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唐诗心得 第十二天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作者在作《滕王阁序》后,在序的末尾附上这首凝缩精华的诗,概况了序的内容。
鸣鸾 即为鸣銮 车上的铜铃。
罢,即为停止,完结。
高高的滕王阁,下临赣江,如此好的游玩之地,当年达官贵人佩玉驾车前来参加歌舞宴会的场景都结束了。
朝起,南浦的云飞过这里的画栋,暮落,西山的雨卷起了这里的珠席。
潭影是讲 江指成了“潭”,来对应闲云中的闲,强调这里的景色一成不变 ,一日日悠悠的过去。
物换星移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滕王阁里的滕王已经不知所在,只有阁外的长江还在一如既往的流淌着。
这首诗的特色是空间和时间之间的运用。先用空间的词勾勒出滕王阁的美景,即使岁月流转,也依然不失为游玩的佳所。
转而,又从时间上道出了滕王阁的寂寞,虽然景色依旧,却是物是人非,再无往日的繁华。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