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4M7W2 7.8 - 7.12 一周读诗记录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避暑信船轻浪里,游戏,夹岸荔枝红蘸水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玉碗冰寒消暑气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 云阔远扁舟 那更青春过,一瞬都秋 月落参横,红炉点雪,一枕槐安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弓背霞明剑照霜 秋风走马出咸阳。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详细内容请查看下文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唐】孟浩然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竹林深笋稚,藤架引梢长。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物华皆可玩,花蘂四时芳。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朱敦儒(宋)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这首词是建炎年间,作者避难江南,舟行长江时所写。上片从船上所见,引出对承平时期即“靖康之难”以前隐居生活的回忆,暗寓时移世变、身世飘零之感。下片直陈时事,痛心“妖氛未扫”,敌寇猖獗,英雄无觅,报国无路,只能“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洒江天。全篇即景抒情,间以叙事和义论,声情悲苦,忧时伤乱,表达了词人对国事的关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周一 菩萨蛮 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唐宋词中写岭南生活的作品不多,除《花间集》中欧阳炯、李珣的几首《南乡子》外,当推此阕写得较好。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在意境上似比欧、李词更为深远。 李珣的《南乡子》也写过乘船,也写过荔枝,云:“避暑信船轻浪里,游戏,夹岸荔枝红蘸水。”但比起此词,尚嫌浅狭而轻俏。像这样色彩艳丽、意境阔大而又迷蒙的名句,在唐宋词中似不可多得。 周二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蔡挺曾于仁宗朝知庆州(今甘肃庆阳),在那里,他多次打败了来犯的西夏;神宗即位,加天章阁待制,知渭州(今甘肃平凉),他又训练士卒,使其“甲兵整习,常若寇至”。正是这种自豪感激励着他,从而写下了《喜迁莺》这样慷慨雄豪的词篇。 秦所筑长城之土皆紫色,故称长城为「紫塞」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 櫜鞬是装甲冑、弓箭的袋子,锦领指战袍。这里是说衣甲鲜明的少年将士深觉从军守边之乐。 唐代边塞烽火台每夜放烟一炬,称为“平安火”。元稹《遣行》诗说:“平安火莫惊。” 古代战争同化?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二句,一反前情,忽作悲愁之语。其实,这正是词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的结果。由于作者后半生多在穷荒边塞,且多属太平时期,因此,他自然会生出岁晚难归,年华空逝的叹息。不过,以此忧郁的分量与前面的高亢豪迈相比,其比重又是极小的。因此,它就不至于伤及全词慷慨豪迈的基调。 北宋写边塞题材的词,留传下来的极少,以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首为有名。而蔡挺此词,魏泰《东轩笔录》卷六亦称其“盛传都下”。两词皆作者亲历边郡所咏,写出了真情实感。蔡词艺术上精粹不及范词,气势昂扬,也是值得一读的。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唐】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晩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蝶恋花 玉碗冰寒消暑气 晏殊(宋) 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莺舌惺松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 雨后初凉生水际。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眼看红芳犹抱蕊。业中已结新莲子。 蝶恋花·出塞 纳兰容若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周三 季夏乡村观荷偶得 村野沐晨光,瓜藤越老墙。 熏风催稻熟,热浪送荷香。 涉水将莲采,攀枝把果尝。 客人常忘返,对月举壶觞。 当代田园诗,富有生活乐趣。朴实无华之意 满庭芳 促织儿 张镃(宋)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把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志向选择寄寓在所咏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体,而且要使词人的主观情志与听咏的客观物象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张鎡这首词就达到了这一境界。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满腔忧愁,去看海棠依旧 已是海棠花谢,西园落红无地 天公劝你重抖擞,化作春泥更护花 周四 满庭芳 波溢流光,叶喧游雀,晓风侵袖还收。 浪微鳞蹙,云阔远扁舟。 芳草才经沃灌,泪凝碧,隔夜清愁。 缘何事,余悲攒恨,万里射酸眸。 休休,怀此意,难温旧梦,轻老沧州。 那更青春过,一瞬都秋。 尤苦乾坤磨蚁,便归去,未与盟鸥。 黄沙乱,前期负尽,奈后约悠悠。 周五 贵逼人来不自由, 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 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 谁羡当时万户侯。 满江红·暮春 [宋]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很少读稼轩的婉约词。这是常见的伤春恨别题材。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词的常见章法。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一句颇为夺目。寒,此谓花朵瘦弱。下片写难以与思念之人重逢 点绛唇 周邦彦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歧恨。 赏析: 一首写怅别的秋词。末句最好,写黄叶有情有心,特地来慰孤客之心。但细想一下,黄叶终究是死物,如何能慰人心?一切不过是词人自作多情。因此,黄叶越是体贴,越是衬出词人的寂寞与不舍。这种写法,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饱含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