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系列游记4:新加坡圣淘沙
- 圣淘沙S.E.A水族馆
- 吊桥/亚洲大陆最南端/炮台/沙滩看日落
- 新加坡超市物价一览
- 市中心city walk+公交车夜游
- 与餐馆的马来华人老板娘彻谈/与旅店前台小哥聊天
早上,在地铁站旁边吃了顿麦当劳,这是唯一和北京差不多价格的吃的。
麦香鸡套餐有优惠,才5块,相当于26-28左右,和北京差不多。不过芝士汉堡也都差不多,三件套9.9,8.9,单个汉堡8.3-9.35。麦当劳应该也是新加坡穷鬼们的福利了。
新加坡麦当劳工资在2300-2400新币左右,约合1.2-1.3万人民币,不过购买力估计相当于3-4.5K人民币:

在那里,我碰到不少新加坡中学生下课来吃饭,华人、印度人、马来人都有,聊天都说英语,话里也都不干不净,没少带脏词儿。看到我们,有个小朋友还挺友善的,问我们是外国人吧,从哪儿来,祝我们玩得愉快。
按着小红书步行上岛路线,去了圣淘沙。
附步行上岛流程,可以省10多刀的捷运费,而且步行上岛风景不错。上岛后,捷运都是免费的:
- 地铁坐到Barbour Front站,步行上岛
- 从vivo city一楼沿海边栈道步行15分钟上圣淘沙岛
新加坡主岛和圣淘沙岛之间,水色青绿,不像现实。类似颜色只在阿勒泰的喀纳斯湖见过,但更多幽邃,没这种透亮。

青绿水色中,高低两架桥跨过,步行桥畔一簇簇蔷薇,蓝色、粉色的捷运从高的那架桥上不时驶过,像极了童话世界。

临时起意,花钱去了水族馆,和妈妈穿过海底隧道,就如同穿过了时间。回到了20多年前,妈妈带着我从天津自然博物馆海底隧道穿过,如今,去过20多次的天津老自然博物馆已经成为废墟探险的地点了,只有门口的恐龙浮雕没有变。但我们又从类似的海底隧道穿过,顶着一大汪水,顶着各类鱼,还有大呼小叫的人,隔绝了20年时间。

我们此刻回到新加坡,看了各类鱼、鲨鱼、水母、虾,还有不像是现实中的海龙和奇形怪状的水生物。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完全无法靠想象去描绘世界上还有这种神奇的造物。
妈妈对水母情有独钟:有可爱肉肉的水母。我觉得,如果用凉拌海蜇的做法,一定口感不错,这种想法在到处写着宣扬保护主题的场馆里,总有点罪恶感,但不尝试下,怎么知道好不好吃的呢。我的求知欲在这一刻战胜了道德感,非常想抓两只,买点醋,拌一拌。


扁平的水母,以及一种带着一大串长长触须的水母,像是一个会蠕动的透明塑料盘,拽着不同边缘的触手,像是几条蕾丝带和毛线边,妈妈说多仙儿啊。旁边两个中国姑娘,叫人家窜稀水母,或拉肚子水母。其实说来,这也并不冲突,不知道竖着飞的神仙会不会有窜稀的时候,我想只要吃东西可能也会窜稀,毕竟蟠桃估计也能有不新鲜的,没准也真就是这幅样子。

旁边科普,最小的水母比最小的硬币还小,最大的要大过蓝鲸,有的水母可以长生不死,从生命末期回到初期,还有的一下就能毒死好几个成年人。因为海中的塑料袋像水母,很多以水母为食的动物经常会被噎到致死。水母这东西看上去应该主要成分都是水,也不知道以它为食的动物吃个啥劲?
S.E.A里还有触摸体验馆,虽然池子挺大,但是能摸的只有那个肉乎乎的海星,大家都排着队来摸,海星也不动,也没啥反应,不知道海星接客体验怎么样?
压轴戏是电影荧幕般的海洋馆,能看到鲨鱼、双髻鲨、大大小小至少3类蝠鲼,有的是挥舞着“翅”,有的的抖动着游,优雅得要命。旁边有介绍这几个蝠鲼,每种大片子鱼都很亲人,每个鱼腹部的花纹都不一样,类似人的指纹。还有海豚、有毒鱼类、珊瑚、海葵、海鳗等各种。

有一个小缸,潜水员很憋屈地窝在里面,清理珊瑚上的东西,清理了好久好久,那个缸,基本被潜水员塞得满满当当,不知道的还以为展出的就是人。还有专门的海洋生物培育实验室,研究成果展,各种生物染色标本。

总而言之,应该是妈妈玩得最开心的一个地方,从海洋馆出来,还和环球影城的标志合了影。
跨过吊桥,我们去了所谓“亚洲大陆最南端”。
我觉得这完全是个噱头,要说大陆,你新加坡本身就是个岛了,更别提南边的圣淘沙岛。论及大陆,肯定应该是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附近。也就新加坡仗着游客多,重新定义“大陆”。很多仅着片缕的老美在“最南端”那里合影,一点都不美,倒是碰到一个白人女孩,非常像《美国往事》里的詹妮弗·康纳利。
从吊桥返回的时候,一个老印抬起胳膊抓住吊桥上端缆绳,正好腋下直冲我的脸,顿时气味具象化,让我眼前一黑,半天才缓过劲来,可能味道大到迷眼睛了。
再往后,就是一路东行,当时不知道岛上的小车都是免费的,一路赶着去看晚霞,走到岛最西段的炮台,上到炮台顶端,是英国殖民时期1910s封锁南部海峡所造,挖出来的大炮都算是古董,也是新加坡唯一保存完好的炮台。

但在日本侵略时,没发挥多大作用,一方面是日本人是从北面登陆的,炮台面向南边,另一方面,没多少大口径炮,作用寥寥。妈妈提前下去拍晚霞了,我在高台上俯视整个岛。

妈妈找到面向港口的好位置,就叫我下午合影。晚霞、港口、棕榈树、面向大海的座椅,是好景色。我们拍了不少照片。我闭着眼睛听涛声,也是困得实在睁不开眼睛了。

返程是坐车回去的,在圣淘沙又吃了点印度盖饭,坐小捷运车返程了,捷运前排队的,基本都在说中文。
返程路过一家大超市,进去转了转,算了算汇率,最合适的就是菠萝,我们拿着一个大菠萝上了地铁,菠萝在我手上像是个凶器。
记载一下拍到的物价:
- 脐橙5个一兜 $8.5
- 苹果5个 $3.95
- 柠檬呢5个 $3.65
- 美国橙子3个$4.65
- 蛇果 5个 $8.95
- 印度石榴2个 $5.25
- 另一种美国橙子2个 $7.45
- 火龙果3个 $3.35
- 小火龙果(卖相差)5个 $2.5
- 中国产的那种绿色的阳光玫瑰葡萄,又小卖相又差,一盒$8.45
- 西瓜(一牙,大概1/5)$6.95
- 木瓜(一半)$4.9
- 已削皮切成一缕一缕的芒果(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卖的,好像不够塞牙缝的)$4.95
- 已削皮的一个火龙果 $3.55
- 已削皮的3/4木瓜 $3.95


- 削成一片一片的脐橙 $3.95
- 一盒一粒一粒的石榴 $7.95

- 一条一条的香菜(30g)$2.4
- 一小兜小苹果 $4.75
- 一整个马来西亚菠萝$1.85(不用泡,真的很好吃很甜)——唯一有性价比的东西
- 另一品种的菠萝 $2.5
- 一小兜酸菜(中国进口)$2.29
- 3截藕 37便士
- 30公分山药,50便士
- 一个紫甘蓝,49便士
- 白菜一个18便士
- 各种一袋绿叶菜,从1.8-4.9之间,大多在2元左右
- 红薯 5个$5.95
- 西蓝花 2个$2.2
- 中国产上海青 2兜(1兜4颗)$3.65
- 中国产 日本青 2兜(1兜4颗)$1.48
- 盒装豆腐(中国进口)$1.75两块
- 胡椒面100g $4.23
- 盐 500g $0.55
- 速冻面条,一兜$1.7
- 澳洲清真肉,估计是牛肉 28.8kg $9.9, 约合0.17刀1斤
- 鸡肉 0.28kg $4.17
- 鲭鱼片 $10.95 2个
好了,新加坡超市物价大田野走完了。
说实在的,除了菠萝滋味不错,看到卖相这么差。分量这么小气的水果生鲜,一点子在新加坡生活工作的想法都没有。

再让我们看看挣多少吧,刚好地铁站有招聘广告,巴士车长可选4天工作日或5天工作日,免费搭班车的福利,5天工作日底薪$2150,哈哈哈哈可以买360多袋红薯,真不少呢!
不过学历要求不高,中二以上学历或3年以上职场课程,1年以上驾驶经验。不过我说的还是夸张了,月薪总额至少4500元,有限期间内本地巴士车长有1万签约奖金(不是工资哦),前车长可获4800元培训奖励。快点加入吧!

本来说换上符合要求的鞋,再去金沙酒店俯瞰夜景呢,但给妈妈看了小红书俯瞰的景色分享,结合上一次管理方傲慢的样子,本着不让去老子还就不去了呢的态度,决心不花那个冤枉钱。本来计划中也没这一站。
从牛车水下了站,转去市中心(downtown)站,发现鱼尾狮周边就是Tiktok新加坡的总部(这位置是不是周受资的办公楼?)后身就是中国工商银行(爱存不存-ICBC),颇有点TikTok后台的架势。
哦,我还看到了路边有“Every Workers Matters”的标语,还有“Members First, Workers Always”,我心想这是哪家企业还有这种神仙口号?
结果一看NTUC(National Trades Union Congress)翻译成“新加坡全国总工会”没毛病吧?有趣,还有这种标语。

路边路灯上,还有新加坡传统节日的宣传标语,也不知道是什么节日。我们在市区周边转了转,坐着公交回了酒店。公交车和北京差不多,有双层巴士,路过了好多清真寺、教堂等等,还有一户楼顶供了面向街边的超大观音,和朝阳公园黑楼上那座神奇的阳台佛像不相上下。
晚上回到了前一天去过的餐馆,又点了点喝的,我和妈妈分享了一份类似炒牛河的槟城菜。从旅游话题开始,和老板娘聊了起来。
老板娘说她去过好几次中国,祖籍是福建的山里面,具体是什么地方已经不记得了。她喜欢中国的山水,喜欢看雪,曾经去过内蒙,之前为了看雪看极光还去过芬兰。我们也推荐了不少中国的景点,如果要看雪,感受冬天可以去哈尔滨,如果喜欢历史可以去山西陕西看古建筑,如果想去游山玩水,浙江福建和广西桂林应该都是好地方。
老板娘也推荐了我们东南亚不少景点,想去找好吃的可以去槟城,槟城华人多,看海可以去兰卡威。她和妈妈聊旅游,聊到养孩子,聊到孩子消费观和婚育观。老板娘也有不少中国朋友,还知道国内给儿子娶媳妇要不少彩礼,要买房子,北京的房子不比新加坡便宜。在新加坡做工,养孩子也很难,而且新一代不像刚来新加坡打拼的第一代华人那么勤俭,消费观念都是要大牌,一双鞋子、一件衬衫好几千新币。
聊得久了,老板娘提到了伤心事,不过还是一副坚强乐观的样子,她今年不到50,比妈妈小几岁。他先生比她大十几岁,60多,之前经常带她旅游,去中国,去其他国家,都是先生操心,规划旅途,她也喜欢到处买买买,不过他的先生之前劝她省一些钱去多走一些地方,体验比购物消费带来的快乐要持久。她说,我们都非常喜欢旅游,觉得攒钱旅游比什么都快乐,后来我先生往生了,自己才发现过往的经历是多么宝贵,后来哪里都不想再去了,找了合伙人在这里做工开餐馆。
妈妈还去问,你先生是怎么了?我心想咋还带问的呢,这不戳人伤心处吗?后来我妈说听到了,但是不敢相信她说的,以为是听错了。但老板娘好像没啥,说就是去世了,芬兰就是先生去世后,孩子看妈妈哪里都不去,劝妈妈出去转转散散心。老板娘说,现在餐馆也离不了人,如果有时间了,再缓几年可能会再去中国玩。现在旅游还是会想起先生。
再后来,聊起孩子,老板娘的长子和我是一年生的,甚至还比我大几个月,大学毕业后在新加坡做装修生意,二女儿因为遗传病,智力有缺陷,现在也成年了,在新加坡专门的机构做一些康复和手工活,三女儿在樟宜机场做工,大概是柜台之类的业务。老板娘仍然觉得生活挺幸福,要努力拼搏,又让人心疼。
他们讲到在新加坡,物价贵,生活压力大,而且来这里的华人大多数都有的是钱,都是精英,一些建筑工人、维修工都是“外劳”,不属于国民体系,没有福利。如果想在新加坡靠努力工作挣钱,就要体验到什么是正宗的优胜劣汰,有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思,甚至很多国家政策就不是预设给普通人打拼的。

在新加坡,我观察周边的人,没有吉隆坡人的那种松弛感和幽默感,也没有国内那种蓬勃上升的欲望,更多是毫无表情,和中国来的游客对比还是挺明显的。
老板娘推荐了我们观音庙,说是离我们住处不远。我们谢别了老板娘。回到旅店,旅店没有刀来切我们的菠萝,我们拎着菠萝又回了老板娘的店,借了刀子,切了菠萝,大家一起分享。老板娘知道我吃榴莲吃上火了,还送了我不少润喉糖,还灌了一大壶清热的茶。边吃菠萝,又聊了生活的难处,感叹、祝愿,希望大家都能有更好的运气吧。
生活在下行时代区间里,生活不会索然无味,每个月都有能够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变化。问题是,这几年经历这么多变化,真的是我们过往经验下,培养出来的读书人能够接受的吗?不过可能只要不死,人都是能够接受任何事情的,如果死了就死了,也是最容易简单的事情了。
茨威格写了昨日的世界,我们倒不至于怀念任何黄金时代,我这两年运气非常好,甚至可以说逆周期发展,在别人挣高薪的18-19年,我没工作,没学上,疫情的开始,我工作也一步步走上正轨。所以,不能怨时代,也不能高看自己,这一切大多数都是运气和别人的帮助。生活实苦,众生皆苦。

后来,还会酒店和前台小哥聊了聊天,小哥很想去北京旅游,喜欢历史,想来北京看古代战争相关的博物馆。
我想了想,军博可能会有少量的古代军事展览。小哥问更早的古代王朝更早的在北京有没有展览,我还真没啥印象,元代城墙遗址倒是在我住处不远,但也说不上博物馆。问宋代、唐代、汉代的有没有,这可费劲了,宋时期,北京那是幽云十六州的耻辱,都不在版图内,咋推荐呢,至于唐代,渔阳都是造反的边疆,真还不知道有什么针对性博物馆,只能推荐去首博看看。本来以为遇到中国来的历史爱好者,能有些针对性推荐,结果一问三不知,估计小哥可能有些失望吧哈哈。
我看着小红书的推荐,之前是打算彩虹警察局和赞美广场的,知道妈妈在为姥姥姥爷的事担忧,决定明天一早去观音庙。
据说,那是南洋最灵的观音庙。
本日费用:约1.2K
- 海洋馆约200一张票,一共400多,挺值得去
- 吃喝10+18+7+10新币,大概240左右
- 酒店534一晚


























踏歌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青岛随想:码头不好整薯条(文末附3日攻略) (1人喜欢)
- 2024:新阶段已来,但我卡在过渡期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