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三年,雷军的勇气来自哪里?
原创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2024年07月21日 14:55 广东
2024年7月19日晚,雷军在北京进行了一个年度演讲,演讲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介绍了小米造车3年经历,后半部分进行了新品发布。我重点看了前半部分,还挺受感触。前半部分的主题是“勇气”,雷军的确是营销高手,很擅长用故事来传递他的理念,然后让你也感同身受,至少这次演讲打动了我。

如果为这个演讲找个金句的话,我想一定是下面这段:

虽然我们很难成为雷军这样的人,也很难有他的成就,但是他用自己的故事所传递的对勇气的理解,对身处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从他的总结中,我读出两层意思:勇气是什么?勇气从何而来?1 勇气是什么?从汉语的角度来看,“勇”主要用来描述战士或士兵的品质,强调他们在战斗中的勇敢和无畏,同时也是指一个人拥有面对危险和困难时的决心和力量,它不只是生理上的勇敢,还包括心理上的坚韧和毅力。而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urage”,它源自拉丁语单词 "cor",意思是 "心"(heart),在古罗马时期,"cor" 被用于描述人的内心和情感。后来演变为在面对恐惧、痛苦、危险或不确定性时展示的勇敢和无畏。在权威的外文词典,韦伯和牛津词典中对其定义是:Merriam-Webster:Courage is the mental or moral strength to venture, persevere, and withstand danger, fear, or difficulty/勇气是冒险、坚持和抵御危险、恐惧或困难的精神力量或道德力量。Oxford Languages:The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that frightens one/勇气是做那些令自己害怕的事情的能力。回到雷军的演讲 ,他在最后将勇气定义:勇气,并非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依然坚定不移。这个定义已经很清楚了,但是在《The Tools》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简洁的定义:勇气是面对恐惧时采取行动的能力。结合雷军的定义,我觉得勇气的定义是:勇气,是面对恐惧时,依然坚定不移采取正确行动的能力。为什么勇气很难?因为面对恐惧时,我们人类的本能反应是战斗、逃跑或冻结,而要培养勇气,需要我们和本能对抗,从雷军的演讲中,我总结了他培养勇气的三个方法,或者说勇气的三个来源。2 勇气从何而来?为什么雷军要用“勇气”来总结他的三年造车的心路历程呢?我理解,主要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了很多恐惧,但是回过头看,他很庆幸自己没有被吓到,而是采取了他认为正确的行动,而这个背后是勇气的力量,而勇气又来自哪里呢?

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个瞬间,第一个是他到了小米被美国列入制裁的名单,当时他很担心,当时紧急召开董事会,当时有董事问他:如果手机不能做了,三四万人怎么办?

当时有人建议,是不是可以考虑造车?他经过认真的调研,最后决定造车,但这个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当时他已经是功成名就了,而造车具有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且投入巨大,很可能失败,但他还是做了这个选择。①勇气来自于信念为什么他敢于选择?我理解不纯粹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他自己的调研和对汽车前景的认识,因为他发现智能电动汽车趋势势不可挡,而汽车的智能化才是电动车的灵魂,而这个灵魂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而小米过去的积累让其有这方面的优势,而他对这两点有坚定的信念。

所以,我认为勇气的第一个来源,不是冲动,而是源于认知,也就是你对未来有信心,同时对自己的优势有清晰的认识。 ②勇气来自于热爱好的演讲者善于用故事来讲道理,雷军用小米员工的故事阐述了勇气来自于热爱。他讲到了小米的一个早期员工刘安昱,他是一个汽车发烧友,当听说雷军要造车,他很兴奋,给雷军发信息说,只要让他加入,干什么都行;还有小米汽车的设计师李田原,听说小米造车,从德国宝马回来,加入小米。


还有雷军自己,为了加深对汽车的了解和热爱,他亲自试驾了170多款车,并且拿到了赛车场地驾驶赛照。


③勇气来自于实干在这个演讲中,我看到了雷军不仅是会营销,而且的确很能实干,除了前面提到的170款车的试驾,他还为此做了20万+的笔记,而且亲自到高寒和高温地区试驾,包括亲自开车从北京到上海,先不管这里是否有作秀的成分,但从他的介绍中,给人传递的就是一种能讲也能干的形象。




总结
我们无法成为雷军,但是他讲的故事给我们培养“勇气”提供了一些启发,你可以通过如下的几个问题的回答,来培养自己的勇气: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我有坚定的信念吗?我的热爱是什么?我的擅长是什么?我如何培养它们?我要采取什么行动,来践行我的价值观和实现目标?【延伸阅读】“勇气”从何而来? 《长安三万里》引发的一点思考 ACT方法,帮你轻装上阵,迎接新一年
造车三年,雷军的勇气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