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寻找快乐
上篇日记说到旅游被全民娱乐化之后,让人丧失了连接当下的能力和意识。
我能理解这种娱乐化,因为生活真的太苦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无限地遁入和依赖这种刺激。
大部分人非但未能从中得到真正休息,反而养成对这种娱乐的过度依赖,赋予这种喘息本身一种独立于思考之外的意义。
于是,我们又很自然地陷入了对旅游极致体验的追求。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平时都这么苦了,去旅游肯定得十全十美,全部得顺心顺意才行。
我们应该自问的是,为什么我需要去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寻找快乐。
人应慎重选择居住(长期发展)的地方,而不是旅游的地点,如果你喜欢居住的地方,那就天天有旅游的快乐。
上篇日记中提及到的生活惯性,并不是指随便,恰恰相反,正因为非常认真和执着,需要考量的因素过于繁多,就容易暴露人性的贪婪本质。
不仅顾此失彼,还常常会让人本末倒置,放弃那些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即那些能滋养身心健康的东西,转而过分追逐感官享乐和身外之物。
人生扎根发展的地点选择,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关系交缠的一个决定,就业领域优质品牌的集中程度、当地人才的竞争程度、与父母距离的远近、伴侣的发展等等,每个看起来都非常重要,似乎都能够左右选择。
综合考虑之后我们往往会得出一个有些模糊的决定和一个并不十分如意的结果;多年之后的某个瞬间,我们会有何以至此的困惑。
但年复一年,变动成本已经变得几乎不可承受。
我们也慢慢地变得躁动不安。
这种躁动不安隐藏之深,常常让我们不明所以。
即使当下没有与人产生冲突,但总感觉有一种涌动的情绪在扰乱心神。
这种涌动的情绪,就会慢慢转化为某种完美主义,某种必须要顺我心意的执着。
对旅游极致体验的追求,就是这种执着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的人,在旅游中才会那么极致地追求体验的完美性。
这种不满足,小到可以是被逼长期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大到可以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出现了重大问题,或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选择了现实,不一而足。
现在路面上越来越多一点即爆的争吵,也是同样的道理。
经济下行,大家本身就积了满肚子气,在路上随便被人碰一下就要爆炸,本质上就是一种短期性、只求爽感的代偿行为。
所以,当你在旅途中因为某种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发脾气的时候,应该想想:我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要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追求完美的快乐?
© 本文版权归 Christopher 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Christopher R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感受,理解,有必要时再说话 (6人喜欢)
- 我们这不断无意识地让渡自由的一生 (9人喜欢)
- 坚持就是不断打破完美预期的过程 (4人喜欢)
- 警惕压力下微量创伤的累积 (9人喜欢)
- 20 我们越远离自己,能量就越低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