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幼崽成长初期的心理观察
都说三岁前是人格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知知和她周围的多数孩子都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性格特征,虽然还是很难分辨天生和后天的占比多少,也有孩子成长速度不同频的各种因素在里边。就浅说说身边看到的一些我认为后天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吧。
身边接触到的95%孩子都是父母学历良好(985/211/硕士/海龟),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但并不代表父母懂得如何教育。这点真的要对所谓高学历祛魅,就好比有的人学习好但不懂得怎么给别人讲题。尤其小孩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与成年人不太一样,三岁以内并没有学习所谓的书本知识,但孩子也是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周围事物、塑造思维方式、性格。但很多人似乎忘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总是以成年人的评判标准去要求孩子。
先说个让我觉得特别特别可惜的孩子,非常乖巧,性格也好的小姑娘,家教也很好,和知知差不到一个月。家里老人+阿姨带,父母工作很忙,每天很晚回家。老人年纪比较大了,不愿意出门,又不愿意放手让阿姨独自带孩子去附近,就连在小区里玩也得老人陪着看着。甚至最夸张的是孩子只要离开他们身边超过5米了就开始吓唬孩子:那里危险、跑远了就跑丢了。老人这样过于谨慎的结果就是孩子性格有些面,但我能看出来孩子本身并不胆小,因为有很多次她和知知玩得很开心了,俩人一起往远处跑,她一点也不害怕,也有很多次我们说要去旁边小公园玩一会,她会和阿姨老人提出来要一起去。说明孩子是希望接触这个世界,希望有丰富的体验,希望成长的,但几乎每次都会被拒绝,因为老人不愿意走路嘛,又不想让阿姨自己带孩子跟着我们去。有一次她又说想和我们一起去,她家阿姨和老人一块骗她,说要回家取个东西再出来。其实孩子并不傻,已经知道是在骗她的,估计平时没少这么忽悠孩子,孩子就开始有情绪了,生气打了阿姨一下,但也不是大哭大闹那种,有脾气又不敢痛快发出来。我因为有点事后来折返回小区一趟,看到她阿姨和老人拉着她往家走,小姑娘闷闷不乐但又无力做主,真的很心疼,连基本的在家门口小公园玩耍权利都没有。
她其实还有个姐姐上三四年级了,知知也非常喜欢她姐姐,还曾经跟我说想要个一样的姐姐。我第一次见到姐姐就瞬间明白了为什么知知喜欢她,长得好看性格又好,说话有条不紊还轻声细语的。那次她看到我和知知爸爸两个人都在楼下陪玩,跑过来和我聊天,陆陆续续问了我几个问题:你们工作不忙吗?你们每天都能下班这么早么?你们都有时间陪知知玩吗?那你们周末也会带她出去玩吗?因为当时又要分心看孩子,我只是回答了她的问题,又觉得哪里不对,回家以后一琢磨,这个孩子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她很渴望父母的陪伴,因为她爸妈每天都回家很晚,她也要写作业,很少陪她俩下楼玩,可能周末她还需要上课或者父母要加班也很少带着出去玩。她看到知知有我们陪着玩很羡慕,在“调查”看看这个情况是不是偶然,别人家和自己家有什么不一样。
知知另外一个小伙伴性格和这个小姑娘截然相反,脾气很直,有时候发现自己并不能掌控别人、别人不听她的、事情不如意的时候就会大哭大闹发脾气,甚至使劲打阿姨。其实哭闹的原因无非就是,她想玩什么,知知不想玩,总之是俩人意见产生了分歧,或者她想做领导的角色发现知知不听她的,然后她就开始嗷嗷哭,知知看她闹都习以为常了,每次都特别淡定,就跟一个很老成的人看一个幼稚的孩子撒泼打滚,有时候接着玩她自己的去了。用我家阿姨的话说,可能是家里太惯着了,家里有个大很多的哥哥肯定也让着她,加上爸妈也比较宠。我分析是孩子本身属于外向型,表达方式也是比较外化的,家里也给她表达的空间了,所以遇到不开心的事不会像上面那个小朋友忍着,情绪释放会比较明显,加上现在这个年龄段是自我意识萌芽期,想有掌控感,但不知道怎么面对失败,还得慢慢学会怎么控制情绪、理性的去解决问题和沟通,只是时间问题。
还有一个小朋友也是让我觉得有点可惜+可怜,家境好也很可爱,但父母的确太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了,导致孩子性格比较别扭,而且这半年给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别扭。妈妈总出差不在家,爸爸在家也不算多,平时没有老人在,有阿姨,正常来说孩子的基本日常需求应该是比较依赖阿姨的,但阿姨又总换,换的非常非常频繁,最长的一个也就待了不到一年吧。就我知道的几个都是阿姨找借口不想在她家干了。平时孩子遇到一些情绪上的问题了,爸爸也没有耐心去和孩子沟通,觉得孩子说不明白、他也理解不了、猜不出来原因,就认为孩子很矫情,直接上手打了。
前段时间我去幼儿园开一对一的家长会,碰到她们户外活动结束,知知看到我很开心,跑过来各种腻歪,有的孩子对我有印象就跑过来好奇的看看然后打个招呼。这个小朋友看到我在,上来就告状,说知知刚才手湿的摸我衣服。她们下楼有玩水,每个人都有点湿湿的,老师和她说知知应该不是故意的,你可以和她说一下别碰到你。然后她就当着我面说知知你别碰我。知知说好的。从我的角度我并不觉得这是偶然,她对知知经常会有不友好的态度,比如上次春游知知邀请她坐一起,她就敌意很强的说“我就不和你坐,我要和我妈妈坐”,还一直拒绝和知知拉手。平时也会时不时说“我不想和你玩”,最近还说知知穿的某件衣服难看。有时候知知会说我游泳什么的,她明明不会游也没有在学,一定要争辩说“我也会”。
我是不愿意明着去告诉孩子不要和谁谁玩的,而且知知感受到她这几个月越来越不友好的态度,已经开始疏远她了。主要知知也不是那种会吃亏的孩子,我问她那个孩子说你衣服不好看,你怎么回答的呢?知知说,我也说她衣服不好看啊!
孩子的这种行为背后的核心问题还是在家里没有得到稳定的爱和足够关注,不知道哪天妈妈就出差了,不知道啥时候阿姨就换了一个,细节上言谈行为的教养也是有缺失的。告状的事情我分析是有羡慕和嫉妒在里面,因为看到知知和我黏乎,她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说明孩子是有情感需求的,渴望被关注,但不能用好的方式表达出来,自己也处理不了这个复杂的问题,只能用这种不友好的本能方式处理,“我不爽,我也让别人不爽”。像知知得到了足够多的爱和关注,现在已经开始有“我开心,所以我也想让别人开心”的利他行为。之前有几次她换阿姨,知知不是很开心,还表现出了担心,我们觉得她是代入了自己,觉得换阿姨不是好事,这应该也是最最初级的同理心吧。
但并不是所有人能理解她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去选择不计较,不理解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个孩子性格不讨喜,不友善,甚至会觉得怎么心思有点坏。等再长大点可能还会有其他不讨人喜欢的行为出现,孩子也会在人际关系上进入一种自我否定的循环。
那天家长会结束我要走时,知知不想让我走,想让我进教室陪她玩一会。我安慰她一会阿姨就接她回家了,妈妈要去上班。她不是很开心。这时她的另外一个好朋友过来了,这个小朋友最近几个月开始每周和知知一起在机构上游泳课,因为她刚开始有点怕,我和老师商量给她俩上了几节二对一的课,让知知和她一起游,带她,帮助她适应。然后这个小朋友看出来了她不舍得我走,站在旁边陪着她,还说你们抱抱吧,不知道她是指抱抱一下然后就可以说再见了,还是觉得知知现在需要我抱抱她安慰她。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对正常、有爱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的想法。
身边三岁半四岁多的孩子已经多少会表现出家庭教育带来的性格、行为、语言习惯等,得到了足够爱的孩子已经能发展出利他行为,模仿在家学到的方式去关心他人,对玩得好的小伙伴表现出关心在意,分开时会失落伤心。会开始有固定玩伴的概念了,最近暑假小区里的两个小伙伴都不在这住,她晚饭后都不愿意下楼玩了。真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足够的爱去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
小耗子养花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四岁四个月、五个月的知知 (2人喜欢)
- 四岁三个月的知知 (2人喜欢)
- 四岁两个月的知知 (2人喜欢)
- 四岁一个月的知知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