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信阳
在河南诸多城市中,信阳并不算历史悠久,曾经这里被称作义阳,魏延就是这里人。
历史上义阳三关未被完全开辟之前,人们更多是从西边的随枣通道南下进入江汉平原。直到近代,京广铁路线的开通彻底明确了信阳的地位——河南南大门。这一时期,沿着京广铁路线的一系列城市:信阳、驻马店、漯河、郑州、新乡、鹤壁都因火车焕发光彩。

因此,要说信阳城区有多少历史遗留,实在是不多,本身好东西就少,京广线修通这么多年,遗存下来更少,仅有几处也被改作他用。
城区现在还剩下信阳文庙,一小截的古城墙,几座老寺。文庙现在被改做古玩市场,即使是本地人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曾经这么久的历史。古城墙在浉河边,修复的完全没法再看。




不过信阳倒是有几个不错的博物馆,目前鄂豫皖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相对来说展品较少,以图片介绍为主,倒是院子里有一些武器展示比较特色。最近的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实在是有点水。



新城区位于羊山新区这边,依托于高铁站的新城,城市道路完全得横竖纵横,路名都是按数字命名,有点无趣,倒也确实方便。市政府对面就有百花文艺中心,包括大剧院、博物馆之类的都在这里,信阳博物馆整体不大,但是确实有本地特色,将信阳的一些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包括河南唯一能喝的茶信阳毛尖,包括这里是客家祖源地之一。


不过,像这百花文艺中心、信阳博物馆、地质博物馆乃至大剧院,都被信阳列为历史建筑,这也太新了...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信阳确实没有太多可看的古迹。

信阳本地人的一个特点是更喜欢去武汉发展而不是郑州。毕竟太近了,翻越大别山马上能到,包括口音,包括饮食,包括很多生活习惯都跟湖北更相似,而不是河南。信阳人吃米吃鱼吃辣,哪怕看个病、坐飞机乃至于就业都更喜欢去武汉。年轻人置业也更喜欢去武汉或者去南京。
于是,很多河南习俗会在这里和荆楚习俗经常交汇,典型例子就是信阳菜,目前在河南省内最流行的菜系,著名的南湾鱼焖罐肉,吃起来很像是湖北菜,有辣味、鱼肉也更加鲜美。我认识的信阳本地朋友跟我说,他们去郑州,黄河大鲤鱼看都不看,哈哈哈哈。






小吃方面,信阳有本地特色的热干面,号称比武汉热干面更好吃。作为一个武汉人,我很难接受。他们的热干面芝麻酱少,会加各种菜,有点难以接受的改良,不过怎么也比郑州那种面目全非的好吃。本地还有石凉粉,还有各种牛羊肉汤,典型的南北风俗混合体吧。



信阳下属的县区比较多,而主城区所在的平桥区、浉河区反而在整个信阳的最西端。东边的一些县市相对而言独立性较强,像潢川、光山、固始曾经都是一方诸侯,并不是太听市里面指挥。
如果真正感受信阳古代历史,还是要由城市向北,一直到过去的长台关。这里有信阳自己的机场——明港机场,南北的高铁还会专门停一站。不过我想说的并不是这里,而是附近的城阳城遗址。
《信阳,城阳城遗址博物馆》https://www.douban.com/note/858545615
楚国的郢都被白起所灭后,楚国曾经短暂迁都至此,但未定都。通过在此整合人心,继续向东,迁都淮阳,最后在寿春稳定下来,又活了四五十年。虽未定都,但是在城阳城应该是统治了较长时间,目前这里有大量的楚国贵族墓葬,出土文物极多,还可以看到部分城墙遗址。




博物馆中午会休息,要看的话,也只能是早点来,几个镇馆之宝经常被借展,要有好运气才行,服务倒是做得很好,不过整体的展出效果不好,玻璃反光非常严重。遗址距离博物馆有些距离,步行有点累,最好自驾前往。
信阳火车站也有着百年的历史,在火车站外面有一组雕塑,展现着这百年来信阳因为铁路开通带来的改变。这座城市作为河南的南下门户,山水颇为宜居。南湾湖是河南比较大的湖泊,周围有着茶山,信阳毛尖就是在附近产出。鸡公山也颇为秀丽,民国时是知名的避暑胜地,只不过如今衰败了而已。

不过我认识的信阳朋友大多精神状态很好,心态完全好过我十倍。城市消费不高,有山有湖有河有鱼有肉有米有面有铁路有机场,相对河南很多城市的内卷,相对于湖北的火爆脾气,信阳的精神状态竟然颇为安逸。多次被评为“中国宜居城市”,不知道未来城市发展会是怎样,但要我选择,我是很爱信阳这座城市。
新丰美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千年乾陵 (3人喜欢)
- 千古雄关,新安仍在 (7人喜欢)
- 很小很小的义马 (2人喜欢)
- 渑池会 (5人喜欢)
- 南京,南京城墙博物馆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