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塘逛街才是正经事
说到旅游,古镇是我极大偏爱的一类,而众多古镇中,我又格外钟情西塘。心里想了数年,2010年8月,终于成行。
从上海南站坐大巴到浙江嘉善不过一个多小时,小黑车开去西塘10元/人。乍看起来跟一般的县城没有什么两样,医院、商店、车站一应俱全。而跟着来接我们的 旅店老板七拐八绕,不知怎么就绕进了幅江南水乡图中。路是狭窄的青石板路,房子是一色的白墙黛瓦,略带斑驳,安静地映衬着蓝天白云、檐角的大红灯笼、河里的乌蓬小船。隔开了外面现代社会的喧嚣,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彷佛是梦里已百转千回的那个地方。
烟雨长廊上间或有些仅供一人通行的小弄堂,拐进去,或是景点,或是住家,又或者是像我们住的这家,由老房子改造的客栈。门口正对大堂,“迩易堂”三个大字悬于上方,往下是幅青松图并两对对联。大堂后面放了些杂物,左拐有两间房,往前是楼梯,一走吱嘎作响。再往后便是个院子,草木葱郁,流水之上搭着块石板权当为桥。我们的房间便在楼梯左边,木门木窗、两张雕花大床、梳妆台、独立卫浴、空调、电视,可谓古今结合。老板娘还提供开水、一次性洗漱用品等等。差不多的价格,比在上海的住宿条件,已好的太多。据说这间五进深的大宅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我前后转了圈,一瓦一藤都颇有古意。回房便问同伴:“嗳,你们看过《古宅心慌慌》没?”=。=
三人收拾好东西已近傍晚,换好裙子便出门闲逛。街边几乎家家都卖些吃食,锅里煮着臭豆腐、五香干、鸭肫,香气四溢,忍不住坐下先尝了尝。再来杯自家酿的米酒,冰镇过的口感极好,清甜,口齿留香。小孩子大多买了绕绕糖,手中拿两根木棒拉来扯去边吃边玩,搞得我又怀念起夫子庙的糖龙来,吃到发腻的甜呵。又有阿婆身前放着筐鲜活河虾,白水煮的,一小碟一小碟来卖。沿着烟雨长廊走下去,饭馆随处可见。随便拣了家进去,主人引我们上二楼阳台,果然好视野。目光所及之处俱是小桥流水人家,没有高楼大厦或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没有汽车不耐烦的鸣声和刺鼻的汽油味道,没有灯红酒绿花枝招展的霓虹灯广告牌,西塘这地方竟干净至此。我们点了清蒸白水鱼、蝉衣包圆、素炒空心菜,外加一瓶老酒,有滋有味地吃起来。我尝了尝那黄酒,像喝药一样五官全皱到了一起,实在不习惯,只能抱着椰子汁看她们喝了。菜倒是不错,清爽自然。店里有只“好色”的小白狗,不理会旁边桌的男生,只在我们几个女生脚边转来转去,一会惆怅地看着夕阳下的河流,一会又摇头摆尾地想讨点吃的。过了一会,眼见楼梯口又上来桌客人,便忽的便朝那小女孩子奔过去,把人家吓了一跳。河流上随风飘来阵阵丝竹之声,探头一看,一艘小船正缓缓荡过,船上不知是游人还是居民,吹着笛子自娱自乐。侧耳仔细听,还能隐隐听到远处有人在唱越剧。在这里,身心完全放松了,一身的疲惫也仿佛洗去不少,想起前几天在世博的拼死累活,更觉得这顿饭吃的惬意无比。
吃饱喝足就开始逛街。不来不知道,这里简直是女生的天堂啊。到处是卖花裙子的店,既有大红底色上独一支墨荷的古典风情,也有各种浓烈大花杂糅的民族色彩;到处是卖小首饰的店,头饰项链手链戒指不一而足,材质有草绳毛线桃木檀香籽藏银石头种种;还有卖小挂件的、卖明信片的、卖各种本子的、卖河灯的……每家店我们都想进去逛一逛,看见的衣服总想试一试,小首饰挂件啥的每样都买好几个准备送人。路上小吃多得很,手上、嘴里就没闲着。走累了就买杯酸梅汤或小碗黄桃,再借店主的地方坐坐。老板们一般都很热情,多多少少总要跟你聊几句,买的多了还可以讨价还价。为买个牛角簪,跟老板娘学了半天盘头,还是没学会她的几种方法=。=
看着时候已经不早,逛衣服逛得几乎审美疲劳了,路旁早有人放起了河灯,两岸的灯火也亮了起来,亮光映在河水里,轻轻荡漾着。河灯都是彩纸叠的,中间放着小支蜡烛,据说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含义,健康、平安、幸福、学业、爱情……想起书里的女子总是虔诚祈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长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我没那么贪心,只挑了盏绿色的星星形状的,希望家人和自己能身体健康。三人点好灯,轮流蹲在岸边,轻轻将灯推了出去。只见三点亮光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对岸也飘着各色花灯,星星点点。本来三盏灯是往一个方向的,而樱花选的小蓝中途折向别人放的几盏红色去了,我们正笑着说她,就眼见我的小绿突然变得特别亮,谁默默在我身后说了句“你那盏烧了……”T-T不争气啊真是。一阵风吹来,眼见河上别人的灯也烧了几盏,我这才觉得心理平衡了些。想着要去坐船,急急往回走,记得来时经过码头,于是跟人打听还有多远。人家说,坐船要八点半之前,现在已经没了。看看时间,九点还不到,已经有不少店准备关门打烊了,不由得感叹古镇人民生活真是悠闲啊。听说这里的酒吧很有名,沿河看见许多酒瓶子捆成长条敲打着河堤,估计就是酒吧一条街了,不过有贼心没贼胆,三个女生不太敢去,罢了罢了,还是回客栈三国杀吧。
因为有点扁桃体发炎,第二日起来便不太舒服,收拾完行李已近中午,穿了昨晚买的花裙子,拿簪子自己盘个头发,觉得挺有古镇气息的,然后继续出门闲逛。周末的缘故,感觉西塘突然多了好多人,安谧就这样被人群打破,旅行团一堆堆地拥挤在本就狭窄的长廊上。路上许多姑娘都穿着各种花裙子布衣服,那些个华丽丽的民族风古典美啊~我们又吃了扎肉啊乌冻啊绿豆汤啊。乌冻是我特别喜欢的小吃,全称应该是乌梅莲子冻,长得有点像龟苓膏,但没那么苦,卖的时候盛在小碗里,浇上点清清凉凉的芦荟,再加几勺酸酸甜甜的黄桃,解暑又好吃。逛的最后一家店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印象,老板自创了各种漂亮的首饰,既能当项链,又能作手链,还能当胸针,很开心地为我们展示各个首饰不同的戴法,我们当时在那就舍不得走了。老板说自己总在外面教别人这些创意,或是替走秀设计配饰,昨天刚回来。他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是既自豪又得意,显得特别可爱。最后每人戴了他一套走,还送了我们一些小链子当礼物,我的那套叫鸿运当头,都说很好看,可惜跟着其他礼物一起丢了,这是我最舍不得的,因为只有一件,而且以后也不一定能买到这样合眼缘的了T-T中午吃的是梅干菜烧肉,白斩鸡,河蚌豆腐汤。白斩鸡的做法跟南京的不大一样,还有酱汁,河蚌汤很鲜美。西塘的白天还是挺热的,虽然大半路上有屋檐遮光,但看着那么多游客,心里也觉得很烦闷,加上身体不适,买了些特产就回客栈休息了。说到特产,我买了米酒、姜糖(味道很正,浓姜味的特别辣)、芡实糕、八珍糕、熏青豆。带不动了实在,不然可能会买更多,吃的东西太多了真是。比如那个龙蹄,我就很想试试。
虽然身体不舒服,虽然带回来的礼物全丢了,虽然旅行前后各种波折各种杯具,但我依然觉得在西塘的短暂生活,实在是太美好了。能够在临河阳台上吹着小风,喝着小酒,聊着小天……是可望不可及的自在悠闲。能够在一整条街上,恣意试着自己喜欢的裙子和首饰,看着琳琅满目的小玩意挑花了眼……是纵情欢笑的青春年华。这样的日子,以后或许很难再有。即使有,也不是一样的心情了。又或者是因为知道难得,心里才觉得格外难忘与不舍。
在西塘,只有逛街才是正经事。
从上海南站坐大巴到浙江嘉善不过一个多小时,小黑车开去西塘10元/人。乍看起来跟一般的县城没有什么两样,医院、商店、车站一应俱全。而跟着来接我们的 旅店老板七拐八绕,不知怎么就绕进了幅江南水乡图中。路是狭窄的青石板路,房子是一色的白墙黛瓦,略带斑驳,安静地映衬着蓝天白云、檐角的大红灯笼、河里的乌蓬小船。隔开了外面现代社会的喧嚣,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彷佛是梦里已百转千回的那个地方。
烟雨长廊上间或有些仅供一人通行的小弄堂,拐进去,或是景点,或是住家,又或者是像我们住的这家,由老房子改造的客栈。门口正对大堂,“迩易堂”三个大字悬于上方,往下是幅青松图并两对对联。大堂后面放了些杂物,左拐有两间房,往前是楼梯,一走吱嘎作响。再往后便是个院子,草木葱郁,流水之上搭着块石板权当为桥。我们的房间便在楼梯左边,木门木窗、两张雕花大床、梳妆台、独立卫浴、空调、电视,可谓古今结合。老板娘还提供开水、一次性洗漱用品等等。差不多的价格,比在上海的住宿条件,已好的太多。据说这间五进深的大宅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我前后转了圈,一瓦一藤都颇有古意。回房便问同伴:“嗳,你们看过《古宅心慌慌》没?”=。=
三人收拾好东西已近傍晚,换好裙子便出门闲逛。街边几乎家家都卖些吃食,锅里煮着臭豆腐、五香干、鸭肫,香气四溢,忍不住坐下先尝了尝。再来杯自家酿的米酒,冰镇过的口感极好,清甜,口齿留香。小孩子大多买了绕绕糖,手中拿两根木棒拉来扯去边吃边玩,搞得我又怀念起夫子庙的糖龙来,吃到发腻的甜呵。又有阿婆身前放着筐鲜活河虾,白水煮的,一小碟一小碟来卖。沿着烟雨长廊走下去,饭馆随处可见。随便拣了家进去,主人引我们上二楼阳台,果然好视野。目光所及之处俱是小桥流水人家,没有高楼大厦或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没有汽车不耐烦的鸣声和刺鼻的汽油味道,没有灯红酒绿花枝招展的霓虹灯广告牌,西塘这地方竟干净至此。我们点了清蒸白水鱼、蝉衣包圆、素炒空心菜,外加一瓶老酒,有滋有味地吃起来。我尝了尝那黄酒,像喝药一样五官全皱到了一起,实在不习惯,只能抱着椰子汁看她们喝了。菜倒是不错,清爽自然。店里有只“好色”的小白狗,不理会旁边桌的男生,只在我们几个女生脚边转来转去,一会惆怅地看着夕阳下的河流,一会又摇头摆尾地想讨点吃的。过了一会,眼见楼梯口又上来桌客人,便忽的便朝那小女孩子奔过去,把人家吓了一跳。河流上随风飘来阵阵丝竹之声,探头一看,一艘小船正缓缓荡过,船上不知是游人还是居民,吹着笛子自娱自乐。侧耳仔细听,还能隐隐听到远处有人在唱越剧。在这里,身心完全放松了,一身的疲惫也仿佛洗去不少,想起前几天在世博的拼死累活,更觉得这顿饭吃的惬意无比。
吃饱喝足就开始逛街。不来不知道,这里简直是女生的天堂啊。到处是卖花裙子的店,既有大红底色上独一支墨荷的古典风情,也有各种浓烈大花杂糅的民族色彩;到处是卖小首饰的店,头饰项链手链戒指不一而足,材质有草绳毛线桃木檀香籽藏银石头种种;还有卖小挂件的、卖明信片的、卖各种本子的、卖河灯的……每家店我们都想进去逛一逛,看见的衣服总想试一试,小首饰挂件啥的每样都买好几个准备送人。路上小吃多得很,手上、嘴里就没闲着。走累了就买杯酸梅汤或小碗黄桃,再借店主的地方坐坐。老板们一般都很热情,多多少少总要跟你聊几句,买的多了还可以讨价还价。为买个牛角簪,跟老板娘学了半天盘头,还是没学会她的几种方法=。=
看着时候已经不早,逛衣服逛得几乎审美疲劳了,路旁早有人放起了河灯,两岸的灯火也亮了起来,亮光映在河水里,轻轻荡漾着。河灯都是彩纸叠的,中间放着小支蜡烛,据说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含义,健康、平安、幸福、学业、爱情……想起书里的女子总是虔诚祈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长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我没那么贪心,只挑了盏绿色的星星形状的,希望家人和自己能身体健康。三人点好灯,轮流蹲在岸边,轻轻将灯推了出去。只见三点亮光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对岸也飘着各色花灯,星星点点。本来三盏灯是往一个方向的,而樱花选的小蓝中途折向别人放的几盏红色去了,我们正笑着说她,就眼见我的小绿突然变得特别亮,谁默默在我身后说了句“你那盏烧了……”T-T不争气啊真是。一阵风吹来,眼见河上别人的灯也烧了几盏,我这才觉得心理平衡了些。想着要去坐船,急急往回走,记得来时经过码头,于是跟人打听还有多远。人家说,坐船要八点半之前,现在已经没了。看看时间,九点还不到,已经有不少店准备关门打烊了,不由得感叹古镇人民生活真是悠闲啊。听说这里的酒吧很有名,沿河看见许多酒瓶子捆成长条敲打着河堤,估计就是酒吧一条街了,不过有贼心没贼胆,三个女生不太敢去,罢了罢了,还是回客栈三国杀吧。
因为有点扁桃体发炎,第二日起来便不太舒服,收拾完行李已近中午,穿了昨晚买的花裙子,拿簪子自己盘个头发,觉得挺有古镇气息的,然后继续出门闲逛。周末的缘故,感觉西塘突然多了好多人,安谧就这样被人群打破,旅行团一堆堆地拥挤在本就狭窄的长廊上。路上许多姑娘都穿着各种花裙子布衣服,那些个华丽丽的民族风古典美啊~我们又吃了扎肉啊乌冻啊绿豆汤啊。乌冻是我特别喜欢的小吃,全称应该是乌梅莲子冻,长得有点像龟苓膏,但没那么苦,卖的时候盛在小碗里,浇上点清清凉凉的芦荟,再加几勺酸酸甜甜的黄桃,解暑又好吃。逛的最后一家店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印象,老板自创了各种漂亮的首饰,既能当项链,又能作手链,还能当胸针,很开心地为我们展示各个首饰不同的戴法,我们当时在那就舍不得走了。老板说自己总在外面教别人这些创意,或是替走秀设计配饰,昨天刚回来。他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是既自豪又得意,显得特别可爱。最后每人戴了他一套走,还送了我们一些小链子当礼物,我的那套叫鸿运当头,都说很好看,可惜跟着其他礼物一起丢了,这是我最舍不得的,因为只有一件,而且以后也不一定能买到这样合眼缘的了T-T中午吃的是梅干菜烧肉,白斩鸡,河蚌豆腐汤。白斩鸡的做法跟南京的不大一样,还有酱汁,河蚌汤很鲜美。西塘的白天还是挺热的,虽然大半路上有屋檐遮光,但看着那么多游客,心里也觉得很烦闷,加上身体不适,买了些特产就回客栈休息了。说到特产,我买了米酒、姜糖(味道很正,浓姜味的特别辣)、芡实糕、八珍糕、熏青豆。带不动了实在,不然可能会买更多,吃的东西太多了真是。比如那个龙蹄,我就很想试试。
虽然身体不舒服,虽然带回来的礼物全丢了,虽然旅行前后各种波折各种杯具,但我依然觉得在西塘的短暂生活,实在是太美好了。能够在临河阳台上吹着小风,喝着小酒,聊着小天……是可望不可及的自在悠闲。能够在一整条街上,恣意试着自己喜欢的裙子和首饰,看着琳琅满目的小玩意挑花了眼……是纵情欢笑的青春年华。这样的日子,以后或许很难再有。即使有,也不是一样的心情了。又或者是因为知道难得,心里才觉得格外难忘与不舍。
在西塘,只有逛街才是正经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