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天境 • 09 • 长城内边木塔玄寺
早年曾与SEU建筑遗产部门同址劳作,翻看过他们的长城保护研究资料,激起了我对晋北长城访察的兴趣。

历代中原华夏族王朝,面临北方大草原牧族的威胁,无数次修边墙军堡以防,时至今天成了长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值远超民居大院。这次陪领导来山西,放弃了晋中富裕地文旅,安排大段时间去晋北”寒苦“之地考察城军事文化堡遗存。

制定计划时,重点放在晋北“军堡”,忽视了大明内长城的存在。到了雁门关外,广武长城不期而遇,欣喜异常。

明朝为了加强京师防御能力,修筑了两道长城。外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也叫“外边”或“边墙”。内长城,也叫“次边”,西起山西老营~丫角山,南而东,经宁武、雁门、平型关,至晋冀边灵丘县的”牛帮口“(下图),转东北抵居庸关。内、外长城东岔“北京结”在怀柔箭扣长城。

内长城山西段,即是大同、朔州两市的南边界线,自黄河边横跨吕梁山,沿衡山脉之脊至太行燕山。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围着两市外围绕了个封闭圈圈。

看了翻新后的雁门关,没能体验到多少真正的遗产价值。来之前曾咨询过“砖家”老同仁,他说雁门关东面,有个马岚口,保有较完整,值得去看看。

顺着“长城一号”崭新的专用旅游公路一路东去,再次请求领导驾驶一段。

与太行山东部的长城一样,次边长城也是借用山岳险要地势,仅在陉道隘口初设卫置屯,两翼修边筑堡。恒山虽称天险,但山间沟谷纵横,它们成为沟通南北的捷径。

雁门军事防御体系,号称“两关四口十八隘”, 雁门十八隘,自宋有之,明皆建立城堡。清代一统,这些军事聚落逐渐演化为城镇和村落。刚刚看过的”广武口“为四口之一。途经”壶峪口“,位列十八隘。

壶峪口又作胡峪,宋在此设砦,金设镇,有南北两口。北口距沟口半里处有两土墩遗址,西墩基本完好,高约8米。两翼山顶上有土堡、烽火台残存。

晋北遍地军堡边墙,大国工匠烧制的砖头,历经数百年仍坚固如铁。

明亡之后,山民有了从城堡上扒砖盖房子的传统,于是山西多了很多裸体长城镇堡。

马兰口在壶峪东,西距G208广武口35公里,亦为雁门十八隘之一。

镇区下“一号路”进山,古木林荫道非同一般!

至谷口,东山坡见古堡。

马兰口堡与内长城连体,东西长约55米,南北宽约50米。

明史录:马兰口堡于正德十一年立,厅房189间,仓廒11间,敌台21个。设把总1名,统兵200名。

雁门十八隘中,马兰堡保存算是好的,夯土墙基本完整,北隘墙三门残存。

古堡虽不复当年模样,但纵是残垣断壁,也相信她曾熠熠生辉。

马兰口堡的冠名为 “威宁堡”,挺有派。

雁门十八隘自宋有之”,传说杨业镇守雁门关时间,派大将孟良驻守此处。

堡门外的学堂,当年的五神庙。

大清时人口暴涨,五位神仙的供堂成了学堂。

近年学堂关停了,泥粉墙后面的“孟良城” 字迹又露了出来。

最早时堡村只有十来户军屯人户,军堡关停人口暴长,马兰口成了“千家镇”。

“千家镇”时期,城堡旁建了戏台,还有马王爷、真武庙等群庙。 供奉龙王、土地、禾神、火神、山神的五神庙成了学堂堂,周边人家孩子也来上学。

于是,五神庙就成了当地人对马兰口的俗称。

真武庙前有三棵柏树,分别被当地人称为“糠柏神”“豆柏神”“米柏神”。 乡人说这三颗树,树l龄已近千岁,已成“神!

人多了要不断建房,长城砖扒光了,山里树砍光了。树生态差了,几次严重洪涝, “千家镇” 人员走失,成了百家村。 近年又逢极速 “城镇化”,古堡下常驻人口仅三十户人家百余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少了地变多,响应号召退耕还林千亩,小村被国家林草局评定为:国家森林乡村。当地ZF借“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贯通之机,以马兰口为核心,打造乡村文旅康养业。下马峪乡起步挺不错,争了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的名头。我们经过时,乡村文化旅游节正在举行中,挺红火。

下马峪到县城,一路往东北,半个多小时到县城木塔前。

几次来应县,只为看塔。夜观释迦塔,倒是头一次。

应县木塔,正名“佛宫寺释迦塔”,世上现存唯一木塔,也是最古最高的楼阁式木构建筑。

住在木塔旁,大早起来去看塔,见成千上万的麻燕绕塔飞翔。听砖家朋友说过:北方古建筑旁多有这样的场景,麻燕傍塔为家,时时啄食木构上的蛀虫,互益共存。 应县是晋北少见的无煤县,经济欠发达但生态良好。

早饭后,前街正门购票入寺。

牌坊前石狮子,打卡有福。

木塔建于大辽朝,公元1056年,第一批国保。

当年宋太宗出兵北伐,声势浩大,却被萧太后吊打。宋求和送“岁币”,应县归辽。辽君民礼佛,在“边城”建了木塔,创造了木结构极限。

“摩天塔”工程浩大,整整用了140年建造完成 ,塔高67.31米,建成后既满足宗教需求,亦兼威慑“瞭敌”之用。

木塔是大中华营造最高水平的代表,建筑遗产控的圣地。这木塔,三十八年前我们考研题,答不好肯定歇菜年前。我后来挖到第一桶银子买了车,第一次长途出行就来了应县。

那时木塔允许上去,好像是五元另收票钱。

现在一层佛殿开放底层,进去拜大佛可以,不许拍照。

我之前来就没留心塔里的大佛,后面的寺区门也没进去过。现在对佛家多了些了解,佛宫寺&释迦塔,看起来就不一样了。

划重点:木塔明五层夹暗四层,明层二层和四层为华严世界,三层和五层则为密教主题,青黄两大佛家学派相互交织,层层递进。

这是真正的木塔,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历经千年风雨战火仍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到恒山悬空寺只有50公里,走国道一小时,那寺就在国道旁。算算时间,十一点前能到那里, 寺不大,在里面半小时足以,午前看悬空寺顺光……我是边开车边报告。到了恒山峡谷口,有点傻眼:刚刚万里无云,现在多云欲转阴,这还不算……停车场爆满,入园要预约!

横贯太行吕梁之间的恒山,绵延数百里,中间有道大断裂带深谷关隘,天峰岭与翠屏峰之间的金龙口峡谷,历来为南北要道。北魏王室礼佛,衡山峡谷中倚绝壁悬崖筑悬空寺,如今就成为旅游大热门。

寺内空闲狭小栈道窄狭,游览容量必须严格控制。管理方采用预约接待制,分时段预约,分时段入园,非预约不接待……景区8:00开园,18:00停止入园,每两个小时为一个预约时段,登寺日限流3260人。我们幸好是周五午前到来,拿到了下一时段预约名额。等吧,哈哈,比我们来的晚的,必须涉水去应急停车场!

来悬空寺要有点定力,排队两三个小时很正常。

排的队超长,还好有遮阳长廊。领导是第一次来恒山,兴趣甚浓,不惧排队。

这几年核酸检测排队无数,耐性练出来了,何况这里的悬空寺天下无双呀。

在中国,目前发现的悬空寺有七座:山西恒山、浙江建德大慈岩、河北苍岩山、青海西宁、云南西山、河南淇县朝阳山、山西广灵。

七座悬空寺中,恒山寺最为奇绝。有古人文云:仰之神飞,鼓勇独登,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峭,为天下巨观!

恒山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

改称悬空寺,是因“悬”与“玄”的谐音,以及因寺院悬挂在半崖之上,习惯地称作悬空寺。

没到半小时,就被后面的游客给拱了出来。

峡谷很壮观,回程细看看。

关隘险固,浑河金龙口,最窄之处仅十 米,两峰拔地摩天……南北要道,据说很久以前,崖壁之上就有“云阁”的栈道,及连接峡谷两壁的“虹桥”。

瞧,今天,左上方,239国道。

如果参观悬空寺,上午是参观的好时间, 峡谷里只有午前三小时会有阳光。 旅游旺季一定要趁早过来,晚了会被限流。即是拿到号,游人多时,等你排到了寺门前,阳光照不到寺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