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去了哪里|菲利普·莱文与法伊兹
诗人去了哪里|菲利普·莱文与法伊兹
菲利普·莱文的《让我再次开始》讲了一个故事:
让我重新开始
作为一粒尘埃被夜风
卷入大海。让我这次开始时
明白世界是咸水和深色的云
世界,整夜辗转叹息,黎明
缓缓而来,却一无改变。让我
在毫无目的地漂泊一生
再重返陆地。这一次栖身于
某只觅食的海鸥的羽毛里
它的白影子掠过停泊在
你的港口油乌的水面上
沉思的黑船。这艘漏水的货船
满载从西班牙运来的草叉
大瓶的深色阿尔及利亚酒
写不了英语的羽毛笔。水手们
跌跌撞撞奔向酒吧明亮的房子。
船长合上航海日志,睡着了。
1928年1月10日。今夜,经历了
海上的漂泊岁月之后,我悄悄地
进入我的生命,在一家
以汽车命名的医院里。在百万孩子中
有一个孩子,曾在无月之水
黑色无尽的荒芜上空
在繁星间独自飞行。他在新的一天
完整的太阳下变成金色。
一个微小而智慧的孩子
这一次他将热爱他的生命
因为它独一无二。
这首诗结合了《埃涅阿斯》里关于重生的想象和丁尼生《尤利西斯》的氛围。初看它似乎是在讲诗人的来世,但诗里提示的方向不是未来,而是过去。1928年1月10日是莱文出生的日子。诗人回到了那一天,看到了自己另一个版本的人生:这一次,他将热爱他的生命。尽管微小如一粒尘埃,却穿越无穷无尽的荒芜,染上太阳的金光,重新来到世上。
读了这样的诗,我想,诗人其实给自己构想了一个去处,它从他生活的世界里分裂出来,像蒲公英一样升起,仍然在这个世界里,但又仿佛是下一个世界。我们应该从什么视角去感知和想象这个地方呢,这是个真正的诗歌问题,可能只能用诗歌作答。 读莱文这首诗,让我想起了巴斯斯坦诗人法伊兹·阿哈迈德·法伊兹(Faiz Ahmad Faiz)的诗:
如果我受的苦能找到一个声音
一首歌没有声音,这是我受的苦。
一颗微尘没有名字
可以描绘我的存在。
如果我受的苦可以获得一个声音
这灰尘的小斑点,就有了身份。
如果我发现了自己是什么
宇宙的秘密都会向我展现。
我把秘密私藏起来,那么我的沉默
当化作绚烂的辞彩。
如果这些都实现了
我就成了宇宙主宰
完全拥有这个世界,还有下一个世界。
法伊兹·阿哈迈德·法伊兹是个苏菲神秘主义诗人。因为政治上很左,他在前苏联名望极高,还获得过“列宁和平奖”。如果苏联能撑到现在,那么他的诗歌传播规模,大概可以抗衡聂鲁达。但这并不是他的损失,从神秘主义的角度看,苏联是否解体基本没有什么意义。法伊兹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莱文可能是他的邻居。
王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崂山魔侠传 (15人喜欢)
- 百鸡宴赞美诗 (12人喜欢)
- 诗人被遗忘之后,诗去了哪里|王敖 (23人喜欢)
- 上行之诗 (13人喜欢)
- 近作|王敖 (2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