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年轻人
在加拿大认识的本地年轻人有一点特别让我感触的地方就是,好像每个人都有点“事情”在做。
坐在我右边工位的女生Andrea,35岁了,在公司里是负责做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大学毕业后考下了CPA,一周在家工作2天,上班3天。副业是经营一家宠物狗培训结构,教宠物狗使用发声按键,和主人交流。她自己养着5只大大小小的狗,最聪明的一只已经会按大约20个按键了。
坐在我左前方的女孩Stephanie,从小练体操,但是很不幸,中学时候受大伤之后不能继续运动员的职业道路,甚至走路都很不便。大学毕业后做了项目管理,在公司刚刚3年。她的副业是骑马绕桶塞,也就是barrel racing。这是一项在北美部分地区很流行的骑马比赛。加拿大Alberta和美国Montana都是草原为主的地形。骑马、牧牛是农场长大的孩子们必备的技能。美剧黄石里有很生动的描绘。Steph虽然上马需要人帮助,不过在马背上立刻英姿飒爽。她的水平虽然很难参加卡尔加里Stampede这种规模盛大的牛仔竞技活动,不过足以在本地小型rodeo中一展风采。
另一些朋友在篮球活动里认识的朋友也是很有意思。埃德蒙顿本地有一组织名为ESSC,Edmonton Social Sports Community,为本地体育爱好者组织各类业余比赛(按队伍或者个人收费),项目涵盖橄榄球、足球、篮球、网球、冰球等等。每个季节9场比赛,排名无论先后,奖品都是酒吧打折券。我所在的篮球队里一位大哥,一边在石油公司做库存管理,一边跟在读博士的本科同学做某个奇怪的农业收割机械的研发。某次比赛他请假不来,居然是要去一个start up pitch活动找VC们谈钱。
当然加拿大也不是人人都这么认真对待生活,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流浪汉仍然遍地都是。这几位是身边特别优秀和突出的代表。这当然受益于这里下午4点半全部下班的工作环境,显然也和中小学阶段自由蔓延的教学方式有关。我常常觉得国内的中小学教育早早消磨了孩子的精力和能量,让他们被规训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发展路线。学音乐、体育的人数极少,往往需要放弃学业、选择职业,打进职业之后,出路也非常受限。9年的高压教育没有给兴趣留下一点空间,所谓的文艺也沾满了功利色彩。当9年忽然一夕结束,剩下的恐怕只有迷茫、空旷、无所适从,和尽情放纵。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在短视频、小红书的世界里找到一丝安慰:别人的快乐生活,虽然用更多的金钱堆成,也让没有选择的我,有了快乐。
可是我总觉得,即使没有黄金万两,我们应该成为小红书里那些快乐生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