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终生学习的智者◆
转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8b4ee0100l6dt.html
■在美国乃至世界,查理芒格并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范,尽管他毕业于令人艳羡的哈佛法学院。他是自己学会通过阅读而获取信息的智者。对“终生学习”的理念着迷,坚持“获取智慧是人类精神上的义务”的信条。在哈佛商学院吃了闭门羹后,从未在任何地方参加过经济学、心理学或者商业等课程的学习,但在投资界的盛名远扬。
查理芒格出身律师世家,三代为律师。查理的祖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联邦法官,父亲也追随祖父的足迹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律师。查理的高等教育戏剧性地从密西根大学数学专业开始,从哈佛法学院结束。年轻的查理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着了迷,对物理学的无限发展空间所陶醉。大学二年级就去空军服役。在军队进修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热力学和气象科学。退役后,已经成家的查理决定继续学习。
查理芒格最令人羡慕的学历是哈佛法学院的法学硕士。在法学院的毕业生中名列前茅。但是他几年后却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了。后来一个出身美国富人阶层的幸运儿竟然也会被拒,国人上不了哈佛也就不算什么了。他喜欢已经作古的杰出导师,最崇拜本杰明富兰克林。他酷爱人物传记,号称“日读一传”。当然,这样做的副作用是把眼睛看坏了,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但是查理还是凭借自己求知若渴的精神,通过坚持不懈地自学,建立了自己多学科的思维模式——思维格栅模型。并将其成功地用于投资领域。
在美国,终生学习的理念也深入人心。我的语言老师Mary(玛丽)教授是典型的美国家庭主妇,她丈夫是个牙医,女儿为丈夫管理诊所,大儿子是个律师,小儿子为美国最著名的电器零售商之一——百思买工作。当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之后倍感寂寞。于是走进大学攻读了ESL(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专业,终于在退休前拿到教育硕士学位。她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工作,我在美国培训的时候有幸成为她的学生。当时她为我们班级取名为:“终生学习北京训练班”。终生学习的理念从此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中。
芒格2007年在USC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说:我活这么久,见到了不计其数的人获得成功。这些人或许天资不是最佳,他们甚至不是最用功的,但是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睡觉的时候要比早上起床的时候要进步一些,特别是当你长时间坚持学习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沧桑巨变,让很多“70后”感触颇深。当他们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了,没处吃大锅饭,没端上铁饭碗,没赶上国家养老,没住上单位房了,没报过医疗费用。我们会计领域的变迁更是具有革命性。当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国家的会计制度就彻底地改革。1993年开始实行“两则两制”,在学校学的旧的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但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新会计制度、准则、法规在毕业后的17年间接二连三地发生发布、修订、撤销、趋同,指南、解释、问答层出不穷,几乎年年都有新的知识。在后续教育、职称、资格证等外在的推动下,会计人大有“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之感。在会计准则趋同,中国企业、事务所“走出去”的洪流面前,每个人趁早做好持续学习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通过学习,会计人不但没有落后于时代,反而走在时代的前列。大多数会计人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分享了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至于对人生的领悟就见仁见智了。
在投资领域,学习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一夜之间,各大报刊杂志充斥着各种新鲜名词,什么IPO,K线图,基本面,分散投资。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股民散户。事实证明,不学习的散户“死得”最惨,但是你学习了也不一定能赚钱。有位退休的股票朋友拿出多年的学习笔记,投资日记给我看,谈论着在股市打拼时惊心动魄的故事。正如多年前一首歌曲“股民老张”里所唱的那样透出一股辛酸和无奈。
芒格说:我没有看到有人能快速通过学习而成为一名伟大的投资者。游戏规则就是不断学习,你会喜欢学习的过程。如果你要想成为一名投资者,你将对那些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领域进行投资,如果你不进行持续的学习,其他人就会超越你。
现在我们有很过年轻的股民朋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入市了。这种做法是极其幼稚的。而且往往是每当股市飙升的时候,就有大批人一窝蜂去证券营业部开户。一个朋友一度用新开户数来判断指数的走向,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的笑话。芒格之所以成功就是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市场的非理性,他和他的搭档巴菲特总是在股市下跌,别人都恐惧的时候贪婪买进,在大家都贪婪买进的时候他们卖出。如果你要入市,奉劝别打无准备之仗。
芒格的经验部分地来自他的巴菲特。他们两个一起缔造了伯克希尔这个投资奇迹。有人问,是什么使得这个杰出的投资成绩延续了那么多年呢?芒格说,我觉得是因为有了这个在10岁时就阅读了所有有关投资的书最后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的人,如果不是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我们的投资业绩就会比现在逊色得多。在伯克夏,我们有一个极其好学的人在管事(指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是这个世界上最佳的持续学习机器。如果你是观察员的话,你会看到沃伦做的最多的事是坐在那里阅读。正如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芒格和巴菲特都很幸运,直到今天,即便是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他们仍可以有效地学习,持续地改善其技巧。芒格的理念使得巴菲特的投资技巧在65岁后更是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巴菲特不是个好学的人,停留在其早期的认识水平上,他的投资纪录就会如此杰出了。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用生命的大半时间去阅读,当然你也可能因此而被解雇。如果你想变得智慧,坐下来阅读吧。这是唯一的途径。如果说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的发明方法的话,那么,只有当你掌握学习方法的时候,你就能进步。在我的生活里没有什么能比不断地学习对我更有用。
芒格说,没有终生学习的精神,人们的生活将差强人意。你基于已知世界的生命之路上不会走的久远。□
■在美国乃至世界,查理芒格并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范,尽管他毕业于令人艳羡的哈佛法学院。他是自己学会通过阅读而获取信息的智者。对“终生学习”的理念着迷,坚持“获取智慧是人类精神上的义务”的信条。在哈佛商学院吃了闭门羹后,从未在任何地方参加过经济学、心理学或者商业等课程的学习,但在投资界的盛名远扬。
查理芒格出身律师世家,三代为律师。查理的祖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联邦法官,父亲也追随祖父的足迹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律师。查理的高等教育戏剧性地从密西根大学数学专业开始,从哈佛法学院结束。年轻的查理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着了迷,对物理学的无限发展空间所陶醉。大学二年级就去空军服役。在军队进修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热力学和气象科学。退役后,已经成家的查理决定继续学习。
查理芒格最令人羡慕的学历是哈佛法学院的法学硕士。在法学院的毕业生中名列前茅。但是他几年后却被哈佛商学院拒绝了。后来一个出身美国富人阶层的幸运儿竟然也会被拒,国人上不了哈佛也就不算什么了。他喜欢已经作古的杰出导师,最崇拜本杰明富兰克林。他酷爱人物传记,号称“日读一传”。当然,这样做的副作用是把眼睛看坏了,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但是查理还是凭借自己求知若渴的精神,通过坚持不懈地自学,建立了自己多学科的思维模式——思维格栅模型。并将其成功地用于投资领域。
在美国,终生学习的理念也深入人心。我的语言老师Mary(玛丽)教授是典型的美国家庭主妇,她丈夫是个牙医,女儿为丈夫管理诊所,大儿子是个律师,小儿子为美国最著名的电器零售商之一——百思买工作。当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之后倍感寂寞。于是走进大学攻读了ESL(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专业,终于在退休前拿到教育硕士学位。她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工作,我在美国培训的时候有幸成为她的学生。当时她为我们班级取名为:“终生学习北京训练班”。终生学习的理念从此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中。
芒格2007年在USC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说:我活这么久,见到了不计其数的人获得成功。这些人或许天资不是最佳,他们甚至不是最用功的,但是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睡觉的时候要比早上起床的时候要进步一些,特别是当你长时间坚持学习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沧桑巨变,让很多“70后”感触颇深。当他们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了,没处吃大锅饭,没端上铁饭碗,没赶上国家养老,没住上单位房了,没报过医疗费用。我们会计领域的变迁更是具有革命性。当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国家的会计制度就彻底地改革。1993年开始实行“两则两制”,在学校学的旧的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但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新会计制度、准则、法规在毕业后的17年间接二连三地发生发布、修订、撤销、趋同,指南、解释、问答层出不穷,几乎年年都有新的知识。在后续教育、职称、资格证等外在的推动下,会计人大有“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之感。在会计准则趋同,中国企业、事务所“走出去”的洪流面前,每个人趁早做好持续学习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通过学习,会计人不但没有落后于时代,反而走在时代的前列。大多数会计人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分享了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至于对人生的领悟就见仁见智了。
在投资领域,学习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一夜之间,各大报刊杂志充斥着各种新鲜名词,什么IPO,K线图,基本面,分散投资。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股民散户。事实证明,不学习的散户“死得”最惨,但是你学习了也不一定能赚钱。有位退休的股票朋友拿出多年的学习笔记,投资日记给我看,谈论着在股市打拼时惊心动魄的故事。正如多年前一首歌曲“股民老张”里所唱的那样透出一股辛酸和无奈。
芒格说:我没有看到有人能快速通过学习而成为一名伟大的投资者。游戏规则就是不断学习,你会喜欢学习的过程。如果你要想成为一名投资者,你将对那些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领域进行投资,如果你不进行持续的学习,其他人就会超越你。
现在我们有很过年轻的股民朋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入市了。这种做法是极其幼稚的。而且往往是每当股市飙升的时候,就有大批人一窝蜂去证券营业部开户。一个朋友一度用新开户数来判断指数的走向,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的笑话。芒格之所以成功就是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市场的非理性,他和他的搭档巴菲特总是在股市下跌,别人都恐惧的时候贪婪买进,在大家都贪婪买进的时候他们卖出。如果你要入市,奉劝别打无准备之仗。
芒格的经验部分地来自他的巴菲特。他们两个一起缔造了伯克希尔这个投资奇迹。有人问,是什么使得这个杰出的投资成绩延续了那么多年呢?芒格说,我觉得是因为有了这个在10岁时就阅读了所有有关投资的书最后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的人,如果不是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我们的投资业绩就会比现在逊色得多。在伯克夏,我们有一个极其好学的人在管事(指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是这个世界上最佳的持续学习机器。如果你是观察员的话,你会看到沃伦做的最多的事是坐在那里阅读。正如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芒格和巴菲特都很幸运,直到今天,即便是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他们仍可以有效地学习,持续地改善其技巧。芒格的理念使得巴菲特的投资技巧在65岁后更是百尺竿头更上一层。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巴菲特不是个好学的人,停留在其早期的认识水平上,他的投资纪录就会如此杰出了。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用生命的大半时间去阅读,当然你也可能因此而被解雇。如果你想变得智慧,坐下来阅读吧。这是唯一的途径。如果说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的发明方法的话,那么,只有当你掌握学习方法的时候,你就能进步。在我的生活里没有什么能比不断地学习对我更有用。
芒格说,没有终生学习的精神,人们的生活将差强人意。你基于已知世界的生命之路上不会走的久远。□
-
Cy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1-01 21:49:04
-
宋颖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15 09:43:08
-
智慧生物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04 21:02:56
-
瑞秋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0-16 22:54:29
-
求阙斋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5-02 16:24:38
-
一生学习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2-27 19:03:14
-
樱木花杋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2-18 16:42:39
-
小叶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16 11:28:10
-
WEI^2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5 16:40:2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8-15 10:07:23
-
lazy bo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8-01 20:20:49
-
未见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1-06 22:02:5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9-21 13:28:55
-
带我去看海吧_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30 21:00:23
-
死活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7 03:55:06
-
自然数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6 13:52:13
-
豆友1234312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2 10:18:38
-
花飘飘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9:05:34
-
燕燕于飞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7:31:44
-
千寻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7:12:30
-
Luff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5:45:04
-
子非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4:12:26
-
阿达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3:37:31
-
C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3:13:49
-
骆驼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3:05:21
-
Berg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10:25:41
-
埃利亚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08:58:35
-
ThreeMon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20 00:33:55
-
孙晓伟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22:19:22
-
coldwi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21:14:02
-
杨章博雅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20:16:42
-
素芊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20:15:04
-
薛兀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20:13:24
-
lemonk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9:57:05
-
洛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9:36:30
-
介甫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8:00:55
-
幸福的祈祷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7:34:44
-
柠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7:29:33
-
霍森布鲁茨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7:22:40
-
Veritaz在规划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7:13:2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6:43:49
-
蓝悦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6:38:17
-
pungent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5:57:12
-
丸子爱吃香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5:21:00
-
Hiu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5:14:39
-
@pp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5:11:40
-
depo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5:07:02
-
符号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5:04:19
-
纯良的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4:54:31
-
秋逝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4:22:38
-
David7611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4:03:00
-
巫巫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51:25
-
zea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41:16
-
Stepha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39:53
-
霂璇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38:31
-
流来游去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36:12
-
小K童鞋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34:31
-
禅与生活艺术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34:13
-
G O S S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33:13
-
Jeff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30:16
-
黑玺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27:45
-
开心街的笨菠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8-19 13: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