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学生填高考志愿:信息差有多重要?(一)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为湖南县中毕业生指导高考志愿填报的公益项目。
今年同样延续了这份志愿工作,在7月2日结束了本科批的填报。现在湖南正在进行投档录取,非常期待我的学生们能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此外,我的妹妹也是今年高考。给她填志愿的过程中,我真是经历了一场非常漫长的心理拉锯战。
在志愿指导工程中,我有一些收获、纠结与困惑的心情,想记录下来。本文也会分享我的指导经验~找不靠谱、动辄价格上千起跳的高考志愿咨询师,真的不如自己DIY。
因为篇幅,会分几部分来写吧🤔 (一)高考志愿填报基础知识扫盲&农村学生能利用的政策规则 (二)我给农村学生报志愿遇到的几种典型情况 (三)上大学之后怎么规划
高考志愿怎么填?
我会先来介绍高考志愿的填报规则和方法(注意这里的经验只适合湖南地区!不同地区规则不一样),再来分享怎么为自己选择专业。
了解填报规则和方法
专业和专业组
湖南省的志愿是「高校+专业组」的形式,一个志愿是一个「高校」+「专业组」。一所高校可能会有多个「专业组」。
「专业组」顾名思义就是一组专业,组内可能会有:电子信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等多个专业。
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考虑到某个「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都是可能被录取到的。
这也意味着,填志愿时看专业组最低投档分数线,是不准确的。必须要清楚组内每一个专业的录取分数。
举个例子:湖南大学物理类103组的最低投档线是622分,但103组内有40多个专业,包含数学类、新文传播学类、电子商务、机械类等等。(为什么一个组里专业这么乱?别问,问我也不知道🤷)

想上湖南大学103组的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热门专业,就要看这些专业具体的分数。通过官网查看,电子信息工程的最低分是631分,比103组最低投档分高出9分。
如果一位624分、想读湖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生,只看到专业组的最低分是622分而鲁莽报考的话,大概率只会被电子商务、金融学等专业录取。

提前批和普通批
提前批分平行志愿和单个志愿。
平行志愿是可以填报多个志愿,能填30个院校专业组,包括军事类、师范生类等。
单个志愿是只能填一个志愿,包括免费医学生、农技特岗、农林特岗、核特岗等等。
提前批大部分志愿都是能包工作分配的。所以对家境困难、成绩好的学生,会优先推荐报考提前批。专科提前批同理。
今年湖南提前批的分数已经出来了,师范生和核特岗的分数同样高到离谱。但像农技特岗、水利特岗、林业特岗,会存在当地没有人报,需要征集志愿的情况。因为这些特岗限定了学生的生源地,本县一般只招1名或2名学生,很多学生觉得没机会或者不了解就没有报考。

算同位分去筛选志愿
出分之后,要将自己的分数对照着一分一段表,去换算同位分。
比如我今年是物理类557分,全国性加分位次在36446,对照去年的这个位次换算是558分。我就用558分去看去年的录取分数线。
在去年的湖南本科批第一次投档线里,上下10分左右去筛选分数理论上能被录取的志愿组。(经过实操,我觉得上5分、下10-15分会更合适一点。)
形成选择范围后,再去对应着一个个志愿组看,筛选自己想去的。
这里要有个预期是,比自己高10分的志愿组大概是冲不上的,高5分还能搏一搏。不过你想博一下,北大放第一个志愿也行。

冲、稳、保
冲稳保的策略,就不多做介绍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的志愿组一定要干净。因为是冲,大概率会被录取到组内相对最差的专业。如果能接受这个结果,那就大胆冲。如果不能,就不要冲这个志愿组了。
策略上冲稳保,但在填报时大概率知道自己会被哪个志愿录取。不是A大学的A专业,就是B大学的B专业。哪个放前面就会被哪个录取。此时,往往是天人交战、灵魂拷问自己的时刻:我到底想去哪个?
填志愿时,一个专业组内是可以排序6个专业的,建议把专业按自己的喜好排满,并且同样可以运用冲、稳、保的策略。一个组内有自己想上但差几分的专业,也有感觉还行但分数稳上的专业。
如果组内全填了自己差几分想冲的专业,如果没冲上,只能被动随机调剂了。那不如把选择权握在自己手里,把稳上能接受的专业放在后面几位。
去了解专业、行业
前面的方法适用每一个人,但具体要选择读什么专业,是需要定制的。
我根据张雪峰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手把手教你填志愿》和他2023年在网易上的直播做了整理,做了一个《文科生选专业指南》和《理科生选专业指南》,方便学生先最快了解目前的专业大类。
理科专业非常多,张雪峰在网易直播里用几个问题(要不要学医、专业要不要带化学等)快速锚定专业范围,我觉得还是比较方便的🤔

这里插句嘴,女生不要觉得自己物理、数学不好,就对一些专业产生畏难情绪,下意识认为自己学不好。在指导过程中,我遇见不少女生因为数学、物理没有考好,就主动提出不想读需要学数学和物理的专业。
高考的筛选机制,很容易打击人的自信心。但我们上大学不需要这些科目考到前几,只要中等就可以了。高考和上大学的逻辑不一样,高考是为了选拔,大学是为了培养有专业基础的人才。
虽然我是个文科生,上大学没有物理和数学这些科目,不清楚难度是不是大到容易挂科,但既然你能被这个专业录取,就要相信自己是qualified!
专业很多,我很难在指导过程中一一回答学生这些专业是干什么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一般会把了解专业的平台和工具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
这里也分享一下专业资源:
1.B站up主——取景框看世界
他做了非常多专业系列的视频,邀请了许多专业就读、行业相关的个人来分享经历。
此外,他还做了一个框框大学的网站,可以筛选专业、学校查看对应在读或毕业校友的分享。


2.招聘网站
想知道某个专业对口拥有的就业机会怎么样,不如直接上招聘网站上看看:对应岗位的工作内容、薪资水平、学历要求等。
应届生这个网站可以按照专业分类去检索求职信息,比较方便。

3.途梦教育
国内专注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组织,邀请了很多行业从业者为学生们分享行业知识。
不过我觉得高考填志愿时才去了解都有些晚了,生涯职业教育应当从更早时期就开始。

去了解大学
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
带有985、211、“双一流”头衔的高校,我就不提了。清北这种名校,大家都知道。
那剩下的学校,我怎么知道它们的办学实力呢?
首先看办学历史,一所学校的本科办学时间越长,相对而言办学实力越好。
其次看学校是否有行业背景,例如曾经是水利部、财政部、电力部直属高校。有行业背景的高校,意味着对应行业认可这些高校出来的毕业生,校招招聘会也会优先去这些学校招生。比如原电力部直属高校毕业的学生,进国家电网的概率是相对较大的。

此外,还可以看学校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获批情况。道理很简单,有培养博士生资格的高校,实力肯定要比仅培养硕士生强。
在了解完学校的基础实力之后,再去看一所大学的某个专业好不好。
有关专业的评价体系还是挺多的,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五轮不公开了,但一些学校会宣传)、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软科排名……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
建议你选择高校,有你想读专业的硕士点或博士点。因为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会考虑读研深造,考研的难度也是高居不下(尤其是文科),考研本校的难度要比考研外校要小。
农村学生可以利用的政策
以上的规则方法(限定湖南)、了解专业行业和大学的信息,适用于所有考生。
下面谈谈农村学生可以利用的高考政策。
1.提前批
这个前面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赘述。额外想说的一点是,对于分数只比本科线高十几分的考生,会比较建议他们去考虑专科提前批。
比如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定向生、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定向生,分别与湖南邮电局和湖南电力签约培养。注意,长沙电力的定向培养生是面向建档立卡的学生。
“电力励志工程”精准面向全省建档立卡贫困(脱贫)家庭“订单式”定向招录,采取专科提前批招生,按照“属地优先,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原则招生,解决了贫困(脱贫)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脱贫)家庭学生“入不进学、读不起书、成不了才、就不了业”的困境,稳就业、保民生、稳收入、防返贫,稳队伍、兴人才,实现“毕业即就业”“输血变造血”“牵手与牵心”。

我曾接手的几位学生是属于比本科线高二三十分的,但他们很难接受直接放弃本科,去读专科提前批的。因为本科和专科提前批是同时填报的,但录取是先进行本科批、再进行专科提前批。不过出于保险考虑,让学生都有学上,本科批和专科提前批都会让他们报上。
2.高校专项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定向招收边远、脱贫、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报考高校专项,一般在高考录取之前进行。学生要先有高校专项的报考资格,才能填报这一志愿
注意,高校专项是在本科提前批进行填报。
3.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
有专项的学生,一定要报专项。同一所大学的志愿组,优先把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的志愿组往前放。专项的录取概率,会比普通组更高。
整理了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没想到就写了快四千字。
下一篇,我会写在志愿指导实践中,所遇到不同农村学生的情况。父母的意见、家庭的现实问题、对某所学校有盲目的好感、不想离家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