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尝试利用AI辅助创作日常推理小说
印象中,很多日常推理的推理过程基本都是通过两至三人的对话方式展开,通过不断提问,回答,纠错,证伪,反复推敲来抵达最终的真相。
这样想的话,AI不就是一个完美的对话者吗,于是我做了一个尝试,利用AI进行案情的讨论。
以下是一段我与文心一言进行日常推理的对话。
我:
我会模拟一个某个失物丢失的场景,你作为侦探必须一次一次提出推理和猜想。
同时,我会依据我个人的倾向和想法对这些回答予以肯定或否定。
食堂里的用餐桌上放着一瓶无人认领的墨水,请试着提出推理 。
文心一言:
好的,现在我将扮演侦探,针对食堂桌上丢失的墨水瓶进行推理和猜想。
初步推理与猜想:
- 失主身份:首先,我们可以假设这瓶墨水的主人很可能是近期有书写或绘画需求的学生或老师。考虑到食堂是学生的主要用餐区域,但也会有老师偶尔光顾,因此失主可能是这两类人群之一。
询问与观察:
- 询问周边人员:我会询问坐在该桌附近用餐的学生或老师,是否有人注意到这瓶墨水的出现及随后的去向。同时,也会询问他们是否认识可能使用墨水的特定人群。
现场分析:
- 墨水特性:观察墨水瓶的品牌、颜色及是否有特殊标记,这些信息可能帮助缩小失主范围或提供购买渠道的线索。
- 放置位置:思考为何墨水会被单独留在餐桌上,而非随身携带或放置在更安全的地方。可能是失主用餐时临时放置,用餐后忘记带走;或是故意留下以作标记,但随后因故离开未及取回。
进一步猜想:
- 用餐习惯:假设失主有边吃边看书或做笔记的习惯,这解释了为何墨水会出现在食堂餐桌上。进一步地,如果墨水是特定颜色或品牌,可能暗示失主有特定的书写或绘画需求。
- 时间线索:查看食堂的监控录像(如果可用),尝试确定墨水出现在桌上的具体时间和之后的人流情况,以此推断失主可能的离开时间和方向。
提出假设:
- 临时遗忘:基于上述分析,我假设失主是在用餐过程中临时将墨水放在桌上,用餐结束后因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而忘记带走。
现在,请您根据以上推理和猜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以便我们继续深入调查。
我:
以下是仔细勘察现场后得出的结论:
1.墨水瓶被开封过,但里面的墨水用量几乎没有变化。
2.桌上有点油,显然不适合放置本子写字。
3.食堂里的洗手池里,似乎有一点点墨水的痕迹。
请根据这些条件,再次进行假设和推理
文心一言
根据现场勘察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假设和推理:
假设与推理:
- 关于墨水瓶的开封与墨水剩余量:
- 假设:墨水瓶被开封过但墨水未用多少,可能意味着失主并未打算在食堂内大量使用墨水,而是可能只是需要短暂地蘸取或进行某种特定的操作(如标记、调色等)。
- 推理:如果失主原本计划在食堂内使用墨水,但桌上油腻的环境显然不适合写字,这可能迫使他/她改变了计划,只是简单地开封了墨水瓶而没有进一步使用。
- 关于桌上的油腻:
- 确认:桌上油腻的环境确实不适合放置本子写字,这进一步支持了失主可能并未打算在食堂内直接书写的推测。
- 推理:失主可能只是将墨水瓶作为携带物品之一带到了食堂,但由于环境不适宜,最终并未使用。
- 关于洗手池上的墨水痕迹:
- 假设:洗手池上的墨水痕迹可能是失主在发现桌上不适合写字后,尝试清洗手部或墨水瓶时不慎留下的。
- 推理:这一发现表明失主在意识到环境不适宜后,可能采取了某种补救措施,比如尝试清洗手部或墨水瓶以避免污染其他物品。然而,由于操作不慎,部分墨水溅到了洗手池上。
综合推理: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失主可能是一个有书写或绘画需求的学生或老师,他/她原本可能打算在食堂内短暂使用墨水,但由于桌上油腻的环境不适宜书写,最终并未进行大量使用。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失主可能试图清洗手部或墨水瓶,但在此过程中不慎在洗手池上留下了墨水痕迹。至于墨水瓶为何会被遗忘在桌上,可能是失主在清洗过程中被其他事情打断,或是匆忙离开时未能注意到墨水瓶的存在。
为了进一步确认失主的身份并找回墨水瓶,我们可以继续调查食堂的监控录像,查找失主离开时的画面,并尝试通过墨水瓶的品牌、颜色等特征在校园内发布寻物启事。同时,也可以向食堂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关于失物的报告或线索。
我:
考虑到正常情况下,学生去食堂吃饭不会刻意随身携带墨水瓶,一般都是放在教室或者寝室。但只有一种情况,学生可能会将墨水瓶带到食堂,即这个墨水是失主刚刚从食堂外附近的小卖部买的,买完后才去食堂打饭。可为什么不先吃完饭然后再去买墨水呢。在此我们可以添加一个条件,即这个学校的午休是必须强制在宿舍中度过,然而宿舍的方向与小卖部和教室相反,于是失主选离开教室后择先去小卖部买墨水,再顺路到食堂吃饭,接着回宿舍。
然而,从墨水瓶墨水量几乎没变化以及桌面不适宜写字的情况看,失主打算吸墨写字的可能并不高,而且,究竟是遇到什么情况导致非得立刻在食堂书写不可呢,这一点,大概也难以想象和揣测。再者现在的中学生,用钢笔的很少,基本都是用中性笔和圆珠笔,即便随身携带也是这两种更适合,倘若必须现场写字而自己的钢笔恰好没水,向周遭同学借一只远比现场吸墨更方便。
那么,可这样的话,那他必须得在食堂启封墨水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我有个猜想,失主打开墨水,并非是要把从中抽取墨水,相反,他是要把墨水从外部倒入,也就是说,他很有可能是把钢笔里已有的墨水挤入墨水瓶。而后再去洗手池进一步清洗钢笔内部,洗手池理残留的墨水痕迹能够佐证这一点。
这就表明,失主需要一个干净的钢笔来解决书写活动以外的某类情况。
文心一言
您的推理非常精彩且富有逻辑,让我们对失主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根据您提出的假设,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推理过程:
推理细化:
1.墨水瓶的来源与使用情境:
- 考虑到学校午休强制在宿舍度过的规定,以及宿舍、小卖部和教室的相对位置,失主选择先去小卖部买墨水再去食堂吃饭是合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午休时间回到宿舍后再外出,节省时间
- 墨水量未变化与桌面不适宜写字:
- 墨水量丝毫未变,且桌面油腻不适宜写字,这两个观察结果共同指向了一个事实:失主在食堂内并未直接使用墨水进行书写。这进一步支持了您的假设,即失主携带墨水瓶到食堂并非为了书写,而是有其他目的。
- 开封墨水瓶的目的:
- 您提出的假设——失主将钢笔中已有的墨水挤入墨水瓶中,是非常合理的。这解释了为何墨水瓶会被开封但墨水量未变。失主可能想要清空钢笔中的旧墨水,以便后续使用新墨水或进行钢笔的维护。
- 洗手池上的墨水痕迹:
- 洗手池上的墨水痕迹很可能是失主在清洗钢笔内部时留下的。将钢笔中的旧墨水挤出并倒入墨水瓶后,失主可能需要用清水冲洗钢笔以确保内部清洁无残留。这个过程中,不慎溅出的墨水就形成了洗手池上的痕迹。
- 失主的需求与行为动机:
-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失主需要一个干净无墨水的钢笔进行后续使用。他/她可能是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中意识到钢笔需要清洗或更换墨水,于是决定在食堂内完成这一操作。由于时间紧迫或出于方便的考虑,失主没有选择回到教室或寝室,而是在食堂内就地解决。
结论: 通过这一系列的推理和假设,我们构建了一个合理的场景:失主在食堂内购买了一瓶新墨水,并立即着手清洗钢笔以准备后续使用。他/她开封墨水瓶并非为了书写,而是为了将钢笔中的旧墨水挤出并收集在墨水瓶中。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洗手池墨水痕迹则是清洗钢笔时的不慎所致。最后,由于某种原因(如匆忙离开、分心等),失主忘记了带走墨水瓶,导致它遗留在食堂的餐桌上。
我:
进一步推理,失主或许是在用餐的时候,发生了某种紧急情况,不得不需要用一个墨囊干净的钢笔来解决,于是他先把钢笔的墨水挤入新买的墨水瓶中,然后再去清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失主必须要用干净的钢笔呢。 考虑到钢笔本身的性质,我姑且提出两个假设,。
1.失主需要用钢笔吸入现场的某样液体。
2.失主想要用钢笔穿刺某样物品。
文心一言:
您的进一步推理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现在我们来根据这两个假设进行深入分析:
假设一:失主需要用钢笔吸入现场的某样液体
推理过程:
- 紧急情况:用餐时发生的紧急情况可能促使失主需要立即使用钢笔来吸取某种特定的液体。这种液体可能是食堂内独有的,或者是对失主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
- 干净的钢笔需求:为了确保钢笔能够准确、无污染地吸取液体,失主必须先将其中的旧墨水清空,这就是为什么他会选择将墨水挤入新买的墨水瓶中。
- 可能的液体:
- 可能是某种化学试剂或药剂,用于临时处理某种问题(如紧急的化学实验、医疗救助等)。
- 也可能是某种独特的调味品或饮料,虽然这种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如创意烹饪、特殊饮食需求等)也是可能的。
假设二:失主想要用钢笔穿刺某样物品
推理过程:
- 紧急情况:与假设一类似,用餐时的紧急情况可能要求失主使用钢笔作为穿刺工具。这种需求可能源于对现场某样物品的突然需求或处理。
- 干净的钢笔需求:为了确保穿刺过程中钢笔的尖端干净、无阻碍,失主需要先将钢笔内的墨水清空。这样做可以避免墨水在穿刺过程中造成污染或影响穿刺效果。
- 可能的物品:
- 可能是某种需要精细穿刺的物品,如小型包装袋、信封、甚至是某种需要急救处理的医疗设备(尽管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 也可能是某种需要标记或记录的软质材料,但考虑到钢笔的硬度和穿刺能力,这种可能性相对较低。
综合分析: 无论是哪种假设,都指向了失主在用餐时遇到的紧急情况,并因此产生了对干净钢笔的特殊需求。这两种假设都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失主会选择在食堂内将钢笔中的墨水挤入新买的墨水瓶中,并随后进行清洗。
要进一步确定哪种假设更接近真相,可能需要更多的现场证据或背景信息。例如,调查食堂内是否有与假设相关的物品或液体存在;询问食堂工作人员或周边学生是否注意到失主的异常行为;以及检查失主是否携带了其他可能与紧急情况相关的物品等。
我:请您就第一种假设进行分析
文心一言:
针对第一个假设——失主需要用钢笔吸入现场的某样液体,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推理:
推理过程
- 紧急情况识别:
- 首先,我们确认在食堂用餐期间,失主遭遇了一种紧急情况,这种紧急情况需要他立即采取行动。
- 这种紧急情况很可能与食堂内的某种特定资源或状况有关,使得失主需要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 钢笔作为工具的选择:
-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失主选择了钢笔作为工具,这表明钢笔具有某种独特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
- 钢笔的细长结构和笔尖的精细度,使得它适合用于精确操作,比如吸取或注入小量液体。
- 干净的钢笔需求:
- 失主选择先将钢笔中的旧墨水挤入新买的墨水瓶中,这表明他需要一个干净、无污染的钢笔来执行接下来的操作。
- 这是因为旧墨水可能会与即将吸入的液体发生反应,影响液体的性质或纯度,甚至可能污染液体,导致操作失败或产生不良后果。
- 特定液体的推断:
- 既然失主需要用到钢笔来吸取液体,我们可以推测这种液体在食堂内是容易获取的,或者至少对失主来说是重要的。
- 考虑到食堂的环境,这种液体可能是调味品、饮料、清洁剂、化学试剂(如果食堂有进行某些需要化学处理的活动)或其他任何可能存在于食堂内的液体。
- 如果这种液体是食堂内独有的或特殊的,那么它可能具有某种特定的用途或价值,使得失主愿意采取如此复杂的操作来获取它。
- 紧急情况的可能性质:
- 紧急情况可能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危机、科学实验、恶作剧或其他任何需要迅速响应和处理的情况。
- 例如,如果食堂内发生了某种食物污染事件,失主可能需要用钢笔吸取干净的液体来进行检测或中和污染物。
- 或者,如果失主是食堂工作人员或学生中的科学实验爱好者,他可能需要用钢笔来精确量取某种化学试剂进行实验。
- 结论: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失主在食堂用餐时遇到了某种紧急情况,需要用到钢笔来吸取现场的某样液体。
- 为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液体的纯净度,失主先将钢笔中的旧墨水清空,并将墨水挤入新买的墨水瓶中。
- 接下来,他可能会使用清洗后的钢笔来执行紧急任务,比如吸取或处理某种特定液体。
我:请根据第二种假设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
文心一言
针对第二个假设——失主想要用钢笔穿刺某样物品,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推理来探讨可能出现的情况:
推理过程
- 紧急情况与钢笔的选择:
- 首先,我们确认失主在食堂用餐时遇到了一个需要采取即时行动的紧急情况。
- 在这种情况下,失主选择钢笔作为穿刺工具,表明钢笔的细长形态和尖锐笔尖适合用于这一特定任务。
- 干净的钢笔的必要性:
- 失主选择先将钢笔中的旧墨水挤入新买的墨水瓶中,说明他需要一个干净、无阻碍的钢笔尖端来执行穿刺操作。
- 墨水可能会残留在笔尖或笔管内,影响穿刺的准确性和效率,甚至可能污染被穿刺的物品。
- 被穿刺物品的可能性:
- 小型包装或容器:食堂内可能存在需要被精确穿刺以获取内容物的小型包装或容器,如药瓶、调料包等。
- 柔软材料:虽然钢笔的穿刺能力有限,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用于在柔软材料(如纸张、布料)上打孔或做标记。然而,这种情况在食堂内相对不常见。
- 特殊设备或装置:如果食堂内设有某些特殊设备或装置(如紧急呼叫按钮、小型开关等),且这些设备需要被精确穿刺以触发某种反应,那么钢笔也可能成为工具之一。
- 紧急情况的具体性质:
- 急救需求:如果食堂内有人突然生病或受伤,而急救包中的某个物品(如药瓶)需要被快速打开,钢笔可能作为一个临时的穿刺工具被使用。
- 安全或维护任务:食堂内可能存在需要紧急处理的安全隐患或维护问题,如泄漏的液体容器、需要紧急关闭的阀门等。在这些情况下,钢笔可能被用作临时工具来穿刺或操作相关物品。
- 恶作剧或非法活动:虽然不太可能,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失主出于恶作剧或进行非法活动的目的而使用钢笔进行穿刺操作。然而,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和证据来支持。
- 结论:
- 综上所述,第二个假设中出现的情况可能涉及食堂内需要被精确穿刺的小型包装、容器、柔软材料或特殊设备。
- 紧急情况可能包括急救需求、安全或维护任务等,这些都需要失主迅速采取行动。
- 在这种情况下,钢笔因其细长形态和尖锐笔尖成为了一个合适的临时穿刺工具,而失主选择先将钢笔清洗干净则是为了确保穿刺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我:
墨水瓶中的墨水似乎有淡淡的烟味。
文心一言:
如果墨水瓶中的墨水似乎有淡淡的烟味,这一新发现为之前的推理提供了更多的线索和可能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新条件进一步扩展和修正假设。
推理过程
- 烟味的来源:
- 墨水本身通常不应该有烟味,除非它被污染或与其他物质混合。
- 淡淡的烟味可能表明墨水被置于有烟雾的环境中,或者与含有烟味的物质接触过。
- 失主的行为与烟味的关系:
- 既然失主刚刚从食堂外的小卖部购买了墨水,并且立即将其带到食堂,那么墨水在途中被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 但是,如果小卖部或食堂内有吸烟者,或者墨水在存放过程中与吸烟者的物品(如烟灰缸、衣物等)接触,就可能沾染上烟味。
- 失主打开墨水瓶的目的:
- 已知失主将钢笔中的旧墨水挤入墨水瓶中,并可能随后清洗了钢笔。如果墨水原本就有烟味,这一行为可能是为了去除钢笔中原有的墨水,以便用新的(尽管带有烟味)墨水进行后续操作。
- 然而,如果失主是在发现墨水有烟味后才采取这一行动的,那么他可能是在尝试去除或掩盖烟味。
- 紧急情况的性质:
- 考虑到墨水中的烟味,紧急情况可能与烟味或与其相关的因素有关。
- 例如,食堂内可能发生了与吸烟相关的紧急情况(如火灾隐患、烟雾探测器误报等),需要失主立即采取行动。
- 或者,失主可能收到了与吸烟者、烟雾或相关物品有关的紧急信息或指示。
- 其他可能性:
- 墨水中的烟味也可能是故意添加的,用于某种特殊目的(如标记、防伪等)。但这在常规情况下较为罕见。
- 另外,如果失主有吸烟习惯,他可能在处理墨水时不慎让烟雾接触到墨水,但这通常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烟味。
结论
结合墨水瓶中的淡淡烟味和之前的推理,我们可以假设失主在食堂打开墨水瓶并处理钢笔中的墨水,可能是为了应对与烟味或吸烟相关的紧急情况。这种紧急情况可能与食堂内的安全、卫生或其他与吸烟者相关的问题有关。失主可能需要一个干净的钢笔来执行某项与紧急情况相关的任务,而墨水中的烟味可能是这一紧急情况的一个线索或结果。
请注意,以上推理均基于假设和现有信息,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以上便是我与AI对话的全过程。
基本流程是先提出一个简单的事件,然后由文心一言进行基本的分析。
接着,我再增加限定条件作为一个理论上的伏笔线索,再由其进行深入论证。当然,在提出以上条件时,我自身也有一个模糊的联想方向,而这一联想过于跳跃且戏剧性强烈,受制于线性思思维的AI应该很难直接推出,但是它能够快速精准对这些已有的条件进行合理推敲,并列举各种现实可能性,起码在写作过程中,这些分析是我一时半会儿没法掌握的。
必须提到的是,在一开始设置这个墨水遗忘在桌面的模拟场景时,我并未想到后文的假设。只是当文心一言进行一板一眼的分析列举,我才不由得想到要不要探索更具意外性的解答。
现阶段虽然还无法训练AI进行正常的推理写作,也无法指望他进行稍有跳跃性的逻辑推理(仅指日常推理写作),但是对现实可能性精准的分析罗列的确能帮助作者快速理性思路,塑造理想的故事。
另外,若是时间允许,我会尝试将这篇文章中的推理改编成一篇完整的推理小说,名字就叫《食堂墨水之谜》。
猫坂御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小市民同人(非推理)|瓜野高彦的忧郁(1) (16人喜欢)
- 原创推理|如何创作一篇了无新意的日常推理 (20人喜欢)
- 例文:【以籍杯】《暴风雪山庄事件与凶手自白信》林锗渚 (28人喜欢)
- 原创推理|如何创作一篇了无新意的日常推理 (33人喜欢)
- 不要更新!新版广播界面或将颠覆豆瓣现有的图书宣发模式及社区生态 (39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