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肯尼亚土地与自由军
领袖:德丹·基马蒂(Dedan Kimathi)
活跃时间:1952-1960年
官方报刊:《最高指挥部》(High Command)
意识形态: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肯尼亚民族主义、基库尤民族利益
规模:至少35000人
对手:英国、英属肯尼亚殖民地(Kenya Colony,1920-1963年)、乌干达保护国(即英属乌干达,1894-1962年)、南罗得西亚(1923-1965年)
参与战争/战役:茅茅起义
肯尼亚土地与自由军(Kenya Land and Freedom Army/ KLFA)也被称作“茅茅”(Mau Mau),曾在1952-1960年的茅茅起义期间反抗英国在肯尼亚的殖民统治,是一支起义军。KLFA住要由基库尤(Kikuyu)人组成,德丹·基马蒂曾长期担任其领袖。1957年,基马蒂在被英军俘虏后被处决,KLFA也基本被歼灭。尽管茅茅起义最终遭到镇压,但肯尼亚还是在1963年获得了独立,茅茅起义对此发挥了主要作用。
历史
起源
KLFA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基库尤人,20世纪初,很多基库尤人的土地被英国殖民者没收,接着分给白人殖民者。KFLA拥护非洲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德丹·基马蒂曾长期担任其领袖。
茅茅起义
1952年,KLFA发动了今日所谓的茅茅起义。英军在长达四年的反叛乱作战过后极大地削弱了KLFA的军事实力,基马蒂于1957年被殖民当局俘虏,之后被处决。至1960年,茅茅起义已被完全镇压。
起义期间,上千名KLFA起义者被英方杀害,其中包括遭殖民当局处决的1090人。官方数据显示,共有11000名起义者被杀,但肯尼亚人权委员会(Kenya Human Rights Commission)则估计说“约有90000名肯尼亚人在英方镇压叛乱期间被处决、酷刑折磨或受伤致残,另有160000人被关押在条件恶劣的拘留设施里”。牛津大学教授David Anderson估计,至多有25000人在茅茅起义期间被杀。殖民当局还将至少80000名可能与KLFA有关联的肯尼亚人关进了拘留营,更有人估计被拘留者达320000之多。被拘留者遭到酷刑折磨是普遍现象,在1959年,一营地的警卫们还屠杀了11名囚犯,制造了加洛莱屠杀事件(Hola massacre)。KLFA也曾制造过很多暴行(包括Lari屠杀事件),杀害了至少1819名肯尼亚平民。
结构
一个KLFA排级单位的兵员人数在500至2000之间。若某一排级单位人数过千,那么该排的将官(general)还将得到一位上校(colonel)和一名准将(brigadier)的协助。KLFA的将官们包括Chui、Kassam Njogu、China、Stanley Mathenge、Kubu Kubu以及Bamuingi。基马蒂于1956年10月21日被俘后,KLFA遭到重大打击,此事对起义进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信息系统
KLFA取得的一大重要成就是他们开创了一套健全、有效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将普通肯尼亚人的口语经验与印刷品结合了起来。起义者创作过用于传达重要信息或者提高政治认识的歌曲,同时还曾出版报纸。KLFA曾用不同语言((斯瓦希里语、基库尤语以及其他肯尼亚语言)出版过50多种报刊。KLFA成员们还曾录制过大量录音带,亦拥有独立的印刷厂。
后续与影响
肯尼亚最终于1963年12月12日获得独立,茅茅起义虽然已被镇压,但对于肯尼亚的独立意义重大。肯尼亚独立后,前KLFA将官Bamuingi继续率领一群前KLFA起义军活动着,最终被乔莫·肯雅塔(Jomo Kenyatta)麾下的肯尼亚安全部队击杀。KLFA于1965年撤入森林,继续与肯尼亚新政府交战,声称国家的独立只令亲英合作者以及政治温和派得利。一些KLFA成员的尸体曾被当局拉到Meru镇上游街三天,死者被称作“茅茅自由恐怖分子的最后首领”。
参考资料
· Durrani, Shiraz. Mau Mau, the Revolutionary, Anti-Imperialist Force from Kenya, 1948-63: Selection from Shiraz Durrani's Kenya's War of Independence: Mau Mau and Its Legacy of Resistance to Colonialism and Imperialism, 1948-1990. Vita Books, 2018.
· Anderson, David (2005). Histories of the Hanged: The Dirty War in Kenya and the End of Empire.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p. 84. ISBN 978-0-297-84719-9.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