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家来说,年龄越大,技艺越高?未必!
评论家王进玉说:“对于艺术家来讲,岁数的年长、高寿,并不等于技艺的高水平、高境界,生理的'老'(老朽、衰老)与艺术的'老'(老道、成熟),也并没有必然的、因果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为,艺术家岁数大,其功力就一定深、水平就一定高;艺术家岁数小,其功力就一定浅,水平就一定低。”

他进一步指出,“众多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尤其在当下,大多数书画家却恰恰是'人老书朽''人老画差',年纪越大,其技艺越退步,水平越不及从前。而对比古人,他们竟在那么年轻时就已经创作出了如此不朽的名篇巨著,诞生出了如此传世的经典力作,作为今天与其当年同岁数,甚至比他们岁数还要大的我们,却鲜有真正能够代表时代水平和风貌,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品评与考验的精品产生,难道不觉得羞愧,不值得好好反省吗?”

评论家王进玉的以上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艺术领域的窗户,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艺术家的年龄与其技艺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一观点并非简单地否定年龄与技艺的关联,而是强调了它们之间并非必然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对于艺术家而言,年龄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阅历更加丰富,对世界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这些经验和理解无疑会反映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然而,年龄并非决定艺术技艺高低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技艺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天赋、努力、以及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现实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技艺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甚至出现了退步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对艺术的热情减退、创作灵感的枯竭、或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等。而与之相反,有些年轻的艺术家却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的作品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年龄来评判一个艺术家的技艺水平。一个艺术家的价值,应该根据其作品的质量、创新性和对社会的贡献来评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年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王进玉还提到了古人在年轻时就创作出了不朽的名篇巨著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古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够创作出如此经典的作品,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索和学习。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创作态度、方法、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中找到答案。

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当下艺术创作的现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真正能够代表时代水平和风貌、经得起时间品评与考验的精品却并不多见。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创作环境的浮躁、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以及对传统艺术的忽视等。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创作态度和方法,回归艺术的本质和初心。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传统艺术的价值和地位,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传统和精髓。

总之,王进玉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艺术家的年龄与其技艺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摒弃简单的年龄评判标准,以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来评判一个艺术家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当下艺术创作的现状,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杨梅)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