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怎样自在地活
查看话题 >单身社会,约会,和生孩子
1
越来越多的母胎单身、主动选择不要结婚组建家庭、离异、丧偶、空巢……等等,让很多人实际上都是以个体姿态在生存。 我就是自己单独拿一本户口本的一人户。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10年时,一人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4.53%,2020年时这个比例已经上涨到25.39%,北京占比高达29.93%、上海28.37%。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的结果,这么多人事实上是在以个体姿态生活,按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的趋势,这个比例还会上升。而就算选择组建家庭,一半的离婚率、一半的不生育、生育的大多不与成年子女同住、还有其它风险下,老年时也仍然很可能是一个人,或者说人生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一个人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多的时候是在一个人生活。
我之前说,传统的那种鼓励人在青年、中年时都拼命压榨自己,最终安享晚年就好,这是不值当的。人要看得见当下的生活,60-80岁那20年,大概率没有20-40岁这20年重要,也没有40-60岁这20年重要,不要过多去想为了以后,不要逃避直面如何过好当下的问题,不要拖延,如何利用现有条件让当下的自己有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的道理,面对单身社会的趋势,没有必要把构建生活和人生计划过多地和单不单身挂钩,比如结婚之后才重视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小孩后才怎样怎样。很多人还是习惯把单身看作一个不值得费心思、凑合过过的过渡期,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我们在越来越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生活,也许有同居的时候,也许有在婚姻中的时候,但有不小概率又回归到一个人。 好好生活是无需前提条件的,与其被不可控的因素牵着鼻子走,不如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好。
2
我喜欢以和人群广泛发生交集的个体姿态生活。我独立探索这个世界,与一个个人类产生链接,我们彼此带来彼此丰富,我也构建深刻的关系,但我不想和人互相捆绑组成命运共同体,步调一致地携手同行。我是在30岁之后越来越清楚这件事,然后主动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 我有位友友,她不是出于想得很清楚,也没有主动选择,而是自然而然地走出了这样的路径,生活的最优解把她导航到了这里。前几天我们互相更新了一下近况。
她比我在上海更长时间,且一直约会欧洲人为主,所以她更完整地感受了更长的单身社会的约会周期。
她也并不是主动选择就是要date老外,而是行业和生活圈子里本身就有很多优秀的欧洲人。在10年前,国男还更加没开化时,这些欧洲男人明显更得体的言行、更会生活的态度、对女性的包容和尊重让她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他们。 她一直在date优秀的、眼界和生活方式走在她前面的男性,她坦言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帮助了她的自我修炼和成长。
在这10年里,这些男人们来来走走,有时在上海几年,不在几年。有时她去欧洲会认识新的人,新的人又会来上海看她。经营到现在就是,她根本不缺优质的、互相熟悉又默契的男人,随时随地. 有些人可能是很多年前认识的,生活的洪流把他推去了另外的地方,兜兜转转多年后又把他推了回来。更长的时间维度,天然让人有更好的信任。
这些都是我说的流动的稳定。 不和任何一个人绑定,也可以稳定地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不用去抓住一个人,而是去构建一种能力,总能从人群中抓取到想要的能力。顺流而行,和一个个人建立链接,了解过、认可过,然后聚散有时,顺其自然。
欧洲人更大比例摆脱了必婚主义,所以有更多人群在兜兜转转来来回回,可循环使用率高。而且交往过的对象或者date过的人,甚至前夫前妻,大家大概率都可以是朋友,互为人脉。都是花过时间互相了解、有过共同经历的人,有什么好老死不相往来的,因为性缘关系而成为的朋友并不丢人。
虽然我的三观也是上面这样,但单方面这样是没有用的。我这几年都是date中国人,所以很多人被生活的洪流推去了结婚生子的方向,很难兜回来。同时,国情下异性间很难做朋友,尤其是有过亲密关系的情况下,互删是被主流鼓励的。所以都是一次性关系,循环使用率极低。
这里再来看个数据:

为啥友友的欧洲对象们很多都能兜回来,因为他们大部分都不结婚哇~
但趋势也很明显,尤其是在上海的95后里,不考虑婚育的年轻人也是在流动地兜转。 越没有托付意识也就越没有辜负一说,越独立、越懂得优先考虑自我、维护自我也就越不用等待他人对自己负责,所以男女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轻松,也就越来越容易好聚好散,越来越可能做朋友。
当经历的人和事都多了后,当我们处在一个流动的世界的时候,会发现主观因素只占关系走向的一小部分因素。哪怕我俩主观上都很好,也仍然可能被客观因素的水流冲散。比如异国了,要去其它地方读书了,工作调派了;比如工作糟心或赚钱不顺导致生存压力剧增,没有心思顾及感情了;比如一方发展太快走得太远双方无法步调一致了…… 其实没什么好纠结的,机遇是从变化中而来,执念是束缚自己的牢笼。
我一定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的,我追逐自己想要的机会,我知道自己的生活要怎么过。所以将心比心,你有了你的机会时,你当然应该毫不犹豫地去追寻。 谁都应该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谁都别想着牺牲自己,然后要对方感恩亏欠。 当“我们”符合你和我双方的利益时,“我们”就自然存在,自然就会延续得很好。当“我们”与你我的利益冲突时,对抗是很无力的,增加的烦恼大于收益。 我们最终是个体。
3
上面这位友友还是一位想给自己生个孩子的人,她各方面的条件也允许她做单亲妈妈。这也不是她主观选择就是要这样,而是对比传统的结婚生子形式,按她现在的生活方式来说,还不如自己生。 她会给自己几年时间好好观察选择,哪个对象适合做孩子他爸。
我说我太期待了,我很可以想象在你身上,一周每天是不同的帅男人来帮你带孩子。
讲真,对于我们接触的很多欧洲男人来说,有娃不仅不减少一位女性的魅力,反而让他们更迷恋了,他们可太喜欢单亲妈妈了,也很愿意帮忙带娃。(beta007说美国她那边也是这样,她自己也是其中的典型,她的男朋友不想要自己的孩子,但很愿意带娃)。
这里还可以多讲一个故事,有位欧洲男迷恋大自己几岁的已婚已育的中国姐姐,后者婚姻事实上已经破裂,但一直没去办离婚手续。两人在一起好几年后,男生终于受不了,说你到底什么时候能让我名正言顺,后者才去把婚离了。(在《两个关于婚外真爱的故事》这篇之后,有读者问有没有婚外恋主动权在女性的案例,我一想都是上面这种比较好的结局。)
之前还写过一个:
法国金毛的个人经历也非常典型法国,大学时期喜欢上自己30多岁的老师,快30岁时又喜欢上了40多岁的离异带娃。后者拒绝了他,说他还太嫩,不能很好地承担起一起带娃的爸爸角色。金毛很委屈,说,我觉得我可以啊,我很喜欢小孩我做好准备了的! Alpha101x,公众号:Alpha101x的人类观察 法国男人
说回友友的要孩子计划。所以在这样的圈子里,她把给自己生个孩子这件事,和谈恋爱这件事,自然而然地完全分开了。就是有一个对象符合两者当然好,但两者互不耽误,没有哪个是哪个的先决条件。 给自己生个孩子,既不耽误她现在的事业,也不耽误她继续搞男人。
她的眼光很高,虽然还是想要一位终身伴侣,但她不随便和人定下来。因为她自己能感觉到,和优秀的人的往来本身她就受益了,她在这中间变成了更好的她自己。将就的关系只会消耗她大于有所带来,没有必要。如果没有高水准的人做终身伴侣,那可以不用的,这是可选项,不是必选。 更好的她又会遇到更高层次的人,良性循环,她不需要尽快去定下什么。
所以这位友友,她不是就是想要单身着过,但实际上这些年她就是以个体姿态在独立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把什么样的生活过好。并且这个个体姿态也不影响她想要孩子等人生计划。 她可没有想着要等别人怎样怎样,她才可以怎样怎样,她自己默默完善自己的计划。
最后说一个点,前面说“我很可以想象在你身上,一周每天是不同的男人来帮你带孩子”,传统来说大家是觉得孩子要在固定的环境、固定的家长的陪伴下才会更好地成长,不要老是让孩子处在接触和分离中。但不同小孩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内核,有些小孩的适应性很可能超出想象。说几个具体的例子。
一位懂事太早像是重生般的女同学(和朋友无数次感叹怎么可以从小那么头脑清晰),她从初中开始,就懂得选择当下环境里最能给她帮助、背景最好的男生做男朋友。她更是早于同龄人太多知道向上择偶的重点是选择和搞定对方的家人。每任男朋友的妈妈都喜欢她到不行,包括分手后都对她很好,像对干女儿一样给到很多帮助。 一位头脑清醒双商太高的女生谈恋爱,是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重点,比如考好的学校,建立自己的事业。自己原生家庭不能给到的帮助和条件,就去找可以助力的家庭。 Alpha101x,公众号:Alpha101x的人类观察从20-到40+,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最佳择偶策略
上面这位就是在离异家庭下,从小察言观色练出来的。无独有偶,我还认识这样一位妈妈,也是离异,她的女儿在幼儿园阶段就很会察言观色,会用不同的策略应对不同的大人,包括让重男轻女的奶奶态度180度大转弯地非常喜欢自己。在幼儿园时,她已经懂得拿捏大人,给到自己利益最大化。
这位妈妈说,不是我教的,我都学不来她的圆滑,只有佩服的份。而且重点是,她丝毫不觉得需要察言观色是委屈,可能她一生下来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与生俱来的。让我们这种直率长大的小孩再去学着察言观色,我们才会觉得委屈。她不仅不觉得委屈,她还很能感受得利后的快乐,有成就感。我觉得她肯定比我出息。
还有一位朋友,她小时候是在不断换学校不断换城市这样长大的,结果这反而练出了她迅速搞定人的能力,她到一个环境就能迅速成为孩子王,让别人都听她的。后来还延续成很能搞定男人。她说她那时太少挫败了,总是能搞定别人,就算失恋了但是认识的人太多了太受欢迎了,马上就又有更好的出现了,然后前面的就忘记了……
所以啊,不要把小孩当弱者,TA有TA不受家长掌控的内核。 如果一个小孩子有来自母亲的稳定的爱和陪伴,又有各种不同的优秀人类陪伴带玩,TA可能天然就成长为又懂长期稳定、又能处好临时关系的高手呢。从小就感受流动的稳定,也许能更好地适者生存也说不定呢。
单身社会,一个人也要过得好呀。
-
女奥特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12-28 22:51:49
-
豆浆油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9-24 20:25:16
-
凉白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8-03 16:53:37
-
公主别低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31 11:14:22
-
珞语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6 22:55:50
-
一只小刺刺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6 19:07:56
-
鲁燃Sabri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3 14:16:37
-
咸鱼不温柔 转发了这篇日记
还是没有勇气去选择单身。 起码也得结一次婚吧 起码也得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吧 30岁这年结婚生子。 两件大事一起搞定 尽量选择个靠谱的 可以走到老的。 实在不行就离婚 不去忍受痛苦。
2024-07-22 20:58:20 -
亲爱的朱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2 19:40:17
-
空心橡皮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2 15:06:19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2 08:38:49
-
浮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1 23:16:18
-
江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7-21 20:36:51
Alpha101x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对关系开窍的标志:懂得把握权力的天平 (61人喜欢)
- 有毒的婚恋观是如何让女性既更想结又更想离 (31人喜欢)
- 她们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自己想要什么 (24人喜欢)
- “我是怎样,你就要懂得欣赏怎样” (20人喜欢)
- 一碰男人世界就乱了背后的心理机制 (3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