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的结尾-关于焦虑和选择
六月末猝不及防的跌入了焦虑的漩涡,虽然自从毕业后焦虑这两个字就好像如影随形的跟着我,又是事对未来和这个社会的抗拒和害怕,有时又是对自己的不确定和软弱感到迷茫,有时是外界的种种改变和选择,有时又只是一直存在的状态的余震。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也渐渐习得一些抵抗焦虑的心法,可是它们还是无法强大到对抗下一波的不知来自何处的威胁。
先倒叙吧。周五下班回家听到了pc倒闭的消息,震惊感叹之后,npy对我说,你看你之前那么焦虑都是白焦虑了吧,朋友又对我说,你看你选择的很正确。于是感叹万千,一是我不希望我的选择是以这种方式来作证我选择对了的,应该是强大的我,不再后悔犹豫这个选择的我。明明一天之前我还在潜意识里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好像在舒适圈里拿着高昂的薪资也不错,好像不该挑战自己,或许我真的不行呢)这些想法隐隐出现,即使我都有证据能够将它们压倒,但是还是无法在现实受挫的时候抑制它们跑出来的念头。 所以得出来的结论是,选择要听凭自己的直觉,选择之后就要无愧于心,不再回望,而是努力的将选择了的这个选项答到最好,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努力把脚下的路走好才是当下的关键。
二是我在思考那么的焦虑无助纠结的时刻存在的意义,pc在一个月后告诉我了我的选择没有什么错,虽然是以这种方式,虽然不该,但是当下那个时候的内耗也缓解了40%。当时的我纠结要不要走,现在的我纠结试用期会不会过,我总是站在此刻,忧惧未来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除了真正到来的那一刻,我能知道答案吗?我要用这样害怕的担心的心态一直等待着他的到来吗?是为了自己在面临打击时直接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为当下的自己找借口找理由呢?
所以话题又回到了现在,恐慌分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未来的恐慌(可能是两三个月后-自己能否通过试用期,是否会被领导抨击不合适这份工作),一个是对现在的恐慌(比如觉得艰巨的跨部门沟通,觉得无法尽善尽美的工作,觉得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以及工作上的向上沟通等等)我把大的问题放在关键点上操控着自己的情绪,而小的才是我当下应该去专注的解决的事情,1.比如视频,觉得自己做的不完美的先是大胆去做,再一点点改善复盘,用笨法子,用土法子都好,这本来就不是一件一开始就能做到尽善尽美的东西。2.比如跨部门沟通,不要提前预设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而是站在事情的本位去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冕,不妄自菲薄,在其位谋其职罢了,都是在演戏。 3.不擅长的工作--比如作图,尽量不要先提前批评自己,不要因为不擅长的事情而导致的自己一个全面的不自信,多问问别人,别害怕,然后确定了就确定了。不怀疑自己,有不好的反馈改即可,对事不对人都是。3.关于领导的看法这一块,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及时反馈和询问,其它的就都随缘,每个领导都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何必去猜测别人。如果你失去了一份工作,只能代表这份工作不适合你,而你值得更好的。
凡此种种,都是经历,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它们走能给你一些收获和体验,而你总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是你一直坚信的,也是你一直实现的。
此外,就是这一周的情绪错乱,我总觉得当下的路好像有点难走,没关系。你要始终坚信自己,你虽然遇到很多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自己,但是最后你都做到了,没做到的也都释然了,你是很坚韧的你自己,你从那么多的情绪沼泽中都走了出来。多想想快乐的事情,多想想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还有永远的相信自己,你知道你比别人多出来的敏感和高共情,有时候它会让你痛苦和纠结,但更多的时候,它能让你感知到更多的美好,更细腻的捕捉到世界上的每一种体验。而你的成长,也是越来越坦然的和它们相处的过程。
除此之外,不一味的沉浸在情绪里,努力调控好自己是你一直要做的课题,行动是抵御焦虑的药一名,不知道做了正确不正确就先去做,以及有序的家居环境永远能让你的心情保持舒畅,“今天不想运动,所以运动。”慢慢来在无序的生活中,掌控有序的自己。
上周开始实验减肥,但是发现下班后,整个人会被巨大的无聊占据,所以只能依靠惯性“点外卖-吃东西”来分泌多巴胺,打发时间。于是发现生活的很多坏习惯的初始都是由“无聊-不知道做什么”,或者可能模模糊糊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却因为做的事情的艰难和枯燥而放弃,从而投入更简单的惯性娱乐中。
看到崔老师说到:某一刻你感到无聊,什么都不太想做,但是你又不得不做一些事情来打发无聊。于是你可能会打开手机,从社交软件刷到购物软件,但是它们却没有给你任何反馈,你只能反复滑动,这是一种非常将就的体验状态---你可能在这样的行动序列里进一步体验到无聊,烦躁,焦虑。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自体失去内聚力”的时刻,-简单来说,并不是那些事不再能引发你的兴趣,而是你缺失了体验任何一件事的自体状态,比如无法专注,或者不再感到有趣。
而你需要找到一件事情,(可能是一部电影,一篇文章)唤起了你的思索和专注,以及情绪上的平静,你就能摆脱先前那种不耐受任何事情的状态,这些事情唤醒了你的内聚体验,让你恢复了专注和趣味体验能力,他一定有东西抓住了你混沌无序的内心中的某个情绪碎片,然后以此为核心重新将自己的心理秩序组织起来。
让我们恢复内聚感的事情,始终关联着一种能够恢复秩序的体验过程,而秩序的恢复,也让心理空间有了冗余,它的解决并不是为了找到了那个所谓的真正目标,它有效的是因为它让你从被迫寻找目标的状态中解脱了出来,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每一次都会生效,找寻过程中可能会更失序。我门迫切需求一种能调节自体状态的外部功能--静止也是一种好的打破焦虑的稳态的方法。在这个空白中以中断经验连续性的方式,让你进入新的体验模式下,这时候你的内心会重新升起一些想要行动的方法。在这个空隙之间,你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它在失序的行动下常常被错误的指向了别的东西。
重要的不是目标,而是你体验目标的自体状态,我们只有在保持着一种对自体变化的灵敏觉知时,才能知晓自体是否晃动了,以及因为什么被晃动。我们当然是需要为自己做些什么的,但它不是那种晃动下失控的行动,而是静止后发生的带着觉知和意志的行动。
以上,这段话真的对我启发很大。在我从上班那段匆忙着急焦虑的环境下放松时,我其实想的是如何补偿我自己,而不是我拥有了属于我的自由的时间-我可以任凭我的本心去发挥创造,也可以尽可能的不带负罪感的闲逛休息。于是我在补偿心理中陷入了心理失焦,我不知道我该干些什么,茫然的网上冲浪,吃东西是最简单的方式了,可那不是真正的能够解决我内心需求的东西,于是我只能重复陷入下一次焦虑。--所以我要及时打断或者阻止这种状态。从骑车回家,进门先做一段家务,或者爬楼来把自己的心理和上班的自己相隔绝,再去出发想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或者是持续性的运动,或者是阅读学习,又或者只是好好休息,吃点干净的东西-但是是要带着一颗充分放松的心。
写东西与我而言,大概是每周强制脱离的一个时间,它真的很好,让我察觉自己,让我更加安心。我知道改变没有纸上说说的那么容易,但我确信我会一点点的进步,因为,都是经验。本周的末尾在一场突如起来的感冒中结束,不知道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导致的身体体抗力下降,还是因为生病带来的不适感让状态变得更差,但经过一个周末的恢复也变得好很多了。六月就结束咯,2024年也正式跨入下半年。希望这是一个不错的下半年吧,最重要的是,你也在不断进步和成长。自律是一种自由,学习也是一种自由,世界很大,但世界也在我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