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昆廷:《是谁杀了美人鱼?》
是谁杀了美人鱼?
Who Killed the Mermaid?
〔美国〕帕特里克·昆廷/著 姚人杰/译
1
纽约市警察局凶案科的蒂莫西·特兰特副警监从一个离经叛道的美梦中醒来,他的姐姐在梦里变成了一条绿色与橘色相间的领带。普尔曼车厢的车窗外,岩石嶙峋的佛蒙特州景色已经让位于更加驯化的马萨诸塞州景致。年轻的特兰特副警监觉得大自然是可以预测的,因而毫无趣味,此刻盘算着要不要到相邻的餐车上享用午餐,但他最终判断,他的懒惰还是胜过饥饿。
他拿起一本名叫《思想趋势》的学术季刊,这是他的知识分子姐姐在蒙彼利埃交汇站强塞给他的。他很快就丢下学术季刊,拿起一本真实命案杂志,那是他背着姐姐偷偷买来的。他知道,杂志上的特稿介绍了他最近的一次成功破案故事,他有意识地把阅读报刊对他的称赞之词的愉悦推迟到此刻。
他翻阅杂志时,觉察到有人在观察他。他扫视车厢通道,看见一名新上车的乘客——一定是在他打盹时,那人登上了弗莱尔号列车——坐在他对面的座位。这名乘客是个过了中年的瘦小男子,光秃秃的脑袋很白净。他的脸庞几乎藏在一份《霍利奥克卫报》后面,但一只蓝色眼睛露在外面,一直盯着特兰特,目光充满极度的怀疑。
特兰特总是对出人意料的事件有浓厚的兴趣,深深地着迷于他怎么会激发一名陌生人的如此敌意的谜题。接着,他伴随着一声失望的叹息,想到那条可怕的绿色与橘色相间的领带,那是他姐姐给的生日礼物,在和家人度过的漫长周末中,他感觉不得不得戴着它。
“问题只出在领带上。”特兰特遗憾地想着,然后重新看起杂志。
他发现,吹捧他的文章把他宣传为“前普林斯顿大学运动健将,纽约的天才青年警察”,但通道对面的男子一直盯着他看,这破坏了辞藻华丽的称赞带来的喜悦。那条绿色与橘色相间的领带是特兰特副警监的阿喀琉斯之踵。火上浇油的是,搭配文章的那张他的照片看起来甚至比那一页背面的一排排通缉犯头像更加笨拙,更加邪恶。
然而,他还是读完了文章,撕下有他照片的那一页,打算留给一位早熟又爱看凶案报道的外甥女,随后再次看了眼通道对面的小个子男乘客。
他依然在读或假装在读《霍利奥克卫报》,但那只蓝色的眼睛继续绕过报纸边沿,凶恶严肃地观察着特兰特。
特兰特副警监在他这辈子里几乎头一次变得烦恼不安。他假装端庄地站起身,拿下旅行包,去了盥洗室。他在那儿换掉那条令他讨厌的绿色与橘色相间的领带,换上一条朴素的黑色针织领带,回到车厢。
这节普尔曼车厢位于这列火车的最末尾,几乎都空着。除了他和那位盯着他看的“服饰评论家”,只有三名乘客。特兰特副警监此刻格外注意领带,走回原位的路上,端详起那三名乘客。坐在他自己的座位后面的乘客是个快活的生意人,手提箱放在膝盖上保持平衡,在箱面上玩着接龙纸牌游戏,他扎着一个难以用言语形容的领结,电光蓝色中点缀黄色圆点。更远处是一位严肃的、学者派头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本小书,书本与玳瑁框眼镜离得很近。他戴着一条刺眼又旧兮兮的猩红色领带,打的是最简单的四手结。
第三名乘客的领带假如存在,也是隐藏在黑色大胡子后面,这大胡子会给一位拜占庭主教带来荣耀。大胡子的主人穿着黑色外套,睡得正酣,脑袋怪异地上下点动。
“有这群怪人作伴,”特兰特自我辩护地想着,“我为啥要受到歧视呢?”
等他走到自己的座位时,毗邻的乘客已经放下报纸,合上那对非难的眼睛,似乎是要睡觉。但他自己的领带头一次暴露在外。
特兰特副警监欣喜又惊讶地发现,根据他的观察,这条领带显然是车厢内所有领带中最怪异的——令人震惊的黄绿色领带上有着粉色的手绘图案,内容是一名美人鱼举起鸡尾酒杯。一位对领带有着如此品味的男人绝不可能反对相对无害的绿色与橘色搭配。或许,男乘客凶狠憎恨的注视另有原因。
“也许,他不喜欢我这张脸,”特兰特副警监开心地沉思,“也许,我让他想起一位永远吊儿郎当的侄子。”
2
这些令人愉快的幻想让他的肚子饿了,他很快就踱步进入餐车。不久后,那名外表严肃、打着四手结猩红色领带的男乘客也到了餐车,他吃得好快,架着眼镜的鼻子依然埋于书本中。没过多久,那名戴蓝色领结的快活的生意人出现了,露出辛克莱·刘易斯笔下角色巴比特一般的微笑,点了啤酒配午餐。当那名拜占庭式大胡子选择一张与特兰特相对的餐桌坐下时,特兰特正在拨弄一份外交官布丁。大胡子点好单之后,把餐巾塞到大胡子下面,这个动作让特兰特瞥见一条非常惹人厌恶的淡紫色富拉尔领带。
“猩红色,”特兰特沉思道,因为自己的朴素黑色领带的保险可靠而沾沾自喜,“黄色圆点配蓝色,淡紫色,粉色美人鱼配黄绿色。它们违背了每一条美学法则。”
他付好账单,返回普尔曼车厢。当他重新坐到自己的座位时,他注意到那位与他隔着通道的仇家此刻独自在车厢内,好像睡得好熟,《霍利奥克卫报》像桌布一样盖住他的面庞。
这时,列车突然转过一段弯道,移位后的《霍利奥克卫报》从酣睡乘客的脸上滑落,掉到地板上。
特兰特震惊地看到这一变化揭示的场景,一跃而起,冲向通道对面。
那位乘客的秃脑袋靠着车窗玻璃,看起来丑陋极了,嘴巴张开着,蓝色眼睛瞪着前方,却永远也看不见东西。美人鱼图案的领带被转向左侧,曾被人凶残地拉拽过,紧紧地勒进男子脖颈松垮的褶皱。
“天呀!”特兰特惊呼道。
他摸索男子脉搏时,意识到两条事实。首先,那只曾经如此严厉地注视他的蓝色左眼显然是个玻璃假眼,其次,这只假眼珠的主人明显是死了。
“是被谋杀的,”特兰特沉思道,他虽然震惊,却因职业关系而觉得着迷,“凶手是戴猩红色四手结领带、蝴蝶领结或淡紫色富拉尔领带的……”
他小心地勘察起犯罪现场。他自己那本《思想趋势》躺在被尸体遮掉一半的座椅上;《霍利奥克卫报》的页面贴着他的双腿。蜂鸣器被按下后,一名普尔曼车厢的列车员跑过来,特兰特让他去叫来列车长。他出示证件之后,他迅速命令列车长发电报给前方的斯普林菲尔德市警方,再去餐厅把他的三位同车厢乘客叫过来。在下达了让两名列车员看守车厢出入口的最后命令后,特兰特精力充沛地搜索起普尔曼车厢。
他没有找到他要寻找的东西,在毫无发现之后,他相当失望地意识到,这个案子几乎在犯罪开始之前就破解了。
3
列车咔嚓咔嚓地驶向斯普林菲尔德市,戴着猩红色四手结领带、蓝色领结和在大胡子隐藏着淡紫色富拉尔领带的三名乘客一起坐在车厢最靠近盥洗室的地方,神情既震惊又不安。特兰特挡在通道中,严肃地注视他们。他拿起那本《思想趋势》。
“先生们,这儿是最后一节车。因为我在隔壁的餐车里,所以我知道没人从我旁边经过进入这节车厢,只有你们三人出来过。”他的灰色眼眸从一张脸孔望到另一张脸孔,最终视线落在快活的蓝色领结身上。“先生,你在去用午餐之前,是不是进入过盥洗室?”蓝色领结露出一个无精打采的巴比特式笑容。
“事实上,我确实进过盥洗室——去洗一下手。”
“正如我想的,”特兰特咕哝着,似乎是在对自己说,“蓝色领结在盥洗室的时候,淡紫色富拉尔领带在酣睡,猩红色四手结领带就可能勒死戴美人鱼的乘客,把报纸盖到他脸上,伪装成睡觉的模样,蓝色领结可能干出同样的事。然而,在另一方面,当猩红色领带和蓝色领结在餐车时,戴淡紫色富拉尔领带的乘客……”
“但这很荒谬,”戴富拉尔领带的大胡子惊呼道,他的嗓音出人意料地又高又尖,“我甚至不认识这个死者。”
特兰特懊悔地笑道:“我也不认识。但在这个案子里,受害者的身份不重要。”
戴猩红色四手结领带的乘客一跃而起,“这是自负的唬人话!”
“也许是自负,但不是在唬人。”特兰特挥了挥手上的《思想趋势》,“这本杂志是我的。当我去餐车时,它放在我的座椅上。当我回来时,它放在死者的座椅上。显而易见,在我离开后,死者没有了可阅读的东西,就借了我的杂志。但这本不是我携带的唯一一本杂志。我得抱歉地说,我还买了一本真实命案杂志。那本杂志如今不再在这节车厢内。”
“是的,”他继续说,“凶手很大胆。假如报纸没有从死者脸上滑落,他也许已经抢在他的罪行被人发现之前,在斯普林菲尔德站下了火车。但他在处理那本命案杂志上犯了个差错,没有把两本杂志放回我的座位上,那样我也许都不会注意到它们。事实上,整起谋杀是一个过度恐惧的男人的失误。他除了一只玻璃假眼,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他耸了耸肩。“你们瞧,这颗玻璃假眼具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之前,在被杀男子阅读报纸时,我有一种明确的印象,觉得他在带着极度的怀疑观察我。当然,这只是玻璃假眼在愚弄人。但假设我自觉有罪,假设我看见他注视着我,他又在读一本真实命案杂志,而我碰巧知道杂志里……”
戴蝴蝶领结的乘客突然起身,野蛮地撞向特兰特,通过之后冲向车厢出口。
两名列车员一副仓促的模样,扑向他并制服住他。
“什么……!”戴猩红色四手结领带的乘客和戴富拉尔领带的大胡子倒抽凉气。
“是的,”特兰特若有所思地说,“一起非常不必要的谋杀。他以为有玻璃假眼的乘客已经发现他的秘密,但是实际上,那重要的一页甚至都不在杂志里面,在奇特的巧合之下,我早已撕走那一页——我的照片被印在那一页的背面。”
他从口袋里掏出折叠起来的那页杂志,端详起背面的一排排通缉犯头像。在这些头像之中,有一张蓝领结的照片,虽然照片里的他留着被修剪过的小胡子,但依然一眼就能认出。特兰特念道:
通缉谋杀犯
约瑟夫·多尼根,被判侵占罪,从科罗拉多州库克县监狱越狱时,谋杀一名狱卒,特此通缉……
案情简单得令人生气。然而,或许还是有补偿的。多了一篇《纽约天才青年警察以闪电一般的速度迅疾侦破案件》的报道。特兰特副警监的唇角露出洋洋得意的笑容。
是的,这会让人愉快。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美学法则也被证明是正确的。在整节车厢里,除了美人鱼图案的领带,就数黄色圆点的蓝色领结最让人倒胃口。
无机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疑心的丈夫》 (11人喜欢)
- 《击败时钟》 (10人喜欢)
- 彼得·拉佛西:《苦涩的真相》 (6人喜欢)
- 微科幻:《记忆造就了我们》 (7人喜欢)
- 近视一代:为何现在有这么多小孩需要戴眼镜?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