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迪格比·塔瑟姆-沃特
原名:艾立森·迪格比·塔瑟姆·沃特(Allison Digby Tatham-Warter)
昵称:“迪格比”(Digby)
出生时间:1917.5.21
出生地:英格兰,什罗普郡,阿查姆(Atcham)
死亡时间:1993.3.21
死亡地:肯尼亚,纳纽基(Nanyuki)
效忠于:英国
军种:英国陆军
服役时间:1937-1946年
最终军衔:少校
服役编号:75060
所属部队:牛津郡和白金汉郡轻步兵团(Oxfordshire and Buckinghamshire Light Infantry)、英国陆军伞兵团(Parachute Regiment)
参与战争/战役:二战(阿纳姆战役)、茅茅起义
荣誉:杰出服务勋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
其他职业:狩猎旅行经营者(Safari operator)
艾立森·迪格比·塔瑟姆-沃特,DSO又被称作“迪格比·塔瑟姆-沃特”或“迪格比”,是一位曾参加二战的英陆军军官,因头戴博勒帽(Bowler hat),手拿雨伞参加战斗而闻名。
早年生活
1917年5月21日,迪格比出生在什罗普郡的阿查姆。他的父亲名为亨利·德·格雷·塔塞姆-沃特,在英格兰西南部拥有几处地产。迪格比的父亲曾跟随艺术家步枪团(Artists Rifles)参加过一战;他曾在战壕中遭受毒气攻击,迪格比11岁时,父亲去世。迪格比曾就读于伯克郡的威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 Berkshire)。
军旅生涯早期
迪格比于1935年入读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Royal Military College, Sandhurst)。1937年1月21日,迪格比离开桑赫斯特,获少尉(second lieutenant)军衔,被列入英属印度陆军(1895-1947)独立名单(Unattached List),准备靠家族关系进入英属印度陆军。1937年3月13日起,他服役于当时驻扎在印度的牛津郡和白金汉郡轻步兵团第2营,后又在1938年4月27日转入牛津郡和白金汉郡轻步兵团,以便继续进行猎老虎(tiger hunting)和猎野猪(pigsticking)等爱好,从未正式加入英属印度陆军。
二战
二战爆发时,迪格比没有马上被派到欧洲作战。他的姐姐Kit曾参加西部沙漠战役(Western Desert campaign,1940.6.11-1943.2.4),并在服役于Hadfield-Spears救护车单位(Hadfield-Spears Ambulance Unit)期间获颁法国战争十字勋章(Croix de Guerre 1939–1945)。1942年末,迪格比的哥哥约翰(服役于第2龙骑兵卫队[女王的海湾][2nd Dragoon Guards (Queen's Bays)])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阵亡,迪格比听闻后,志愿加入空降兵部队,之后被调转入伞兵团。他在第1空降师(1st Airborne Division)第1伞兵旅(1st Parachute Brigade)的第2伞兵营(2nd Battalion)的A连担任连长。受训期间,他驻扎在林肯郡的格兰瑟姆(Grantham)。他的猎老虎爱好广为人知;还有一次,他搞到了一架美制C-47运输机,载着营地里的全连军官们飞到了伦敦,去丽兹酒店参加聚会,这令他的名声变得更好了。
由于迪格比骁勇善战的名声在外,营长John Frost中校选中A连为第2伞兵营先头部队,参加市场花园行动,进攻阿纳姆。迪格比在准备期间因为担心无线电的可靠性而向官兵们教授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军号用法,以备在无线电失灵时保持通讯不断。由于记不住口令,他还特意带了把雨伞,作为识别标志,因为他觉得所有人看到后都会想起,“只有愚蠢的英格兰佬”才会带着雨伞上战场。
A连伞降后,发现距离目标阿纳姆桥(今John Frost桥[John Frostbrug])还有一定距离,于是只好穿越阿纳姆市,城中的街道都已被德军阻塞。迪格比没有试图率军穿越街道,而是带领官兵们穿过了附近房屋的后花园,避开了德军。迪格比率领A连在7小时内进军8英里,一路上还抓了150名德军战俘,其中还包括党卫队官兵。战斗中,迪格比没有戴钢盔,只戴了一顶栗色贝雷帽(Maroon beret),挥舞着雨伞,冒着猛烈的迫击炮火行走在防御工事周围。德军开始使用坦克过桥后,迪格比戴着一顶博勒帽,率军发动刺刀冲锋。在战斗中,他把雨伞捅进了一辆德军装甲车的观察孔,扎到了驾驶员的眼,就这样只用一把雨伞便令那辆装甲车瘫痪了。
迪格比注意到,部队里的牧师正试图穿越街道,去找受伤的士兵,但被敌方火力压制住了。他找到牧师,说,“别担心子弹,我有把雨伞”。接着,他用雨伞掩护牧师,穿越了街道。返回前线后,有个军官说迪格比的雨伞“什么用也没有”,迪格比则回应道,“哦天啊Pat,万一下雨了怎么办?”迪格比后来在战斗中被弹片击伤,他的裤子后面也被弹片划破,但他依旧坚持战斗,直到A连耗尽弹药为止。无线电就像迪格比预计的那样不可靠,他的部队在战斗中将军号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但在被俘之前,迪格比还是通过无线电发出了“弹药耗尽,天佑国王”的消息。
由于受了伤,迪格比被德方送进了圣伊丽莎白医院,但在德军护士不在身边时,和副手Tony Frank上尉一同跳出窗户逃脱了。用军装纽扣做了个罗盘后,迪格比和Frank开始朝Mariendaal前进。抵达后,他们被一位不会说英语的荷兰女性藏了起来,之后又跟她的邻居建立了联系。邻居将二人伪装成油漆工,把他们带到了埃德(Ede)镇的地方抵抗组织领导人Derk Wildeboer的房里。接着,二人见到了抵抗组织的Menno de Nooy,后者给了他们一辆自行车。Wildeboer给迪格比做了一张荷兰假证件,迪格比于是成了Peter Jensen,一个律师的聋哑儿子。迪格比骑着自行车探视了躲起来了的麾下官兵们,还帮着德国人把他们的一辆参谋车推出了一条沟,还曾和德军士兵同住一座房子,即便这样,德军也没能识破迪格比的伪装。接着,迪格比集结起了150名成功脱逃的士兵,朝前线前进。这就是所谓的“珀伽索斯行动”(Operation Pegasus)。和士兵们一起骑车抵达莱茵河后,迪格比用手电筒闪出了摩尔斯电码中的V字。英陆军第30军的人后来带着他们渡过了河。返回英国后,迪格比被授予杰出服务勋章。他还写了一份关于阿纳姆桥战役的报告,正是在这篇报告上交后,在行动中阵亡的中尉Jack Grayburn才被追升为上尉,并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后来的人生
战争结束后,迪格比服役于英国的巴勒斯坦托管地,后在1946年被派遣到肯尼亚殖民地(Kenya Colony),服役于第5国王非洲步枪团(King's African Rifles),还在Eburru和纳纽基购置了两套地产。茅茅起义期间,迪格比自费组建了一支志愿骑警部队,率领该部队对抗肯尼亚土地与自由军(Kenya Land and Freedom Army)。他后来选择了退役,专心运营地产。他还创立了狩猎旅行的现代化概念,即用摄像机取代枪械,拍摄动物,而不再猎杀它们。肯尼亚独立运动期间,据称英国国防参谋人员曾告诉驻肯尼亚高级专员(High commissioner)要“照看好塔瑟姆-沃特”。
个人生活
塔瑟姆-沃特于1949年和Jane Boyd结婚,后者是肯尼亚纳纽基当地农民、上尉Roderick Bulteel Boyd的女儿,也是第5代威尔顿伯爵(Earl of Wilton)Arthur George Egerton的外孙女。二人育有三女,还有几个外孙子孙女。他们的女儿Belinda Rose Tatham-Warter(生于1954年)后来在纳纽基与当地的德国贵族弗里德里希·冯·奥尔登堡结婚,后者是末代奥尔登堡大公腓特烈·奥古斯特二世(Frederick Augustus II)的曾孙。1993年3月21日,迪格比逝世于纳纽基。
参考资料
· Lewis, Jon E. (2012). "Obituary: Digby Tatham-Warter". The Mammoth Book of Heroes. Constable & Robinson. ISBN 978-1780337258.
· Mallinson, Allan (2009). The Making of the British Army. Random House. p. 488. ISBN 978-1409085812.
外部链接
https://www.unithistories.com/officers/1AirbDiv_officersT.htm#Tatham%20Warter_AD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