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至7.14-与曲畅聊天记录的梳理情况
晚的大闪电你看了吗
我觉得being就像闪电
你不必非得求什么意义
存在了,独一无二的闪了就是意义
甚至不必闪过
存在不需要印证
一场闪电有人看到有人错过,但不必求证,它知道自己存在
你,我,在自己的宇宙里都是闪电,是闪耀的一刹那,也是闪耀的原因,和闪耀的结果。
要什么意义,我就是意义
是“谁”骂了“你”,被骂的是“谁”,产生了什么情绪或感受,这个感受真的存在吗
其实大部分时候,不是别人的负面评价刺痛了我们,而是我们的内心有一道裂缝,允许这些负面评价进入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中。
同时,在这样的互动关系里,还存在一个心理学现象:投射。
什么是投射?
投射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潜意识里不能接受,不愿意面对的那部分,比如自私,愤怒、怨恨、嫉妒、恐惧、脆弱,以及自我的认知,丢给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或者事情上面,让别人来面对和承担这份羞耻,这份“坏”。
比如反复提醒孩子手脚快点的父母通常是:不喜欢自己的拖延;
喜欢对他人外貌大肆评判的人:内心是隐藏着深深的身材和容貌焦虑的;
同样,有时候我们喜欢抱怨、愤怒、指责,甚至怨恨别人,是我们自己的身上不能承受某些事情,于是我们把这种难受的,难以面对的感觉丢给外界,丢给某一个人,某一件事。
这些统统都是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