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挖煤流水账之秦王点兵(下)
菊花顶休憩午饭
12:30,历时6小时,路程 5km (哭笑.gif)。终于来到了菊花顶上疑似碉堡的废弃建筑。大家开始吃午饭,狗头军师分了些零食,桥喝下一口保温杯里的冰可乐,引起了众怒,给大家分享了水果。
这时仍然能看到君子顶,也是,才沿着上下弯曲的山脊多了1.5km,可看到那边黑云压顶,貌似快要下雨,我站起来回头拍了一张。另外还看到另一个方向远远的有片云也在下雨,在山林间清晰的用雨丝画出一片区域。

融入僵尸后队开始摆烂
准备继续出发,我心中估算了一下,据下个位置点秦王点兵有2.5km,距终点还有7km左右。按1km/h的配速估算也还有7小时,也就是,保守估计晚上8点才能到达终点。此时的南方快6点半点天色渐暗,7点半则天全黑。而从秦王点兵开始的下山路是一条溯溪谷下山的路!肯定湿滑难走。
上菊花顶的正顶打了卡,没一会我们又出发了,全队都开始隐约共识,今天要走夜路了。
但是,一想到怎么都是要走夜路的,我反而不急了,既然已经这样了为什么先不好好享受一会。而且尾队速度决定了全队速度,我决定从这里开始摆烂,好好欣赏山野风景,然后收个尾。于是中途休息时,我假装系鞋带倒鞋里的沙子让他们先走,顺利留在了最后。

天气风景都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时美得不行,人烟在山下离得很远,白云蓝天阳光鸟叫以及我屁股下被压扁的绿油油小草,我静静地放缓了一下还在找路的脑子,心里想起很多往事。坐了一会,怕队友们担心,又赶紧跟了上去。
拱路的队伍最辛苦的是前队,路迹被蹚出来之后,后队只要看到痕迹跟上就行,省很多体力。我回归本性无缝融入了僵尸尾队。而原本在僵尸尾队的变态录开始忍不住他的变态本质,冲进前队。
登顶秦王点兵
16:20 ,历时约10小时,当前路程7.5km,海拔896。一路山脊灌木,终于达到秦王点兵。

山顶一块平躺的小石碑上刻着“秦王点兵”四个字,可我在山形上实在看不出来这有啥关系,倒是远处可见的大片龙须草十分好看。龙须草又叫针草,被用来编制草席。听说有座山叫龙须顶顶上很多龙须草,之前想去来着,秦王点兵之后就去了,这又是另外的故事。

开始下山
16:30,距计划的终点约还有4.4km的路程。秦王点兵顶上拍了些照片,终于要开始下山。不一会终于看到全程路上第一条驴友布条(有些队伍来了之后在树上系上布条,用于指路)不过已是相当陈旧的样子。
刚开始下山,僵尸我对僵尸摄影师和他女友僵尸M说:“从这里,我们就开始下山路啦。”刚说完两分钟,就啪啪打脸迎来一个上坡,他俩问:“不是下山了吗?怎么还往上呢。”我解释:“也不能直直往下,那怎么受得了,上上下下总体向下的嘛。” 摄影师在我身后对着M说:“我算是明白了,敢情这个下山和股市下跌是一样的曲线,也是要骗人入套的”
走过几个树林,开始出现了溪流,也就是慢慢走入我们接下来的溪谷地形。因为离天黑不远了,想更快下山,狗头军师决定放弃原来的规划轨迹,换一条更短的溪谷路径下山。大家都在行进,没有多说话,我还没来得及问具体怎样,狗头军师已经不见踪影。

下溪谷,尾队掉队
偏离了原有轨迹,我和方芳,摄影师,还有M,走在最后,石头开始渐渐变大,尾队的速度变更慢了,而本来能看见在我前面的无风和桥也逐渐不见踪影。
我开始加速,起码能看见些前面的身影,也能让后面的人看到我的身影,希望能跟上队伍不必自己找路,而摄影师则照顾着女友M和方芳在后面。
虽然我的手机里还有路网(老旧的轨迹集合成的路线网络,官方在17年已经不再更新),在路网上这也是一条细线,说明这条路网极少人走,可能有很不多确定的状况发生。
除了脱离轨迹之后害怕迷路,加上尾队四人都没有对讲,还有方芳之前告诉我她这次忘了带头灯。现在m和方芳就已经因为河谷石头落差大的路况减速很多,更不要说等下天黑她又没灯了。
在树林里我可以观察折断的树枝,草叶倒下的方向,被蹭开的青苔,泥上的鞋印等痕迹,大概判断前面的人往哪边走了,而在溪谷中,我很难在石头上找到痕迹,毕竟石头上很难留下什么。
我有时又怀疑前队是不是走在溪谷边上的丛林里,那里我倒是看到一些脚印。溪谷越来越宽,宽得有条马路大,石头的落差也越来越大,有些有一人多高。
狗头军师接应尾队
有些焦急的我,不时发出一些喊声,也还能得到前面的回应。终于在一个拐弯,看到无风和桥在石头上等我们。摄影师和m还有方芳还在后面,我和无风和桥先互通了信息,确认了河谷方向无误之后,桥用对讲呼叫狗头军师问他有没有带后备头灯,但没有收到回应。
收拢了队伍,我们暂时变成了一行六人。沿着溪谷继续往下,虽然看不见了更前面,对讲也没呼到狗头军师,但是和无风确认了方向没错,而且有了无风和桥我安心了很多。
按照我对狗头军师的了解,如果尾队掉队他一定会在前面某个地方等着,说不定等得无聊了还要去蚂蚁森林收下能量喂下小鸡如果有信号的话。果然,没一会就看到狗头军师和轩仔在石头上坐着等我们。
交代了后队的情况,商量了一会,由于天色渐暗,我和桥和轩仔决定先下,而狗头军师和无风等摄影师,M和方芳,和他们一起下。
重新组成中队
于是我和桥和轩仔重新组成了中队。只是头部不知已跑去哪里。
此次行程又臭又长,我的游记也写得又臭又长,爬到这里和写到这里的我虽然处在不同的时空,心里想的都是:“结束吧!赶紧的!”
下降了一段,天色已黑。石头的落差变得更大了,大到有些地方我爬不下去,河谷也变得更宽了,宽到有四条车道大,并且中间还有一些树木。大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喜好选路,我们三人选路各不一样,比如同一块石头我从石头陡峭的边沿小心踩过去,轩仔从顶上爬树过去,桥则直接滑下水湿个半身河里走过去,但我们速度却差不多,所以彼此都在前后左右,但这也比尾队快很多。
开始还能看到尾队的灯光,渐渐也不见了。桥拿出对讲,call 了一下狗头军师,结果先回应我们的是前队,前队在我们前面有200海拔落差的地方,后队在我们后面有180海拔落差的地方。互报安全后大家继续向前,此时天已经全黑了下来。

我和轩仔和桥,先后带起头灯,打开了光亮。先前我和轩仔还留意着不要踩到水里,天黑后轩仔脚滑入水湿身了,我也自暴自弃选择了直接入水。不翻石头不翻树了!
小水洼,踩!
大水塘,蹚!
深水潭…绕一下^_^。

不知道走了多远,又下降了200海拔,对讲机传来前队的喜讯,他们上机耕路(村落附近的沙石小路)。并告诉我们继续沿着河道走,走到和原规划轨迹重合的地方,往左手边有个小坡上去,上去了之后就是机耕路,沿着机耕路就能回到和司机师傅约定的地方。听完我们想把信息告诉后队,无奈也许落差太大,离得远或是信号不好,始终没有在对讲里联系上后队。不过狗头军师在后队收尾,我们都坚信就算没有收到信息他们也会自己找到路径。
终于回到机耕路
天越来越黑了,河道也越来越宽,轩仔显得越来越急躁,好几次问我前队是不是说的右边山坡,这里有个坡会不会就是这个?他俩的手机里没有路网,我看了之后只能告诉他们不是这里,我们要继续往前。
我记得我听到的是左边,轩仔说他记得听到的是右边,我们让桥用对讲再问问前队是左边还是右边,但已经联系不上前队。轩仔在前领路,一直向右靠,但是其实在路网是沿着河道向前并没有向左向右。因为我们一直靠右,我们三人随着右边走进了右侧更小的副河道,前进了一段就发现副河道比主河道低并且逐步下陷很多,中间更有树木遮挡,我已经没办法在视觉中判断我们有没有离主河道越来越远。
在副河道前进的过程中,我脸上几次挂到了蜘蛛网,我的心咯噔了几下。前队才过去没多久,如果他们走的是副河道就不应该在明显的通道上有蜘蛛网。我叫停了轩仔和桥,拿出手机确认方向,幸运的是我们虽然偏离了主河道,偏离了路网,但是方向是对的,只要我们继续向前就一定会碰到原定规划轨迹路径,也就是机耕路。不愿再折返的我们继续向前。
又走了大概十分钟,轩仔在前面大叫,没路啦!!!我和桥后脚赶到。感觉我们进入了一片沼地,比之前的路段都平坦很多,河水分开流向两个方向,一边看着像树林,一边看着像草丛,对照了方向,我们选了草丛。轩仔让我走前面用登山杖来“打草惊蛇”(因为他没登山仗),后来他可能想到了绅士风度或者尊老爱幼之类的,没等我反应过来又冲在了前面。草丛很短,半分钟不到,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约四五米宽的小河。
轩仔还在急躁地大叫,向右,我们应该向右,当时我真的很想敲晕他。我和桥观察后发现,河对面向上的山坡上有垃圾!有垃圾!就表示经常有人通过,经常有人通过就表示有路!!
我抢先说,可能是向前,你们等等我上去看看。便开始涉河到了对岸,然而轩仔和桥并不打算等等,跟着我一起涉河上了山坡。柳暗花明。一分钟后我们三人出现在了一条平坦的机耕路上。
在机耕路上对讲里联系上了后队,互报了平安,并告诉他们我们回到轨迹的方法。
沿着机耕路走了十几分钟还是半小时我已经记不清了,终于看到了司机师傅以及前队的队友们。又过了半个小时后队也出来了。
安全返程
21点,上山下山历时14小时,全队终于开始顺利返程。最终我的轨迹记录是11.4km,中间有些丢失的地方。
后记
该次行程可以列入我挖煤以来的前三难,特此记录。ps:前一和前二是另外的路线。
活动结束后,我经常在活动群里关心大牛:“大牛,我被蜇的手臂已经肿得老高了,你的嘴唇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