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迪士尼公主模式+发展心理学打开玫瑰的故事(2)
继续说说迪士尼公主系列和玫瑰的故事的对应。首先声明一个观点,这部剧真正的主人公有三个:黄亦玫、黄牡丹、苏苏(大脸黄终究是加入了玫瑰苏)。
围绕这三个人的不同人际关系对应了不同的公主模式,而把这些公主模式串联起来,就是在表达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在成长过程中,在与外界的互动中,如何处理主体客体二重性的问题——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睡美人是自我封闭,待在城堡里不想长大; 长发公主是被动封闭,长辈不允许她长大; 失去家庭城堡庇护的灰姑娘和白雪公主,她们有成长的机会,但因为未经世事,她们的成长更多依赖的是外界的“运气”,天降仙女或偶遇善良王子; 以上这几个公主都是客体化的、封闭的,它们在剧中对应的是黄亦玫与Tina、黄亦玫与庄国栋前期、黄亦玫婚后的几段关系。
美女与野兽中的贝儿想靠自己改变他人; 小美人鱼通过自我牺牲获得和王子在一起的机会。 在这里,公主有了主体意识但是偏极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圣母情结、一厢情愿。贝儿、小美人鱼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只关注到了自己的所需所求所能,忽略了对象的能动性,即:她们只看到了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并没有考虑对方是什么想什么要什么。在这种互动里,公主依然是封闭的、单向的。在剧中对应的是黄牡丹与白晓荷、黄牡丹与浴缸(bushi),黄亦玫与庄国栋前期、方协文前期还有傅家明(猜测)这几段关系里,她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为爱牺牲的状态,回收了预告台词里那句“她爱上就会all in”。
到了冰雪奇缘,艾莎&安娜发展出了更为成熟的互动模式。她们既有发挥主体能力的意识,又能突破单向封闭的状态,积极与外界互动。接受自我和外界的双向变化,不再逃避变化产生的问题,这些都来自于对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对他人能力和需求的清晰分辨。剧中对应了黄牡丹和苏苏结婚、黄亦玫和Tina创业、黄亦玫和第四位男嘉宾(猜测)的关系。(预测一下,傅家明下线、玫瑰Tina的事业做起来之后,他们估计才是持续上升的状态)
客体封闭——主体封闭——主客体二重性开放互动,这大致就是人在成长中的几个心理状态和阶段。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黄家四口人的互动最为舒服和谐,因为他们每个人,尤其是黄父黄母,既能意识到自己的二重性,也能尊重他人的二重性。成熟开放的互动关系里,最关键的因素即是“尊重他人”。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单线推进的,在不同的情境里,多种心理状态会反复叠加出现。比如,苏苏处理和玫瑰、Tina的关系时,她是积极的;苏苏在和牡丹的关系上,她是积极-回避状态反复交叉的。黄亦玫也是如此,她和庄、方、傅的关系中出现了客体封闭、主体封闭的反复状态,但在这些关系之外的家庭互动中,她又是比较健全的二重性模式。 再比如,有些人看到玫瑰婚后不幸福,便认为她应该选择庄国栋。嗯,这是不想走出客体封闭状态:我被女巫控制了,于是期待王子出现把我救出苦海。可是,把你救出苦海的,也能把你推进苦海。
谁说黄亦玫学心理学没用的,她的专业和她的人生相当对口啊~(顺便澄清:心理学不是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