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可我还是喜欢追寻意义 ——2024年6月读书小结
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探索之旅,并不在于发现新的景色,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2024年6月一共读了8本书,《堂诘诃德》《丰富的痛苦》《我书架上的神明》《簪缨世家》《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米奇7号》《感恩日记》,还有一本有声书的电子书《爆诞》。这应该是半年来最好的状态了。

我是那种喜欢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意义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读那种不需要动脑筋,又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网文,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于,读到眼睛不能承受了,读到审美疲劳了。我决定读经典。
1.《堂诘诃德》
2.《丰富的痛苦》
《堂诘诃德》好长,读了好久才读完。之前在图书馆读过一个删减版的,感觉不过瘾。这次在微信读书上找到这本书杨绛老师翻译的版本,试着读了起来。开头读到堂诘诃德沉迷骑士小说不能自拔,心里忍不住嘲笑他的傻,笑他记吃不记打,笑他总是分不清虚构与现实。可是我却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不也一样吗?
《堂诘诃德》在小说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堂诘诃德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我吃不透这个人物的内涵,因此,四下搜寻,搜到一本《丰富的痛苦》,本书中提到同时代的两位文学巨匠笔下的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堂诘诃德与哈姆雷特。“这两个典型体现着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根本对立的特性”:即堂诘诃德为别人而存在,哈姆雷特为自己而存在。堂诘诃德表现了坚定的信仰,哈姆雷特则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堂吉诃德是一个精神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虽然过于炙热的信仰让他看不清现实,他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敌人,好心救人却让小孩受了更严厉的惩罚,抢夺理发师的铜盆,还狡辩是魔法师的头盔……凡此种种,都让人忍不住想要嘲笑他,可是当你看到他对杜尔西内娅的忠贞,面对狮子、面对强权毫不畏惧的态度又忍不住尊敬他。一路上,他受尽生活的毒打却越战越勇,他是那么乐观,仿佛他从来都不会痛苦……好羡慕他那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质,他就是那个孤勇者啊。
3.《我书架上的神明》
4.《簪缨世家》
在书荒时节,翻开了《书架上的神明》,发现了几本很多大佬都推荐的书,应该是好书,随后准备安排上。其中有一本《簪缨世家》,是一本有意思的书,记录了琅琊王氏的兴衰史。琅琊王氏发源于卧冰求鲤的王祥,他被继母百般刁难,却得弟弟的尊敬和维护。弟弟王览这一支出了一位名相:王导,堪与谢安起名。在时局危殆之际,一个为晋室开发了半壁江山,一个保住了半壁江山。王家子弟“世世进取,代代努力,两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三百余年,十余代人,始终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风流不衰,冠冕不绝。”这种维持了三百余年的繁荣,在世家大族中是罕见的。以前我对这些培育出芝兰玉树,对书圣家王羲之的家族总有一股子仰慕,读完,对王氏家族的滤镜碎了一地。为了维持家族的荣华富贵,从此节操是路人,那些操作真的让人看不下去。
5.《米奇七号》
《米奇七号》这是一本科幻。我喜欢读科幻故事。也许是因为读过太多,人造人、机器人、仿生人、克隆人的故事都读过一些。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人设还是很新鲜,他为了躲避债主的追杀,而自愿加入星际殖民计划,签约出让自己的肉体,上传自己的人格,成为可以不断作死后又不断重生的“消耗体”。他算什么人?克隆吗?写作技法来看也不是线性叙事,而是过去与现在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推进故事的发展。也许是看过太多科幻,因此觉得作为一本科幻故事,这本书的创意点还是不够,情节也很一般,主旨也比较俗套。
6.《爆诞》

《爆诞》是我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选择了10本最有代表性的科幻小说,串联起科幻小说的历史,读完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贯通感。这本书我读了反复读了几遍,记忆力不给力,所以还要边读边做笔记。
这10本书,除了《海底两万里》《沙丘》,其他几本我都读过。尤其是《克拉拉与太阳》当时有很多疑问,在读完这本书后顿时豁然开朗。这些小说大都在反思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人造人、机器人、仿生人、外星人的态度,反应了“人类中心主义”。最喜欢的是阿西莫夫,我读过他的《银河帝国》系列,他笔下的机器人总是一反人们对机器人的刻板印象。最爱的机器人是《银河帝国》中的丹尼尔。阿西莫夫围绕着机器人三定律,探讨了人机和谐共生的可能性。最牛预言帝是菲利普·迪克,他预言的技术已经照进我们的现实:人们通过VR,AR技术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在网络世界里消费虚拟货币购买电子宠物和游戏皮肤,通过“刷脸”、“扫码”来认证真实身份,记录行动轨迹(想到疫情期间的行程卡了吗)……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是莱姆的《索拉里斯星》,索拉里斯星的生命是大海,一反人们对外星人的刻板印象。大海可以读取人类的内心世界,可以为那些地球科学家制造一个隐秘的客人,比如为男主制造了一个早已自杀身亡的妻子……最搞笑的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他就像一个段子手,这本书就是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胡说八道的宇宙笑话集。最温暖的是《克拉拉与太阳》,人工智能朋友克拉拉告诉我们,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只有爱才是人类战胜死亡的唯一武器,只有爱才是我们心中最特别,最坚不可摧的东西。
7.《感恩日记》
最打动我的竟然是这本有点鸡汤的《感恩日记》。看到感恩这个词语,很容易想到心灵鸡汤。但是这应该是一碗有勺子的鸡汤。这本书从开头就很戳我。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受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我总是很抑郁,很冷漠,仿佛这世界与我无关。我的心灵世界像巨人的花园,被冰雪覆盖了。现在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我不会感恩。感恩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像一把万能钥匙,能解决人生中的各种问题:改善亲密关系,修复亲子关系,提高社交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可以降低白细胞带来的炎症反应,从而帮你解压,是消极情绪的解毒剂……这本书唤起了我曾经身处大自然的美好体验,教会我如何捕捉当下的美好与快乐,提醒我看到梵高洁白杏花里的深情……
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探索之旅,并不在于发现新的景色,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感恩让我学会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当我习惯性抱怨时,我突然提醒自己,你可以换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阅读让我一次次地走上探索之旅,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去追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