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曾经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间的繁华”,许巍这首《曾经的你》一度是我的最爱。小的时候,我也像很多少年一样,做过”仗剑天涯,除暴安良“的梦,那样的梦是多少小小少年们对美好,与公平正义最纯真的期待。
01 不能自由出行的年代
长大后很久,我才慢慢了解“出趟远门”在古代已经是相当不易。在古代社会, 编户齐民的政策把大部分人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自由的迁徙完全不可能。著名的玄奘法师,想出国求取真经,也只能选择偷渡,私自混出关外。多年后法师回国,依然忌惮因为私自出关可能带来的惩罚,而在国境线外徘徊很久。名著《西游记》里唐僧不管走到哪个国家,总想着要加盖通关文牒,想来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映射。
在古代,如果有人要远行,就必须找当地的官员开具一个叫”路引“的文件,作为出行的许可文件。更有甚者,出行还需要有家人进行担保。一个没有路引的外乡人,在国境内几乎寸步难行, 除非他不走寻常路。说走就走的旅行, 对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是痴人说梦。王孙贵胄当然例外,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02 出行工具
古时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出行极不方便。马奔跑速度快,是很多人认为的出行必备。可惜在那些年代,马的价格高昂,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拥有。在唐代,一匹马的价格可是相当于九品官员数年的薪水。 如果再把马匹的训练和日常养护费用都算进去,那更是让普通人家吃不消了。古代的马车,那是富贵人家的象征,普通人只能望尘莫及。
古代普通百姓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牛车和驴车。其中牛车是可用于出行、拉货的最主要工具。可惜牛,驴的速度有点慢,不是很适合长途远行。如果连牛,驴都买不起,最终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两条腿了。路途遥远,这出行的艰辛可想而知。
03 路途遥远,费用不菲
古时出趟远门是件很费钱的事。长路漫漫,交通工具匮乏,一趟远门往往要走上几个月都不止。哪里像我们这样早上在北京,中午可能就到了云南呢。这一路的吃穿用度,花费也少不了。 古代商业不发达,很多地方有钱可能也买不到东西吃。所以,出远门可能还需要随身携带足够的粮食。 普通的人家如果没有足够的银钱物资,除非一路有工打,或者有热心人帮助,不然也是走不远的。
花费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行路的安全。出门在外久了,可能染病,也有可能遭遇一些意外:比如凶猛的野兽或者是拦路打劫的土匪。这一路艰辛,人们能够平安走到目的地已经是幸运。普通人如果还需要为出门的花费发愁,为自己出行的安全担忧,那大概率也是没有太多的余力去铲除世间的不平事了。
看,在古代出趟远门已经是这般不易。“仗剑天涯”?那终究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