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今日阅读
查看话题 >分析滴翠亭事件
先了解一下滴翠亭地理位置:
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栏,盖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形状如图:

宝钗扑蝶之后到了滴翠亭,“刚欲【回来】”,也说明滴翠亭只有一条路,是水上死胡同的末端。
这亭之位置独特,不会有人“路过”,如果离开必须原路返回。因其人迹流量最小,所以小红才选择在这里谈论私密之事,宝钗来这里也是跟着蝴蝶而来。
一,从小红角度看宝钗的话
既然这一折在书中没有后续痕迹,却在读者的脑补中成了一出有争议的情节,那么我们不妨也站在小红的视角慎重、严谨地脑补一番。
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
1.根据宝钗的台词,第一种可能是宝钗在岸上,没有走上这条游廊曲栏。她看见亭子边的林黛玉,林黛玉却不见了,那么林黛玉只可能进了亭子。亭中的小红却知道林黛玉并没有进来。所以此假设为假。
2.宝钗也上了通往亭子的游廊曲栏,而看见了游廊末端亭子边的林黛玉,那么林黛玉想“消失”,必须或进亭子,或返回与宝钗迎面经过才能上岸。既然林黛玉没进亭子,宝钗不可能与她迎面经过还进亭子询问。
跳开这两种可能,林黛玉如消失,必定是跳湖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小红当时懵懂,事后略思索,就可以发现宝钗话中的漏洞,继而反应过来听到她话的不是林黛玉而是宝钗。
宝钗这段金蝉脱壳的台词,重点不在“林姑娘”,而在“朝东一绕”。
二,从宝钗与小红之间的局势,分析小红的举动能否成【锅】
1.小红处在绝对的弱势。第一因她的丫鬟身份,与宝钗的小姐身份差异悬殊;第二,更重要的是小红所谈论之事,是她与贾芸搞暧昧,属于【破男女大妨】、且【私相授受】。这个罪名放在抄检大观园时,是要被撵出去的。
2. 红楼梦中的心理活动,是诠释人物的绝对答案。因为人物的心理活动,只面对人物自己,并未向他人宣之于口,不存在言不由衷或达到其他目的的企图。因此,作者写了宝钗心想“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而不是“今儿她发现我偷听”,是不容读者做别种理解的铁证。
你必须接受和认同滴翠亭事件是宝钗因拿住了小红的短儿而在担待她,你读的才是红楼梦,因为这是原文。如果你认为是宝钗被小红撞见偷听,而让林黛玉负担这个责任,你读的就是自己脑补的同人文。
三,很多人说“不管怎样,宝钗就是把林黛玉扯进局了”
这些人之所以将滴翠亭事件称之为“局”,认为宝钗在甩“锅”,除了误认宝钗的责任以外,是她们认定了小红的能量。那么请细读以上《一》、《二》,已经详细阐明小红自己秘密的严重性、和宝钗话里有明显的漏洞。
即便小红有巨大的【 能量 】,能构成一个【局】,她的行事也得遵循正常人的思路。比如假设她一直没反应过来宝钗的话有漏洞,那么
1. 滴翠亭章到八十回时间跨度有三年之久,她总得等事情真的“走漏了风声”,才开始对林黛玉的报复吧?那她等到了吗?
2.有人说即使在贾府小红报复不了林黛玉,以后抄家了小红就有机会了。拜托,抄家之后贾府都不存在了,贾府的人四散奔逃,小红这点事贾府已经不能构成对她的惩罚了,小红还要追着林黛玉报复吗?林黛玉的粉丝是真怕她不死呀?
另外,58回宝玉撞见藕官烧纸,婆子要拉藕官去见管家奶奶,宝玉第一反应是对婆子说“是林妹妹让她烧写坏的字纸”算不算把林黛玉扯进局呢?
你可能认为与宝玉对话的婆子发现未烧尽的纸是纸钱,所以婆子没有相信。但婆子与小红是否相信对方的话,与宝玉、宝钗提及林黛玉的初衷没有关系。
以宝玉和宝钗这两次事件的对比,可知在仆人面前提另一个主子是很家常的思维习惯,完全构不成对被提之人的“锅”。
四,宝钗之为人
宝钗的行事风格,原本是遇到对方的错误,要直指其非。如34回宝玉挨打,宝钗来探望,与袭人三人说起挨打的原因时,提到可能是薛蟠向贾政告了状。此时宝钗处在【或有理亏】的情境中,她仍要指出宝玉的错误:
“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纔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过宝兄弟这样细心的人,何曾见过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说什么的人呢?”
对于宝玉这样荣府的“凤凰”,还担着可能是薛蟠招致宝玉挨打的压力,宝钗仍旧要指出是宝玉不对。读者是否在这里体察一下宝钗的心理负担:她不确定是不是薛蟠告的密,如果是真的,闹到王夫人老太太那里,可能薛家在贾府都没法再住了。但宝钗的意见就是这样的,她不但对宝玉袭人直言不讳了,即使面对老太太王夫人,她也会像探春那样勇敢说出来的。
那么她面对小红这么个丫鬟时,她对小红的态度难道不是担待吗。
宝钗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且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从上文“二”,小红的秘密属于被撵的程度,她要开窗,宝钗有心理准备而小红没有。小红冷不丁看见窗外有人,还是主子,读者能想象她会是什么反应吗?她会像被鸳鸯撞见和潘又安私会的司棋一样,痛哭、下跪求饶,甚至寻短见。小红因其秘密的严重性和私密性,才选择在花神节这天所有姑娘都一起玩的时候,在滴翠亭这个非常偏僻的地点谈论的。滴翠亭又在水上,小红撞见宝钗在这里,万一她情急之下跳湖,才是宝钗所担心的“小红生事”、“我还没趣”。
五,还有人说宝钗未见过小红,就能凭声音听出是小红。请看前一回蜂腰桥章。
小红便赌气,把那样子撂在一边,向抽屉内找笔。找了半天,都是秃的,因说道:“前儿一枝新笔放在那里了?怎么想不起来?……”一面说,一面出神想了一回,方笑道:“是了,前儿晚上莺儿拿了去了。”...... 说着,自己便出房来,出了怡红院,一径往宝钗院内来。...... 这里小红刚走至蜂腰桥门前,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了。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小红一溜;那小红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好相对。小红不觉把脸一红,一扭身,往蘅芜院去了。不在话下。
此段每提及莺儿、蘅芜苑,都有庚辰侧批“是补文”,可以看出作者特地为滴翠亭章,在这里提前铺垫的。读者看不见,再说宝钗未见过小红的,请惭愧一下。
六.至于有人说宝钗为什么说“林姑娘”而不说别人,这章的前文“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大姐儿、香菱与众丫鬟们,都在园里玩耍,独不见黛玉。 ”而且“ 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 ”,加上“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 ”
此三处说明,几乎所有的女孩子都在一起过花神节,宝钗情急之中说了其他人的名字,小红会知道这不是真的;而且宝钗此番前来,就是来找林黛玉的。
宝钗滴翠亭、宝玉杏子荫,两处都是因现实中林黛玉最接近他们要提的“他人”,所以他们都提了林黛玉。
七.我曾因此章与人交流,见过最喜欢脑补的读者。曰“按照小红的脾气为人,又跟在凤姐身边做事,万一给黛玉搞点小动作,黛玉本来身体就不好,病情因此加重了怎么办?”
对于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解读方式,我只能建议挪一挪立场呢。小红被晴雯秋纹之流挤兑成什么样,也没见报复她们,何至于给林黛玉搞什么小动作?况且,读者们有时间担心小红会欺负林黛玉,不如担心周瑞家的报复林黛玉几率更大一些。不要送宫花的时候认为林黛玉怼得理直气壮,这时候又怕小丫鬟对她会怎么样了。
对比周瑞家的、小红二人对林黛玉的恶意,显见周瑞家的恶意比较大。如果佣人真的可以报复主人,佣人的能量真的可以成为一口锅,那么林黛玉会先被周瑞家的搞死,完全轮不到小红。
萧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林黛玉到底有没有见到林如海最后一面? (2人喜欢)
- 林黛玉因何生病
- 关于《杏帘在望》 (1人喜欢)
- 关于“莫怨东风当自嗟”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