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一边骂玫瑰,一边喜欢着刘亦菲
《玫瑰的故事》开播到现在,全网写的人很多,骂的人也很多。
我的后台,有人劝,别再写这部脑残局了,要不把你拉黑。
哈哈哈。
本来我想迎合的,但想了想,这个剧有那么烂吗?有那么脑残吗?
作为一个经历过爱情的中年女人,这部剧还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探讨的。
比如玫瑰的父母,她哥哥和苏苏的交往,关芝芝和周士辉的各自安好,以及那个失望而去的果冻叔叔。
就连后来一点都不讨喜的方协文,都带着现代一些年轻人的影子。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人物都太现实化了?有点像《消失的她》那样的黑化。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说为什么有的男人不喜欢。

#1
玫瑰到底是不是脑残?
看剧的时候,屏幕上一直有人打着:
喜欢刘亦菲。
说真的,别说男人,哪个女人见了不喜欢?
选刘亦菲来演,真的是非她莫属。
可能也正因为美得不可方物,才让大家觉得,玫瑰配得更好的,不应该遇上这一个又一个渣男。
在电视剧的开始,很多男生追玫瑰,原本咱们以为,她可能借着美貌,跟这些男生纠缠不清。
谁知道,从不见,拒绝的方式也毫不留情。
就拿周士辉这个人来说吧,那时多么的破釜沉舟,经过玫瑰的一顿操作,帅爆了。
她不仅当面断了周士辉念想,还把关芝芝点醒了。
说明她不恋爱脑啊。
她有边界,更有自己的审美标准。
她跟庄国栋在一起,不少人骂庄国栋自私。
作为玫瑰,她的总结很中肯:
那时两个人都自私,他想要事业,她想要爱情,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什么恨。
虽说没有爱就没有恨,但初恋,谁不刻骨铭心?
玫瑰心里肯定还有爱,只是事过境迁,不回头。
她因为学习心理学,疗愈了自己,也理解了他人。

有人说,不是在接吻,就是在接吻的路上。
呵呵。
我们看剧,一边看表象,一边去想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回忆我们自己的青春,哪个不是这样呢?
那时的爱都热烈放肆,不计后果,情绪感爆棚,一个电话不接,都可能闹分手。
玫瑰不是演得很真实吗?
方协文明明不是她的菜,为什么就结婚了呢?
生活中,这种鲜花插在牛粪上的还少吗?再说,方协文从外在条件来说,还是不错的。
庄国栋评价他们在一起说,不是玫瑰的标准降低了,而是她学会了包容。
很明显,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大部分人都想归于一种平静。
玫瑰开始从梦幻的爱情回到现实,一个人能为你花钱,为你择一城,为你做任何事的男人。
这不是普通人的日子吗?
尽管那不是玫瑰理想中的人生,但她还是让自己接纳了呀。
她在努力包容这种选择。
在我看来,她一点都不恋爱脑。
她才是那个每一分每一秒活在当下的人。
我们不能用过来人的眼光评判年轻人的选择,因为我们都年轻过。
我们今天的磕磕碰碰,是曾在伤痛中成长,我们似乎被生活磨得没有棱角,感知不到那令人心动的岁月。

#2
把男人刻画得太真实?
到目前为止,玫瑰生命中的2个男人都下线了。
我一直不喜欢用渣男这个词,因为在旁观者看来,每一个男人都不完美,但他们都有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作为当事人的玫瑰,她按时间顺序遇到的每一个,在那时那刻,都是刚刚好,也是匹配的。
庄国栋是自私,可像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哪个男孩不要先搞事业?
难道天天沉浸在爱情里,能解决岁月漫长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再厉害的人,环境也不可能完全随他的意志而改变。
那时玫瑰想要的爱情,只有事业成功型的男人才可以给到。
庄国栋不能捕捉到玫瑰的感受,他的几次欺骗,在小女生看来,违背了恋人之间的信任。
但在今天的成年人看来,有时候说谎也是一种善意。
是不想让对方想东想西,没有恶意,也没有背叛。
包括黄牡丹去见白晓荷的那些心理,他偶尔对苏苏的心里不平衡,我觉得都特真实。
也恰恰因为这份真实,把男人们看清了,他们不太喜欢。

方协文在玫瑰背后做的那些小动作,今天的男人们,不多吗?
大部分的男人不喜欢女人比他强,更希望女人是屈从于他们的。
他们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不想被女人揭穿,如果揭穿,往往会来一句:
我是男人,我为什么不可以?
这部剧想塑造的是大女主人设,跟男人们心里期望的背道而弛。
就像《消失的她》,现实比电影更夸张,可还是招来男人们一片骂声。
他们的理由看似很充分:搞对立。
但不要忘了,大部分的剧还是偏好于男人的,我就没见到女人反应这么激烈过。
是女人长久以来被压抑习惯了吗?
也是,也不是。
女人一旦嫁了男人,是全力以赴希望他好的,是真心想跟他过日子的。
就像玫瑰,如果不是方协文太过分,她是可以忍下去的。
女人从不想搞对立,女人只是想被看见。

#3
爱情之于饮食男女,有点无解
说实话,这几年的大女主人设越来越多,前有王菲和马伊琍,后有章子怡。
可能是时代给予女性的机会,让她们有了更多的认知,也攒够了失望。
剧中的玫瑰,不就是每一个女孩的蜕变史吗?
她原本把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可男人一个比一个让她失望。
她有什么办法?
她总不能陷在这些境遇中不能自拔吧?
人总要生活,总有更多的责任等着。
所以,她精彩的时光,也是男人们意难平的时刻。
我有个朋友,他有两个女儿,小女儿目前待嫁,谈一个男朋友,有6-7年了。
父母从一开始都不看好他俩,也想着法子让他们分手。
可女孩看重男孩的是什么?有能力。
为此,生气的都不想管他们了。
他们的大女儿结婚有将近10年了,婚姻也不幸福。
看到妹妹这样,她很有感触。
她跟父母说,当年你们为什么不把我打醒?你们痛打我一顿,总好过我今天痛苦一辈子。
为了孩子,不忍心离婚,自己选择的,不能有怨言,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这是今天大多数女人的爱情和婚姻。

朋友也找人看了小女儿的婚姻,前些年还可以,但中年以后,并不好。
可是,现实中那么多,有哪一个是从头到尾都好的?
没有,一个都没有。
即使这样,女儿们会听吗?父母的阻拦就会让她们幸福吗?
与其像玫瑰那样兜兜转转到最后,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玫瑰的故事》就是给无数女孩恋爱中留一丝智商,让她们别忘了自己是谁。
这样的立意并不让男人们喜欢,也可以说,把男人们演得有点怂。
所以,那些骂玫瑰恋爱脑的人,我觉得是一种害怕,也是对自己被看穿的恐慌和对抗。
但他们却喜欢刘亦菲,是他们更想在渐渐掌控不了的局面里,还想再抓住点什么。
我是陌十八我是我,我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妈妈,我会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我是女人,我会成为独立知性优雅的个体 创业14年,从线下到线上,人生过半,不设限78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