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山,可否偶遇发哥?|VLOG

我一直说,香港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从小收看六点半香港新闻、追看TVB电视剧、跟唱粤语流行曲,也经常和香港亲戚往来,情感上便与香港觉得亲近。陌生,则是不得不承认,即使两地语言相通,文化同根同源,但被殖民以后,香港和广东在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差异——香港遍地茶餐厅卖现炸西多士,却难觅一间广式肠粉店。
“我了解香港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是心虚的。知道自己对香港只是“自以为很熟”,其实一知半解。这次没有亲戚带路,不为购物扫货,纯纯旅行,或许可以让我认识香港多一些。

1月2日,我们先到鸭脷洲街市“睇”海鲜,然后坐香港特色的水上交通工具街渡去香港仔。香港仔的英文名叫“阿伯丁(Aberdeen)”,阿伯丁原是苏格兰东北部的海港城市。我感慨英国人起名毫无创意,只会照抄已有地名,纽约是“新约克”,香港仔不是Hong Kong Tsai而是Aberdeen,他们看地图不会晕吗?
苏格兰的阿伯丁景色秀丽,诞生了一位著名的女性登山家和作家娜恩·谢泼德(Nan Shepherd),她留下了一本备受推崇的散文集《活山》,记录了她一年四季在阿伯丁附近的凯恩戈姆山区登山徒步的自然观察和心路历程。这与今日的旅行主题不谋而合,因为我们正要从“香港的阿伯丁”出发,坐船到南丫岛行山。
香港自然环境之美,确实唯有行山方能体会到。午后阳光、虫鸣细语,海风吹进港湾扬起温柔的水波,此前一直在铜锣湾附近活动的我们,很难想象香港还有这么悠闲安静的一面。路上遇到的行山友,有本地人,也有鬼佬,个个精神抖擞,健步如飞,在山顶呼吸自由的风,想象自己是一只无拘无束的风筝。
从港岛到离岛,从海到山,今天旅程的跨度可真大。也正因为“上天入地又落海”地玩耍过,我对香港的地理方位感知也清晰了许多。我一直认为,认识一个地方,不是能说出它有什么地标建筑、GDP几何,而是知道它的方位、从A地到B地要怎么去,才代表对一个地方有了具体的感受。我相信从今天开始、从这段旅行开始,我一步又一步,会越来越认识香港。
Hi, 我是Frances,欢迎关注🍀
油管 Frances' Joyful Life|B站 全街最靓法兰西施|播客 一人有一个|小红书 全街最靓法兰西施|微博 椒丝腐乳西兰花
BGM:《热浪假期》- Twins、《风筝与风》- Twins 、《夕阳无限好》- 陈奕迅
飞天通菜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有时demo比正式录音版更好听?谈音乐的身体性(2) (3人喜欢)
- 音乐很穷,怎么个穷法?Mike Stern爵士五人组演出观后感 (6人喜欢)
- 请问Chat老师,炒CD是可以的吗? (1人喜欢)
- 从The 1975到方大同:听懂律动,也听懂自己 (3人喜欢)
- 为什么方大同唱“十四行(xíng)诗”?ABC中文这么烂吗?浅谈方大同的咬字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