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本的日子(1)
6月末进入了梅雨季节,今年入梅比往年都晚。雨水虽多但不像去年那样成日的阴雨连绵。因此,7月即将开始的时候,我们决定开始找房子,年底之前拿下属于自己的家。
我们到目前为止一直住在神奈川川崎。这是一个生活非常方便的地区,虽然早年算是工业区,在老一代日本人眼里显得有点鱼龙混杂乱,但现代化的川崎褪去纯工业的印象,发展更多元化。而且因为生活便捷,所以外国居住者不断增多,也随之带来更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让这里显得比神奈川很多地方更加国际化。
在川崎住宅区居住了快两年,这次打算入手自己的家,综合考虑居住环境和地价等,最终开启了在川崎市、横滨市寻找一户建的漫漫长路。
横滨是日本易于居住排行榜第一,但是实际走起来才知道原来横滨市真的很大,从热闹的市中心,到横滨国大等更偏远更“乡下”的地方,全都属于横滨市。而且横滨山多丘陵多,很多房子都在山坡上,每天回家都要爬坡,所以要找到一个符合我们精力体力、符合环境预期和预算的着实不容易。
在看过鹤峰、纲岛、港北区等地的新建和中古一户建之后,发现自己看得越多,想得越细反而越烦恼。今天和日本朋友直美聊过后,决定稍作休息,重新梳理思路,再看起来。
现在除了地点,内心倒是有点担心步入一户建社区是否能够融入当地的生活氛围。毕竟公寓外国人相对多,一户建社区的外国人少,能否和左右邻居搞好关系,能否参加好社区内委员会的会议和活动,又捏了一把汗。
整体来说日本人很少直白表达,有些人憋着不说,有些人阴阳怪调,当然也有坦诚表达自我的,但是大部分表达方式很「あいまい」、万一有了矛盾和误解能否处理好,我心里没有把握。
晚上从超市回到家,正好是东京知事候选者政见发表会直播节目,在这个只要缴纳300万日元就可成为候补的国度,稀奇古怪的候选人发表刷新了三观底线,感叹这真是一个奇怪的国度。高度自我约束,高度秩序感,但同时又有诸多离奇不可思议的现象。
半夜醉汉东倒西歪,街边兜售自己的少女,和毛绒布偶聊天和相拥而睡的年轻人,还有独自在公园里喝啤酒哭泣见到熟人后又瞬间元气恢复的家庭主妇, 还有成千上万严谨刻板自律的上班族,在狭长的列岛上他们不说,却也看到种种真实的人性。
在这说来丰富也机械式的岛国,中年外国人应该如何站住脚跟找到自己心灵的位置,我想这应该是我和S接下来一直会思考但却不断需要磨合的课题。

-
远行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29 22: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