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二) 坐在教室里的母亲—— 退休倒计时——教师日记39
邂逅(二)
坐在教室里的母亲
她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单人单座。最初一两节课,你是有些疑惑的,因为虽然穿着校服,但看年纪,她怎么也有四五十岁的样子。莫非是班主任助理或同组来听课的老师?
后来问了知道,她是前座那位高壮男生的家长,孩子的腿骨折,作了手术,上下学要用轮椅推着,所以,她陪读主要照顾孩子安全,避免二次受伤。
比较特殊的是,她一直都在:节节课,包括晚自习。有成年人在课堂,讲课说话,老师都要稍稍顾忌一些的。但这个班,顽劣弃学的学生太多,慢慢的,动怒也就不太避讳她了,偶尔课下抽空对她表示一下歉意:不好意思,我们批评孩子也顾不得您在场了。而有些课,她听得也很起劲,侧身倾耳,两眼放光,教室里便平空多了一个知音。更有甚者,元旦前的当堂作文课,这位母亲也写了,还是一首五言绝句,合辙押韵,立意昂扬,朴素明亮。你经她同意,和全班同学做了分享——一位妈妈胸襟中的新年豪气!
晚自习的时候,她常常在埋头做题,或者整理笔记。偶尔会和儿子交流一下,显然是教孩子课上没理解透彻的内容。她的儿子,高有一米八九,体重将近两百,一笑起来,就流露出骨子里的淳朴天真;读起课文来,音色浑厚中正,颇得了你的嘉许。只是反应稍慢,基础一般,所以,真到了考试,往往只有七八十分的样子。他的作文还停留在小学生的完整生动上,单件事得分尚可,多件事选材布局的效率就不尽如意了。暗忖若母子二人一同考试,儿子未必考得过母亲。
儿子毕竟年少,即罢有母亲在教室里,有时候也受周遭同学影响,会散漫懈怠一阵儿。名次虽然能进年级六百,总分其实是不太乐观的。
但这母亲,还是陪着他,从早到晚,一直坐到了中考前。
有时你也在想,换你会如何?是送完儿子,回家收拾屋子,准备午饭;还是独自在家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还是在周边结交一二朋友,聊聊坐坐逛逛?
毕竟一天十一个小时的枯坐听课,不是一般的成年人可以忍受的——除非她对其余的社交没有任何兴趣,除非她对一般意义上的轻松没有意愿,除非她对知识有特别的渴望,除非她不在意儿子成绩的普通,只想陪他到康复、同时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业支持。
也曾经不止一次劝勉他的儿子:好好努力,因为你有一位并不寻常的母亲,不要辜负这份爱。但也怕这陪伴会压抑他,眼见得后来他就搬到讲台旁坐了,远离了母亲,不知道是不是只为了听的更清晰一些。
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这位母亲,等在你监考的教室外,她送给你一份告别礼物:一块丝巾、一长块安利的雅蜜润肤香皂,送给女老师很贴心的选择,精致温暖。
那男孩显然是不知情的,因为他在最后那天,来送了你一个瓷杯,一如既往的憨厚真诚着。
你在想:应该回赠那男孩和他的母亲什么礼物才合适:一套书,还是别的什么?——以表达普通人之间温暖的致敬!
202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