冲绳最大二手店,也要花一天去,什么bookoff也要花一天。。ライカム也花一天,parco city也花一天。。。一些弱鸡但有名景点一个花一天的。。。(冲绳交通不便,又不想走马观花。也是原因,不然一天确实可以刷好几个)
在大陆玩没这种企图心,去不去都无所谓。也没想着多么详细看。。韩国更是,本来就谈不上喜欢,也看不懂一个韩文。。
再就是购物了。。在日本购物花了太多太多时间了。。其他地方基本0购物。。
虽然现在我真的和以前比,下降了90%的物欲吧,但是繁华的商场也会想去逛逛,运动户外品牌也想去看看卖什么。汇率好,给家里人带点东西。。
觉得在日本要变好看很容易,商场里都是买手集合店,古着店卖的也全是经典好货。
在日本要省下钱,不买这些才是难的。我会反思会不会也许很多人本来买买买没省下钱,后来人生下滑了,这些也买不起了,也就不买了。。。
2
一面是放不下的求知,一面则是血淋淋的落差。
四年后再回日本,充满了迷思。
各种书屋摆着的当季杂志,绝大多数已经不是我认识的明星了。认识的也已经是年轻人不再追逐的老一辈了。
而打开自己每天使用的网易云音乐,bilibili,绝大部分歌曲视频都灰了。
日本至于我,现在是什么呢。
到了一个地方,既想求知,腿走断,眼看瞎,又发现没什么可求知的。
没有什么知可以求,倒并不全是日本的问题。而是我自身的问题。尤其是这半年,把几乎持书都卖掉了的我,心境又产生了极大变化。
走进书店,摆开来的杂志区域,已经没有几位我认识的脸了。(再过十年呢。)我已经几乎不看任何杂志了。。图书也是,现在的就够我看一世了,真的好的不行的书很可能是免费的,和阳光空气水一样。书店(也不是,世间99%的事物)都是商业。
我感觉蔦屋同类型的店我三五年走进去一次就行了,bookoff不用再整个店都逛,黑胶区和文库本每一个都认真把所有藏品都看看。。
食物方面也是。从疯狂迷恋日本的大多数,现在回归到一个更中间的位置。
日本的食物是精细的,而且是相对符合接近大陆沿海地区的人的口味的。但是也还是单调的。。(不过相比韩国我觉得还是好的太多了。)
不管怎么说,我已经不是三餐吃着日式就可以傻乐乐的那个二十代的我了。。。现在会觉得,单调无聊了。。。
大陆各种东西的飞速发展,也是很大很大的原因。
3
冲绳自身的一些硬问题。
冲绳的优点
1无敌的夕阳海景。因为是南北走向的岛,西海岸长到离谱。。。
2海边可以简单生活的chill。冲绳无论parco city,美国村,旁边都是大商场大超市,海边则有一大堆可以坐坐的地方。平价的买到酒水食物(更包括kfc麦当劳等等等等),然后去海边尽情坐。
你以江浙沪出发就近思考,我是想不到第二个地方。
3可能因为汇率,和大陆精品咖啡目前售价过高的问题,在日本喝精品咖啡目前是最划算的。大陆价格的一半左右就能去很好很好的咖啡店享受。
给我感觉就是去一家赚一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