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编辑不让我写的故事1
一切隐形的霸凌,都是在那个环境里的领导者默许的。
非差生、非疾病、非不良学生的退学,无家庭变故的普通中学生,正常在读一两年无故退学,班主任其实难辞其咎。
尽管这通常都是学生个人问题(包括我也曾经这么简单的认为),但是,在霸凌从未消失的青少年校园, 隐形霸凌才是校园里难以回避,无孔不入的存在。
我们很容易遇到一两个死板的中年妇女班主任,看你和同桌处得好,课上悄悄话,就在下次全班座位大洗牌时,让你两分开坐!隔开远远的!主要是维护课堂纪律,和维护老师的权威。还美其名日让你们早点学习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要搞小圈子。
滑稽的是,真正在搞小团体的学生,往往是最擅长隐形霸凌的那几个!同时这类学生性格外向,早熟,懂社交,是老师喜闻乐见的那款。老师才不会去分裂他们一伙人。
甚至如果一个学生学习勉强过得去,有的班主任还会对他们的着装不规范,微染发,早恋肆无忌惮……等行为——睁一眼闭一眼!而对成绩中下的学生,一切行为,甚至合理需求都会限制得死死的。甚至剥削合理需求。没有边界感。
就是这么不公平。
而好不容易交到朋友的普通学生,像我那时的一位女同学,被老师刻意拆分座位后,遇到了新同桌的隐形霸凌。
现在回看,她其实没什么错。
性格不孤僻但也缺乏存在感。成绩也是平平。
她不愿依赖以前的同桌,以为能跟新同桌打好关系。
最后才明白,在学习成绩差距面前,一切都是徒劳。对方成绩好,但根本不想带她。
是的,莫挨老子
冷漠,但也是对方的权利。
可能她无法接受陷入孤独境地,家里做生意的,让她又有了点底气,再适逢叛逆期吧,
结果——退学。
而班里每个人,对她的退学,表现毫无波澜。就像她从不曾存在一样。
这种还不是情况最坏的。
也有那种,被老师乱拆分座位出大事的。
第二个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曾搞过小团体的A某,被另一个小团体暴力瓦解。A某本来就是霸凌“惯犯”,得罪过很多同学,随即被全班顺势孤立。
但班主任还是看重着A某(成绩还可以+性格外向),居然擅自同意A某的换座位申请,让班上一个友善的、不排斥A某的女同学N,与A某坐一起。
N一开始不同意,她的友善大抵只是出于礼貌。但班主任依然独断行事。
结果可想而知,N同学也一起被全班孤立!
俗话说:好人难当!
到这里,几乎全员恶人。
A某当然不是什么善茬,安排坐一起没多久,和N同学也有了矛盾。A某开始攻略另一个自闭孤傲的女同学P做她朋友,每天鞍前马后。得到P接纳后,遂把已有矛盾的N晾一边去,还不忘冷嘲热讽N。
N气得不行。
这个N同学在集体里成了真正的孤立无援。她唯有加紧潜心学业。
曾经N碰见过自闭孤傲女P来征询她,P说她也受不了A了,大致意思就是P想和N站队,不如一起都别再搭理A了。
N没表态。
一年后出现抑郁症,N退学。
那是在她学习成绩处于上升状态的时候退的学,所以那班主任收到了学校的处分。
未成年人的一切差异,是需要“领导者”老师做出合理、中立的界定,引导。而不是厚颜无耻地搞丛林法则。
偏袒成绩好一些的学生;无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合理意愿。
操控一个她不重视的学生,去安抚另一个她偏袒的学生,酿恶果。这个班主任还觉得自己特冤。
因为太能作死,A某最后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的期望被打脸~
而真正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绝大部分没有那么多破事。
那些执意要为成绩不过是中等偏上,就敢在人际上作死的学生明里暗里“放特权”、“开绿灯”的班主任,也是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我一直不知道这些中年妇女的脑回路是图啥。大部分学生读书的资质不会有大变化。
中等成绩,通常直到毕业也就中等,不会因为被你偏袒就感恩戴德、奋发图强来个期末大涨分。
无非是在骨子里卖弄权威,和明摆着宣扬达尔文主义。
欺负那时网络不发达的我们,还不知道那么多术语、名词可以去质疑他们。
而我们,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或
半幸存者。
一次,在某专业成人自考报名点,
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超过50岁的报考生,也有不到20岁的小年轻。
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咨询台那里坐着的一干瘦大妈,用近乎于看到老鼠、蟑螂一样的眼神鄙视着周围的报考生。
好像带着什么深仇大恨地,环视着周围的人。。。
仿佛,我少时某个中年妇女班主任陈腐的内心对成绩中下学生的唾弃,此刻巨像化为了眼前一张直白的,狰狞的脸。
噢,别人少时学习不好,现在来自考,是欠她了吗还是怎地?
她要是多么了得,何必这么老还来一个她眼中大抵一文不值的破自考办工作?还收受着她鄙视的人们的报名费和学费……
最后我走近,朝她狠狠瞪了一眼。
然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