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为了健康,更要健身!
你就算是个普通人,也是要健身的,当然我指的健身不是练成金刚芭比那种,而是基础的力量训练,让你的肌肉有对抗活动,比如推墙、推地、下蹲、平板撑,也包括你看到的各种健身房器械。
我们的肌肉、筋膜、骨骼就像是弹簧,只是有的弹簧偏软、弹性大,而有的弹簧偏硬、弹性小。一定是要时不时的给他施加压力,增加对抗,才会保持这种弹性,否则就只能随着时间生锈,肌肉猥琐。
当然,也不是说有了力量训练,肌肉就不会猥琐,但它会来的更迟一点。所有减肥博主都告诉你,我们年龄上去了,新陈代就会下降,所以得吃的越来越少,才能保有健康体重。
年龄上涨,新陈代下降,你深挖,主要是肌肉力量下降,肌肉含量递减,那与其一天天的抱怨年龄上涨,一天天的压制饮食,还不如从源头上增加力量抗阻训练,保障基础肌肉含量。
很多人吐槽健身健得一身伤,甚至健得伤亡,就像是你出门,你当然可以不碰车,光走路,那走路走的扭腰崴脚,骨头粉碎的,你去骨个逛一圈,很多都不是运动损伤,反而是运动功能差的人群。
你也可以选择开车,不管你是碰机动车还是自行车,但凡碰车,在时间的长河里就难免不会出点小插碰。有人是运气不好撞上了意外,而有人就是自己自残,比如超负荷训练、过度运动劳累,硬要展现非人类的活动技术。
有时候再健身房,看一些客户训练,你都不知道他是在练力量还是在练肌肥大,可能是多巴胺爆棚冲破了理性。而对于大众健身,为了健康而健身,不用挑战大众量,也不用追求肌肥大。
你可能就跟我一样,我们都不想练成什么青蛙王子、青蛙公主,只想通过精准化的运动,就算年龄上涨,也能让身体精神有劲儿,不容易崴脚,不容易扭腰。在家单手抡得起炒锅,提得起水桶,出门拎得起行李,遇到危险,一只手扛孩子,一只手牵着伴侣说跑就能跑。
那其实很简单,不用像职业人士那样吃科技打科机,也不用一天10个鸡蛋灌蛋白粉,更不用周期性的压制身体减脂。就是平衡膳食作息规律,20分钟力量抗阻加20分钟间歇有氧,有时间就去健身房,没时间在加一平米也能原地训练,不需要去挑战超大重量,更不需要去追求力竭酸痛。
当我们不是为了练成大肌肉健身,而是为了健康而健身,反而能更享受运动,从运动中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