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别区分的延伸思考
前几天看到一个草原女骑警的视频,穿起正装来以后,不仔细看,还真辨不出来男女。想起来一件事,今年年初拜年的时候遇到小侄女,她剪了个短头发,我也没认出来,还以为是谁家的男孩儿。前段时间在街上遇到留长发的男人也一时出现了认知混乱。也因此诞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大街上是男是女扫一眼就能分出来,换上衣服,剪个头发就认不出来了?人辨认男女,或者说分辨事物是靠什么特征来识别的呢?
想了一下,大概可以靠:性别特征,头发,身体骨骼特征,肤色,声音,气味,脸,表情,动作习惯,行为风格,穿衣着装的打扮,使用的物品,生活环境,社交圈子的角色等等。
然后我发现,身体特征是根本,但是男女呈现出这种巨大的可以一眼分辨出来差别,却不是性别特征带来的。毕竟不管男女都会有高矮胖瘦,皮肤黑白,头发长短,这之间的区别有,但是并不大,就像人很难一下子分辨公牛和母牛。真正让人区分如此大的是社会角色带来的凸显特征。衣服,饰品,化妆,语气,行动方式,行为习惯都可以凸显了女性化的特征,这个女性化并不是生理上的女性,而是社会意义上的女性。
所以当一个女人不去凸显女性化的特征,就不能被迅速识别出来,而一个男人凸显出女性化特征,也会让人下意识的认为他是一个女性,我在网上看跨性别者的猎奇视频的时候就有这种情况。除此之外,人默认的行为模式很大一部分也是建立在社会认知,同样的人为什么打扮,化妆之后,人会觉得她变得更漂亮了,因为她身上呈现了更多符合社会角色认知的识别特征,变得更具吸引力了。类推之后,男人也是一样,当人表现出更多的符合男人社会角色的识别特征的时候,应该也会呈现出更大的吸引力。
只是社会意识并不是固定的,社会角色的性别特征也并不固定,而是跟随大众社会意识的的变化而变化。另外就是特征识别并不只在个人身体,衣着打扮上体现,同样在个人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使用的物品,生活的环境,所处的社交关系中体现出来。毕竟人的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是相互联系的。
分辨事物或许也是可以从其在社会中的价值和精神价值来判断,而不只是从物理上的价值去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