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情节梳理(第一百回)
鲁仲连在说服魏国不要屈服于秦之淫威的过程中,熟练运用了偷换概念、强加因果、强行类比等手法,是一种典型的滑坡式论证,堪称诡辩高手,善于制造焦虑,成功唬住了新垣衍。但仅仅做到这一步只是让魏国不承认秦王之帝位,并没有让魏王下定决心去救赵国。于是信陵君秀出了骚操作,直接偷出兵符假传圣旨令大将晋鄙出兵救赵。
可怜的前线带兵大将晋鄙由此便进入了一个死局,他明知这其中有诈,但抗命不遵必死,遵旨出兵即使作战取胜回到魏国也难逃一死。公司领导层董事会的大神们之间斗法,死的都是底层打工人。为打工人一大哭,为晋鄙将军一大哭。廉颇能老,名将得见白头,已是万幸。
魏王也难啊,假如今天为了成就信陵君高义就姑息了枉顾王命擅自出兵之人,那么明天难保不会有人假借XX君名义挥师王城,如此一来王命威信何存,此举实可视同谋反。
主要情节:吕不韦带王孙异人一家逃离邯郸,来到咸阳,见太子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异人表现甚为恭顺,颇得二人怜爱,赐名子楚。人质既已逃走,秦国对赵国的攻势愈发没有了顾忌,赵国即将抵挡不住,求魏国派兵来救。
魏国客将军新垣衍认为秦国攻打赵国是为了抢夺帝号,只要赵国主动承认秦王之帝位,其围自解,不必大动干戈,魏王深以为然。此时齐国善辩者鲁仲连恰在赵国邯郸城内,听闻此事马上面见新垣衍,用他高超的口才让他相信如果尊秦为帝的话会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于是帝秦之事作罢,但魏王也不肯耗费魏国兵力去救赵国。
周赧王五十八年(BC257),魏国信陵君多次恳求魏王出兵未果,采用了门客侯生的建议,买通魏王宫中宠姬如姬,偷出了调兵信物虎符。信陵君携虎符来到邺下前线魏国军中,杀死了依旧谨遵魏王王命不肯出兵的大将晋鄙,率领军队攻秦救赵,秦军不敌,王龁逃回汾水大营,郑安平降魏,韩国收回了上党地区,春申君带兵班师还楚。
信陵君自知于魏有大罪,将虎符归还魏王,自己留在了赵国,与平原君门下博徒卖浆者交好,贤名远播。
秦国这边,秦昭襄王兵败归国,太子安国君和王孙子楚共迎之,齐颂吕不韦之贤。秦王用其为客卿。
主要人物:秦——秦昭襄王 太子安国君 华阳夫人 王孙异人(后改名子楚)吕不韦 王龁
郑安平 范雎
赵——赵孝成王 公孙乾 平原君 齐人鲁仲连 李同(传舍吏之子)毛公 薛公(平原君门客)
魏——魏安厘王 如姬 客将军新垣衍 信陵君 晋鄙 侯生 朱亥 颜恩 将军卫庆
楚——楚考烈王 春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