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爆破工
在《天地间的一课》一文中,我写过我的父亲老王在藏区的故事,可他的故事怎么能只在藏区呢。今天我想写写老王在海上的故事。
老王现在在舟山一个小岛的海域上工作有四年了,他所在的船编号是恒工16号。每年也只有在年前才能下船赶回东北去过年。海上生活是枯燥甚至是暴躁的,可是老王却乐在其中,他喜欢宽广无边的地方,像玛曲的草原雪山,像广袤无垠的大海,身处浩渺,也能疗愈他内心的狭窄。
老王能进入船上工作,还得说起2008年他脑子一热的要考海员证,四十多岁的老王拿起航海英语和专业课书本,和上高中的我一起,挑灯夜读,往往我准备睡了,老王的卧室灯还亮着,偶尔伴随着东北口音的散装英语“port"或者”Right turn rudder",时间久了,连我都知道左转舵和右转舵的英语单词了,当然,不是每晚他都这么头悬梁锥刺股,有时我悄悄从门外看他,发现他在看我买的《搜神记》一类志怪书籍,我一直认为老王是属于有聪明脑子的,他并不是和我一样只会死读书,所以,去大连海事大学考试的时候,很轻松地就过了笔试。但他唯一胆怯的考试便是跳水,十米高跳台,老王一手捏着鼻子,一手捂裆,全身绷紧,脚尖绷直,垂直跳入水中。事后,在他讲述跳水过程时,压下一大口白酒,好像这口白酒能给他壮胆似的,他说:我这辈子恐高厉害,站在十米高跳台我连眼睛都睁不开。当时真想掉头就回去,可是回去多没面子。“”所以你就硬着头皮跳下去了啊?我紧接着追问道。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竟有种本该如此的感觉,在我印象中老王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就算有,咬咬牙就能过去。
顺利地考下来海员证,办好签证和护照,老王如愿踏上了通往新西兰航线的货轮,行程八个月,上船的前两天是新鲜的,波澜起伏的海面,拍打甲板的海浪,蔚蓝的大海折射着阳光亮晶晶的。然而美丽的背后是夜晚能吞噬一切的大海,在货轮行驶到福建海域时,一场风暴突袭,正逢夜晚,电闪雷鸣,闪电过后,大海又变成黑洞一样的墨色,巨大海浪在推动货轮,老王一众海员腰间缠绕粗麻绳,在船头压入水中时,各自抱住身边的固定物,防止被冲入海里,当大浪打过去,船头浮出,大家紧急固定甲板货物,海中的货轮就像一艘玩具船一样,浮浮沉沉,受尽海浪的摧残。不知过去了多久,风暴散开,海面趋于平稳,货轮终于不再摇晃,老王下定决心,他要在福建港口停靠后下船,他不干了。环游世界的航海梦就这样落下帷幕。 如果就能这样安稳地生活下去,那就不是老王了,在他经过四十个小时的火车回到家后的几年,一个电话又让他的海员证有了用武之地。
这通电话来自舟山海域的船长电话,他说:“老王,你想不想来船上工作,不出海,绝对安全,海事局监管。”于是,老王匆匆收拾行李,在正月十六的早上乘着飞机去往舟山,这也是老王第一次坐飞机,经过气流颠簸时,他听见同伴说:“哎哟,这天上的路也不平啊。”老王想着,不止天上的路不平,恐怕以后在船上也不再有陆地上踏实啦!下了飞机,坐大巴到衢山镇,来到小岛上,等了一天的交通船,这才辗转来到恒工16号大船上,这一片海域上还有很多的作业船,老王负责炸药爆破工作,在他做爆破手的这几年,老王会给我拍一些视频,通常视频里对讲机传来:“起爆开始,5、4、3、2、1,启动。”随即,平静的海面上炸出十几米高的水柱,这是在炸礁石,清理拓宽航道,工作虽然简单,但也充满了危险,我经常能看见需要爆破时,几个人将几公斤的炸药随便扛在肩上。在去年,爆破工作被公安局接管,安全系数增加了,老王也随之闲了下来。
他是闲下来了,可是他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从小到大对外面世界的感知,全都来自老王,即使我现在身处社会,可是我还是喜欢听老王口中的他乡经历,就像他带着我去看我没见过的世界。我们下个故事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