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单身的相亲之路
查看话题 >24岁,我在一家婚恋公司当“红娘”
在敲下以下这些文字之前
我已经不是24岁了,
这份“红娘”工作也已经不做了。
现在来分享一下我在婚恋公司工作的体验以及从个人角度分享的一些针对“普通人找伴侣”的建议。当然了,年轻人不需要建议,所以你可以选择性听。
01
先说我做这一份兼职的目的。
很简单,想赚钱,更多的是想摸索一下婚恋市场的现状。
当时所在的婚恋公司是深圳,名下有50+人,大部分是兼职人员,核心成员不多,也基本都是兼职状态。因为是校友创办,所以让我有了这么一个机会。
主要负责人是一个已退休的女士,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在深圳打拼多年,接触的资源很多,就乐于为单身男女牵线“做月老”的初心和行业所趋开拓了这行。
公司规模不算大,算是创业刚启动阶段,场地也有限,根据匹配的找对象的方案,价格几到几万不等。
公司人员主要有领导层、宣传部、运营部、红娘部、技术部,我是在运营部。
工作内容就是运营公众号,涉及写活动文案、整理及筛选嘉宾资料、设计招募海报等,兼职的工作没有过于明确的区分,人员工作对接并不是特别明显。
02
日常的工作就是筛选嘉宾资料,跟别的小伙伴对接推文内容,撰写活动推文......活动真的很多,囊括户外游、派对、酒吧舞会等等。
大型的活动(派对),因为是“相亲”类型,本质就是扩大交友圈,认识别人,也让别人认识你。
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机会让男女之间有所交流。这种类型是人比较多的,成本也相对低一点,也很讲究缘分。
那种一对一接触的“交友”类型,定价就比较高了,因为用人成本、时间成本也高。红娘需要根据顾客提供的资料挑选一些相对比较合适的(男女)嘉宾,然后再单独跟男女嘉宾确定是否合适,要不要约见面?
男女嘉宾如果有意愿的话,会有第一轮的会面,然后红娘会持续追踪两人的进展感受和结果,不行就继续下一轮的嘉宾安排。
这种类型的“相亲”确实是需要红娘比较耗时间去根据嘉宾资料和意愿去匹配的,还要花时间对接嘉宾,所以好像价格高也情有可原。
这种一对一的相亲类型,常见于大龄且事业有成,然后没时间去慢慢接触对象的男女嘉宾。
因为到了那个年纪,一般找对象的需求比较明确,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对象,对爱情的期待不会很高,经济、相貌、地域、年龄相对合适,可以说条件不是特别差劲的,基本都能成功,脱单的速度也会比较快。
而年轻人多数倾向于大型派对,即多人参与的相亲场面。
因为年轻人热衷于热闹,周末尚且有时间交友(打发时间),然后脱单的意愿不是那么强烈,所以会比较偏向于选择这种通过读书、运动、酒吧舞会等既能玩又能交友的活动。
3
接下来分享一下这份工作对个人婚恋的感悟吧。
我们在找对象的时候,其实对自身定位不是很明确,同时对找对象的需求也不明朗。
比如,很多女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男生的学历、样貌(身高)、经济、家庭、职业有这有那的要求,但却忽略自身的能力、所处的圈子和所能接触资源的现状,或者放大个人所拥有的“资源”。男生亦同理。
我个人觉得,找对象,人要自信一些,而不是自负。
我们遇到有心动的人,可以适当主动表达好感,该发消息发消息,该约见面约见面,不要自卑感上头,犹犹豫豫,扭扭捏捏。
要知道,人这一生能够遇到自己心动的人本来就是少之又少。
但如果你找对象眼光不挑,只要有就行,那以上两句话可以忽略。
走上“相亲”这条路,其实是需要有勇气的。
因为这个过程很讲究眼缘和速度,能碰到相互喜欢的很少,而且不允许过于拖拉。对于社恐人士和感情上比较“拧巴”的人来说,确实会有一种尴尬感......
本就是两个成长轨迹不相同的两个人,从相遇、相知到决定相爱的过程,其实也需要蛮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关系过于长时间的逗留,而没有一些明确的答案和“交代”,对彼此都是一种“伤害”。
(突然感觉还没有写完想说的......还想看这方面的分享下方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