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人的意识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按老耿的说法,其实是个层层递进的反身性回路。EX担心MBTI测试会固化皮的性格特征,认定自己内向而变得更内向,等等。我说,反馈有两种,正反馈和负反馈,看你怎么认知对自己的“认知”。一个强大的内心应该关注并融合自己性格的反向特征,且尽量不受测试结果的困扰。自由的灵魂从来不需要定义。唯识角度看,性格即身体(第二身体),是末那识。它不可能被第六识改变,但可以被第八识引导,俗称“修行”,实质上是认知的终极提升。情绪、精神问题也来自于末那层面,仅靠第六识是解决不了的。如是人生重大论题,皮问过我,我一时答不上来。还好皮近期不大可能会在末那层面出问题,认知结构的哲学思考对于他来说,重要而不紧急,他现有压力用第六识就能解析和消除。
我没想到自己是INFJ,对照各种解释后,才“确认”了这个特征。我以为自己是个理性至上的人,或者以为兼有各种对立的特征,比如既内向又外向,既现实又相信直觉,既冷静算计又共情泛滥。其实不然。你可以忽左忽右,但不能既左兼右。性格分类没有明显的优劣,关键在于是否匹配你的境遇。不匹配就得求变,不是改变性格就是重新选择境遇。一时做不到,凡事须做长久规划,此即信念和毅力的价值。幸运者如皮,两者都不需改变。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