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医生护士加工资这件事,真的不能再拖了
作为常年出入医院的资深病号,我跟医生、医学生、护士都打过很多次交道,在我看来,如果没有超人的体魄,一定干不了他们这一行,所以这也是一种靠天赋的职业。
拿住院医师为例,他们一天的工作从七点的查房开始,这意味着基本上六点之前就要起床。日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病例管理、开药、急救、换药、上手术台、写论文、看书、开会、出门诊、援助基层以及被病人加号拖延下班时间。
说来惭愧,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干的是外贸,第一次发工资扣除社保到手不到三千,当我知道住院医生也是一样的工资后,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而住院医生一当就是三年。
劳动法并不适用于医疗行业,医生加班并没有加班费,因为大部分时候没法定义加班。手术结束病人处理妥善才能下班,门诊到时间也会因为每个病人多讲两句变成加班个把钟,也正因为如此,悲剧发生在了没有按时吃饭的李晟医生身上。
他们的六七点下班跟我们还不太一样,我们下班后马上化身快乐的咸鱼,他们则要继续看书、研究病例以及为发文章努力,更不用说值夜班跟周末班。多的时候,一周工作时间甚至能突破100个小时。
然而,这样的工作强度以及高危风险,医生们的收入却并不高。一个上海的主治医生,收入区区十几到二十几万,和其他挤地铁的普通牛马一样。在小红书,这样的收入甚至要被踢出上海社保,因为拉低了平均值。于是很多医生为了多吃几口饭,从综合性公立医院跳槽到了专科医院。
等到他们熬出年限跟经验,收入才有了慢慢提升,虽说医生并不吃青春饭,但这碗饭要吃踏实吃得全家开心,却并不容易。基本上到40岁左右,才会有一个不错的收入,再往上职级越高,收入递增也越快,到了主任副主任级别,年薪是有机会到七位数的,但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职称评定、论文发表以及人际关系。
在我最喜欢的医疗剧《白色巨塔》里,两位业务能力同样优秀的医生财前五郎跟里见修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职业发展。财前从一介乡巴佬到外科一把手,经历了入赘有钱人家,贿赂拉帮结派,另寻真爱,到最后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却斗不过病魔。里见则是从始至终专心科研和病人,在职级方面也都是随遇而安,以拉帮结派为耻。他们两人的收入差距显然是巨大的,尽管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医生。
医生在应付繁杂的工作任务外,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他们的身体在高负荷工作下很容易出问题,能听到报道的都是医生的猝死,还有更多的慢性病、因病离岗却并不为人所知。医生作为见识过最多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职业之一,心理问题也总逃避不了,但很少有人真正去关心。此外,病人传染、危险品感染、防不胜防的医闹,也让医生们在高压外又多了不少雷区。一个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的群体,自己本身并不能保证健康,这无疑是讽刺的。
发达国家的医生一向是最受人尊敬也最富有的职业,Medscape2022年发布的《美国医生薪酬情况》表明,美国医生的年平均收入达到35.2万美元(折合241万元人民币),英德法三国平均年收入也均超过了10万美元,而我国医院员工平均薪酬仅为2.7万美元(19.7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尽管大部分人是尊重医生的,但因为人口众多,还是有很多群体擅长挑刺以及网暴医生,而医生们的收入水平显然配不上他们的贡献和价值。甚至跟香港比,这个差距也是巨大的。
我的一位香港朋友,工作多年后考了个护理专业研究生,偶尔会做一些兼职护士的工作,YQ那两年靠着加班加点的副业工作,他赚到了一套房。
但在我们这里,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从来都是职责第一,奉献为先,一切以工作和病人为出发点,医院往死里加绩效,社会往死里夸,好像这些崇高的虚头巴脑的词汇叠加之后,幸福感就会更多一些,但最实际的收入却永远没人“往死里加”。医生跟护士也只是一份职业,他们有特定的职业操守,但他们并不只能为爱发电。只有合情合理的收入,才能维持住医生这个伟大工作应有的体面。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个泌尿外科医生分享一天割了50个包皮,几乎所有人都在调侃,但没人去问他割这么多能拿多少钱。房地产销售卖房拿提成,医生割包皮理应也如此。
多劳多得才是这个社会应该崇尚的价值观,而不是有事没事就歌颂苦难,一出问题就急着挑好的弃烂的,再让全社会学习英雄事迹。让优秀的人,获得跟他们价值相匹配的收入,我觉得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超人也是人,给医生们护士们加工资这件事,真的不能再拖了。
-
Lam lam sev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4 12:42:23
-
ToYoT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22 01:48:44
闵行余文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00日元的小菜让我对日本去了魅 (1人喜欢)
- 这一次,我想夸一夸张艺兴 (6人喜欢)
- 放过薛凯琪,就是放过我们自己 (3人喜欢)
- 那辆开了16年的本田飞度 (3人喜欢)
- 像迁徙的鸟一样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